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內AI數字人「頭牌」 硅基智能衝刺港股IPO

2025-11-01 22:48

《科創板日報》11月1日訊(記者 李佳怡)國內最大的數字人智能提供商,準備上市。

近日,南京硅基智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硅基智能」)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聯席保薦人為招銀國際、星展銀行。

數字人市佔率國內第一 首次實現扭虧為盈

當前,國內數字智能體市場已形成互聯網巨頭與垂直領域公司共同發展的格局。

百度、騰訊、阿里、字節等大廠憑藉AI大模型技術領跑,其數字智能體廣泛應用於政務、金融及電商服務。

與此同時,魔琺科技、硅基智能、網易瑤臺等垂直廠商則在虛擬偶像、互動營銷及沉浸式會展等細分場景深耕。

在AI數字人行業的競爭中,IPO步伐走在前列的硅基智能成立於2017年,專注於數字人智能體以及擬人多模態智能交互技術的研發與商業化應用。依託全棧自研的多模態交互技術,提供從數字人視頻、直播到全自動內容生產的一站式閉環解決方案。

公開信息顯示,硅基智能構建了從語音識別(ASR)、語音合成(TTS)、自然語言處理(NLP)到多模態交互的完整技術棧,擁有145項授權專利(含21項美國發明專利) 。其自主研發的炎帝大模型已完成網信辦備案,結合DUIX多模態交互平臺,實現數字人「聽得清、聽得懂、會思考、能表達」的全感知能力 。

根據灼識諮詢報告,2024年,在提供數字人智能體解決方案的企業中,硅基智能在國內所有數字人智能體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在中國數字人智能體行業中佔32.2%的市場份額。在金融、政務、電商等40多個行業實現商業化落地,數字人市場佔有率居全國第一。

其創新的「硅基勞動力」模式已向客户交付超8萬個數字人智能體,覆蓋智能客服、虛擬主播、數字員工等場景。例如,南京銀行的「楠楠」「晶晶」數字員工是國內金融業首個商業化數字人應用案例 。

據招股書顯示,硅基智能營收規模持續擴張,從2022年的2.23億元,顯著增長至2024年的6.55億元。今年上半年,硅基智能的營收從2024年同期的2.93億元提升至3.26億元。

根據財務數據,硅基智能的營收高度依賴於直銷模式。2022年至2024年,直銷收入佔比始終維持在96%以上,分別為98.3%、96.1%和97.7%。2025年上半年該模式貢獻了98.3%的收入,而分銷渠道佔比則長期低於4%。

值得一提的是,硅基智能在2025上半年經調整淨利潤為529萬元,成功扭虧為盈。

相比之下,其在2022年至2024年間均處於調整后虧損狀態,虧損額分別為4622萬元、2941萬元和3524萬元。

硅基智能在招股書中表示:「通過DUIX ONE優化產品模型及提高運營效率,實現持續穩定的增長;策略性地將更多資源集中於深化與大型客户的合作關係,並因此實現了收入的增長。」

8年融資8輪,騰訊站臺

硅基智能由司馬華鵬創立,其於2003年獲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學士學位,並於2025年完成復旦大學「復旦—青騰未來文創學堂」課程進修。

在創立硅基智能前,司馬華鵬已擁有逾二十年信息技術行業經驗,曾創辦並主持南京必拓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並先后擔任南京瑞泰尼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南京藍沙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等職務。

2017年成立僅4個月,硅基智能便獲得首輪融資。此后公司保持穩定融資節奏,於2018年完成多輪投資,並在2019年至2020年持續推進B+至C+輪融資。2025年5月,其完成最新一輪D輪融資。

公開資料顯示,其融資歷程中持續獲得騰訊投資、紅杉中國等機構參與,公司估值隨融資輪次逐步提升至當前的31.5億元。

據硅基智能招股書顯示,其當前股權主要由創始人團隊與主要機構投資者共同持有。

其中,創始人司馬華鵬通過直接與間接方式合計控制約36.82%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值得注意的是,林芝騰訊持有該公司16.59%的股份,成為除創始人外最大的單一股東。而其余股份則由國新基金、招銀系等多方機構持有。

10月31日,硅基智能正式遞交上市申請書,準備在港交所上市,聯席保薦人為招銀國際、星展銀行。

硅基智能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淨額將主要用於持續加強研發能力;營銷和推廣;全球範圍內的收購與生態系統的合作;以及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