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季琦在華住夥伴大會發聲:堅定看多中國,供給側改革重塑酒店業未來

2025-11-01 20:42

封面新聞記者 郭可欣

10月31日,華住集團成立二十周年之際,近4000名酒店投資者、加盟商與行業夥伴齊聚2025年華住夥伴大會。面對全球經濟變局,華住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季琦在主題演講中旗幟鮮明地提出「堅定地看多中國」,並系統闡述以「供給側改革」為核心的酒店業發展新路徑,為行業注入強心劑。

三個「三個市場」:解碼結構性機遇

季琦指出,中國擁有14億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體系和一流的基礎設施,為酒店業提供了歷史性機遇。他首次提出中國酒店業的三個「三個市場」模型,從地域、消費能力與年齡結構三個維度剖析結構性機會。

地域緯度:發達市場、省城市場和縣域市場各具特色,其中縣域市場連鎖化率低、基礎設施正快速完善,發展空間巨大;消費緯度:奢侈、中產與平價市場並行,中等收入羣體超4億,推動品質生活需求;年齡緯度:青年、中壯年與銀發族消費特徵鮮明,年輕一代對酒店產品有着更高的審美要求。

基於此,華住發佈全新品牌「全季大觀」,以東方美學重塑旅居場景,實現從「酒店」到「生活方式」的升維。

兩個「三好」與五個轉變:重塑酒店投資邏輯

面對行業「大而不強」的現狀,季琦強調供給側改革的緊迫性。中國酒店客房總數超2000萬間,但行業連鎖化率僅40%,三四線城市不足25%,「小散弱、同質化」問題突出。

00:30

季琦提出兩個「三好」投資標準:投資端注重「好位置、好租金、好產品」,產品端聚焦「好品牌、好物業、好品質」。他指出,當前行業正經歷五大轉變:從微房量到中房量、從單體到連鎖、從星級到品牌、從大城市到縣城、從房地產配套到投資回報,這五個轉變構成了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內容,也將重塑中國酒店業的基本面貌,中國酒店業大有可為。

華住二十年:從萬店到世界級品牌

華住集團CEO金輝在開場致辭中回顧二十年征程,感恩員工、加盟商與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華住從一家店發展爲萬店規模,累計接待賓客超20億人次,帶動產業鏈投資近3000億元。

據《HOTELS》2025年排名,華住位居全球酒店集團第四,漢庭與全季分別成為全球規模第一與第四的品牌。華住亦是國內唯一獲ESG的A級評級酒店企業,並躋身《Interbrand2025中國最佳品牌》Top50,為榜單中唯一酒店品牌,位列民營企業前20。

未來願景:做中國住宿業的「基礎設施」

季琦總結華住成功的三大支柱:深耕中國、三位一體(品牌、會員、科技)、高質量增長。他強調,華住要做中國住宿業的「基礎設施」,要做「稻谷和麥子」這樣的剛需保障。

面向未來二十年,季琦堅定表示:「我堅定地,看好中國、看好行業、看好華住。」華住將繼續以品牌為主導,旗下品牌在每個細分市場都要做到數一數二,讓「中國服務」響徹全球,要讓酒店成為人類重要的「美好空間」,不只是「不在家時的住宿場所」,而是能改變中國乃至全世界旅程體驗的載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