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02 22:15
隨着上證指數近期攻破4000點心理關口,十年后再次站上這一關鍵點位,資本市場的樂觀預期正全面鞏固。A股走牛之下所產生的財富效應,對消費信心的提振不言而喻,並以此形成良性循環助力經濟持續復甦。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沉寂多時的消費板塊也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多家機構對消費板塊的中長期配置價值形成共識。私募行業知名投資人林園近期也提到,其長期聚焦於「嘴巴」相關的消費行業,過去百年的歷史證明,它們是貢獻了絕大部分工業利潤的「常青樹」,同時認為當前消費賽道的估值處於低位。
眼下,中國資產正在全球配置格局中重新定位,估值體系也正經歷深刻變革。在此背景下,審視伊利這樣的傳統行業龍頭,需要更加理性的視角——既要看到其基本盤的穩固性,也要評估其進化能力能否支撐未來的增長。
從伊利最新發布的三季報數據來看,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905.64億元,同比增長1.71%;扣非歸母淨利潤101.03億元,同比增長18.73%。這份成績單的背后,反映的是乳業龍頭在複雜環境下的經營韌性,不妨就此來看看公司的機會所在。
作為中國乳業的常青樹,伊利展現出傳統行業龍頭特有的穩健特質。
就財報數據而言,儘管此次前三季度整體營收增速不高,確實反映了乳製品行業整體面臨的增長壓力。但值得關注的是,扣非淨利潤保持了較快增長,利潤率提升明顯,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公司盈利質量的改善。
同時公司現金流狀況良好,僅從第三季度單季來看,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達到64.36億元,而單季度其歸母淨利潤為32.26億元,兩者比例高達2倍,表明其利潤有充足的現金保障,盈利質量非常高。
從業務結構來看,伊利則呈現多點開花的局面,這不僅為其提供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同時隨着「第二曲線」的強勁增長,也賦予了公司更高成長性的期待。
具體來看,液體乳作為基本盤業務,市場份額穩居行業第一。公司管理層在業績説明會上亦表示,「業務壓力最大的階段已經過去」。
奶粉業務的表現可圈可點。前三季度營收242.61億元,同比增長13.74%,創下歷史新高。公司奶粉整體銷量穩居中國市場第一,行業領先優勢持續擴大。特別是,繼上半年嬰幼兒奶粉歷史性奪得中國市場份額第一,拿下奶粉全品類「大滿貫」后,其奶粉業務市場份額持續擴大。顯然,這也是伊利二十多年母乳研究積累的戰略回報,證明了其在研發上的長期投入正在進入收穫期。

冷飲業務保持穩健增長,前三季度實現營收94.28億元,同比增長13%,連續30年保持行業第一。
奶酪業務則通過2C和2B雙線發力,預計全年實現雙位數增長。特別是2B業務通過與B端用户合作,繼續保持超過20%的增長,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當前,中國乳製品行業正從「規模擴張」轉向以結構升級與價值挖掘為核心的高質量增長新階段。在傳統品類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可以看到伊利通過「創新驅動」與「成本控制」這兩大路徑,持續激活內生動能。
一方面,公司持續保持進化的姿態,這首先體現在其高頻的創新節奏上。
面對「快變、多元、細分」的消費需求,伊利以敏鋭的市場洞察力和前瞻的產業佈局,不斷推出引爆市場的爆款新品。
三季度創新推出的金典鮮活純牛奶,以「不冰也好喝,常温也新鮮」的品質升級,重新定義了常温奶的新鮮邊界;優酸乳「嚼檸檬」首創「輕乳果汁飲品」全新子品類,以立體「爆汁」口感與咀嚼樂趣迅速出圈;伊刻活泉則通過加速推出「現泡養生水」與多風味現泡茶系列,以藥食同源配方與創新口感設計贏得市場青睞,報告期內實現高速增長;此外,與山姆共創的「生牛乳綠豆雪糕」更成為今夏現象級爆款,被消費者賦予「豆王」美譽。

更為深刻的進化,發生在其技術與品類的跨界融合上。伊利與百年老字號同仁堂的合作,將「藥食同源」理念與乳製品創新結合,開創了養生乳品新賽道。欣活系列產品聚焦血糖、骨骼、心血管、睡眠等國人健康痛點,從中醫原理探尋根源,結合同仁堂古方精華,為消費者量身打造契合國民體質的中式食養解決方案。
這種跨界探索不僅拓寬了乳製品的行業邊界,也是伊利從「乳業巨頭」向「健康食品集團」轉型的關鍵一步。10月22日,伊利斬獲兩項全球乳業「奧斯卡」IDF乳品創新獎,成為全球獲獎最多的乳企及唯一獲獎的中國乳企,這正是國際權威對其創新能力的認可。
另一方面,在成本控制方面,伊利的進化同樣值得稱道。
從此次三季度財報來看,公司通過精細化運營實現了費效比的持續優化。公司前三季度銷售費用率同比下降0.98個百分點至18.28%。第三季度單季銷售費用率為18.23%,同比下滑0.73個百分點,環比亦大幅下降1.64個百分點。此外,公司前三季度淨利率保持穩定約為11.53%。
在乳製品行業競爭依然激烈的當下,費用率的下降和利潤率的穩定顯示了公司強大的經營實力,展現了高質量增長的一面。
實際上可以看到面對原材料成本波動,伊利通過優化銷售費用率,將資源更多投入到終端渠道建設,提升了整體運營效率。同時,通過產品結構升級和精準提價策略,既保持了毛利率的穩定,又實現了價值的提升。
海爾集團創始人張瑞敏曾説「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這揭示了一個道理:任何企業的成長都離不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的「養分」,那些能夠成就偉大和卓越的企業,在於它能將自身成長融入國家與時代的脈搏,實現同頻共振。
伊利的發展路徑,正是這種深層經營智慧的體現。公司始終以高度的戰略定力,精準錨定鄉村振興、健康中國、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長期戰略,將時代命題轉化為企業的發展機遇。
在上游,伊利通過構建現代化奶產業集羣,深度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在保障高端奶源自主可控的同時,帶動了產業鏈末端的農牧民共同發展,夯實了社會合作的根基。
在下游,伊利亦精準地把握了「健康中國」戰略帶來的歷史性機遇。特別是隨着國民健康意識的提升和消費升級趨勢的深化,伊利通過產品創新和品類拓展,將品質內核與服務民生緊密相連,持續贏得消費者信賴。
尤為關鍵的是,在國家着力推動創新驅動與產業升級、邁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宏觀背景下,伊利正加快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乳製品精深加工體系,推動企業向產業鏈更高價值環節躍升。這不僅是保障產業鏈自主可控的戰略舉措,更是推動企業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創造」躍升的核心引擎。
此外,在國際化佈局上,伊利展現出了其「建體系」而非簡單「賣產品」的戰略遠見,積極構建覆蓋全球的資源體系、創新體系和市場體系。這種全方位的能力建設,既為伊利在全球市場贏得持續增長動力,也使其在全球供應鏈波動中具備了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可以看到,公司全球化版圖持續拓展,今年前三季度,伊利海外業務表現搶眼,冷飲與嬰幼兒羊奶粉等核心品類實現高位增長,成為公司全球業務擴張的重要引擎。
當前來看,牛市氛圍環境下,市場顯然仍然沉浸在科技股的創新敍事中時,在這個「快變量」的市場中,一系列新興熱門概念持續湧動,而在傳統的消費領域,以行業龍頭所代表的「慢變量」價值仍等待着市場的重新發現。
然而,投資的歷史反覆證明,牛市中最珍貴的不是追逐熱點的勇氣,而是守護價值的定力。
那麼,當下該如何看待伊利的價值重估機遇?
首先,乳製品行業的天花板遠未到來。與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人均乳製品消費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隨着農村人均收入的提升和物流基礎設施的完善,農村市場的乳製品消費潛力將逐步釋放。而消費升級趨勢下,高端化、功能化、細分化的產品創新,將持續推動行業價值提升。
其次,龍頭的集聚效應將進一步強化。
當行業從野蠻生長邁向成熟發展,競爭將從流量紅利轉向綜合實力的比拼。龍頭企業憑藉其品牌、渠道、研發構建起強大的綜合競爭優勢。這種優勢不僅能幫助它們搶佔更多市場份額,更能帶來顯著的規模效應和成本優勢,從而形成「投入-增長-再投入」的良性循環,使其增速持續領先於行業平均水平,「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將愈發凸顯。
最重要的是,伊利已經展現出「耐旱型」企業的特質,其能夠在經濟周期波動中保持穩健經營,在行業變革中持續進化成長。一方面,多元化的佈局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基礎,另一方面,強大的創新能力亦保障了公司持續的增長動力,同時,其產業鏈的深度佈局亦構建了難以複製的競爭壁壘。一個企業難以被別人短時間複製的能力,就是一個企業的最強護城河。從更長期的角度看,伊利還有一重「伊利即品質」的護城河。品質打造不是一日之功,是公司在多年發展中,方方面面長期積累鍛造的全產業鏈綜合能力的最終體現。
同時不容忽視的是,公司的分紅堪稱大手筆。此次財報伊利同期發佈中期分紅預案,擬派發現金紅利總額為30.36億元。而自上市以來,伊利已累計實施25次分紅,分紅總額高達585.66億元,連續6年分紅比率超過70%,累計分紅總額更是穩居中國乳企第一。
總的來看,伊利展現出了一個「價值型」企業應有的特質:穩定的現金流、合理的估值、持續的分紅回報。在不確定性持續升溫的宏觀環境下,這些特質構成了其在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吸引了包括保險資金、社保基金等在內的長線資金的青睞。三季度,保險資金大手筆增持伊利股份2811.79萬股。
顯然,當市場迷戀於尋找那些「顛覆式創新」帶來的機會時,實際上也忽視了那些在傳統行業中持續進化、不斷鞏固優勢的「定海神針」。眼下消費復甦與牛市行情演繹,伊利這樣的企業或許不能提供令人心跳加速的短期回報,但它能給予的,是穿越周期、持續成長的確定性。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這種確定性本身,或許就是最大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