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索康尼:被特步耽誤的「始祖鳥」?

2025-11-01 15:22

  來源:進擊波財經

個品牌的命運交叉

  1983年的紐約馬拉松比賽上,來自新西蘭的Rod Dixon在最后10公里,上演了一場史詩級逆轉——超越領先已久的對手,以9秒優勢逆襲奪冠。

  那一刻,他腳上穿的正是一雙Saucony索康尼跑鞋。此時,索康尼已經在鞋履領域耕耘近一個世紀。

圖片來自索康尼公眾號

圖片來自索康尼公眾號

  同一年的加拿大西海岸,温哥華一片靜謐。那里還沒有始祖鳥,始祖鳥前身Rock Solid也尚未成立。那個改變户外裝備行業的品牌,要等到6年后纔會誕生。

  當索康尼與冠軍、速度、勝利聯繫在一起,成為備受矚目的「超級跑鞋」,始祖鳥正在地下經歷漫長的孵化期。

  如今,加入安踏的始祖鳥已經走出專業户外賽道,成為一種中產文化符號。被特步收入麾下的索康尼憑藉專業性能吸引大量跑者,業績穩健增長,但並未出圈,大眾知名度與始祖鳥相距甚遠。

  一個以頂級户外裝備聞名,另一個則被譽為「跑鞋中的勞斯萊斯」。相似的開局,卻走向不同的道路。

  當命運的岔路在大洋這一邊的中國再次顯現,到底哪條路纔是户外品牌的終點?

似的前半生:始祖鳥有的它都有

2025年,在中國三項重點馬拉松賽事中,索康尼的全局穿着率位於國際品牌之首。跑出了技術,跑出了速度,可就是沒有跑出跑步圈。

  數據來源:特步2025年上半年財報

  索康尼是否有破圈潛質?回顧索康尼的歷史底藴、專業性能、細分賽道地位,始祖鳥有的它都有。

索康尼的歷史,比始祖鳥整整早了91年。

  1898年,索康尼誕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Saucony河的河畔,它將這條河的名字作為自己的品牌名,將蜿蜒的河流和常年被溪水沖刷的三顆石頭,作為自己的標誌。

圖片來自索康尼微博

圖片來自索康尼微博

  在跑步這項看似簡單的運動里,索康尼已經傾注了127年。1958年創新發布7446 track spike田徑鞋,1981年Saucony經典熱門鞋款Jazz誕生,1983年贊助的選手在紐約馬拉松比賽中奪冠,1991年推出兼顧避震和穩定性的GRID網狀避震系統,1994年簽約選手Grey Welch在夏威夷贏得鐵人三項冠軍……

  經過上百年發展,如今它位列四大跑鞋之一(其他三個是NewBalance、亞瑟士、布魯克斯),被稱為「跑鞋頭等艙」,在跑圈可以説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索康尼在跑步領域的專業地位,正如始祖鳥在户外領域的標杆形象,兩者都是各自圈內公認的專業與頂級的代名詞。

  同樣悠久的歷史,同樣的專業地位,同樣頂尖的產品性能……就連進入中國市場的曲折軌跡,都極其相似。

  2000年,始祖鳥營收達到1800萬歐元,北美市場5年平均增長率高達54%,在海外勢頭正猛。2001年,始祖鳥通過代理商進入中國,但市場擴張之路並不順暢。當時阿迪達斯與耐克激烈纏鬥,爲了尋找新的增長點,阿迪達斯將目光瞄準户外。2002年,阿迪達斯收購始祖鳥,將始祖鳥歸入薩洛蒙部門,但收購后並未投入太多。

  2003年,始祖鳥與三夫户外(維權)達成合作,但過高的價格並沒有打動中國消費者。2005年,阿迪達斯把薩洛蒙部門打包出售,以4.85億歐元的價格賣給亞瑪芬集團。此時始祖鳥在中國還沒有做出什麼名堂,就迎來了第二次易主。

  加入亞瑪芬后,始祖鳥在中國的發展之路逐漸清晰,商場渠道快速擴張,穩定價格體系,拉高品牌勢能。

  始祖鳥好起來了,其母公司亞瑪芬卻遭遇財務危機。2019年,安踏收購亞瑪芬體育,始祖鳥第三次易主,並正式迎來了自己的「安踏時代」。

圖片來自始祖鳥微信公眾號

圖片來自始祖鳥微信公眾號

同樣的時間線上,索康尼也踏上了充滿波折的中國之旅。

  2004年,索康尼(當時中文名叫聖康尼)首次進入中國市場,但彼時中國跑者羣體尚在萌芽,大眾消費更青睞時尚運動風格和有社交價值的「限量版」,索康尼的專業跑鞋定位顯得曲高和寡。這次嘗試如石沉大海,最終黯然收場。

  2015年,中國馬拉松風潮興起,索康尼迎來第二次進軍中國市場的機會。這一次,索康尼通過代理商永三商貿重返。但這次合作仍未觸達核心跑者圈層,品牌形象依然模糊。在耐克、阿迪達斯以及本土品牌的強勢包圍下,索康尼二度折戟。

  就在始祖鳥加入安踏的2019年,索康尼迎來了新的轉機。這一次,特步與索康尼母公司成立合作公司,利用特步的渠道、本土化運營能力以及供應鏈支持,再次幫索康尼敲開中國市場的大門。這一次,索康尼終於在銷量上有所突破,成為中國馬拉松圈的大熱品牌。2023年,索康尼成為特步集團第一個實現營收的新品牌;2024年零售流水增長超過60%,實現10億元收入。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索康尼與始祖鳥的前半生都高度重疊。但在「破圈」這個章節里,二者的命運出現了巨大分野。

  這讓人不得不發問:百年品牌索康尼,是否是被特步耽誤的「始祖鳥」?

岔的命途:索康尼陷入敍事困境

  始祖鳥真正的逆襲,是從講好故事開始。

  它的增長離不開露營、徒步等小眾運動的升溫,但更重要的是,安踏為始祖鳥包裝了一個足夠有吸引力的故事。據傳,始祖鳥大中華區老大,曾帶管理團隊去愛馬仕之家拜訪過幾次,回來之后就開始在始祖鳥身上玩「運動奢侈品」概念。

  奢侈品的要義有三條:第一是排他性,它告訴消費者,這個品牌代表的是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品味和圈子;第二是稀缺性,讓擁有它成為一種成就和身份的象徵;第三是極致的體驗,把購買和擁有的過程本身變為一種奢侈品,讓消費者感覺他們購買的不僅是一件商品,還是被精心對待的過程。

  爲了這個「運動奢侈品」故事,安踏對始祖鳥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變。

  首先是渠道優化,淘汰經銷商,關閉年銷售額低於千萬的門店,在頂級商圈重金投入打造旗艦店,選址和裝修怎麼高端怎麼來,服務體驗也採取奢侈品模式;其次是做品牌「人設」,利用社媒平臺營造品牌調性,控制產銷體現稀缺性;最后是生活方式包裝,大力運營社羣活動,組織會員進行徒步、攀巖等户外活動,不但賣產品,也售賣一種「中產精英」式的生活方式,將用户凝聚成一個具有身份認同的圈層。

  這套運作將始祖鳥成功推向了市場中央。2020年始祖鳥全球營收5.47億美元,2022年增長至9.52億美元,聲量和銷量雙雙起飛。

另一邊的特步,似乎在摸着安踏過河。

  過去索康尼的主陣地是馬拉松,2025年請來彭于晏代言,在營銷上頻繁使用和中產生活有關的詞匯,比如:「精英生活」「生活美學」「都市型格」「生活態度」,等等。

  今年7月,索康尼至少做了三輪生活方式營銷。和M Stand合作,借咖啡品類的生活方式特性,讓索康尼更貼近品質人羣的生活;與TEDx外灘合作舉辦年度大會,邀請倪萍、曹駿等嘉賓輸出價值觀,引發精英情緒共鳴;與日本潮流生活方式品牌niko and…合作,推出聯名跑鞋,向潮流文化靠攏……

圖片來自索康尼微博

圖片來自索康尼微博

但從結果來看,這些動作遠未達到始祖鳥那樣的效果。打開小紅書搜索「中產跑鞋」,出現的仍然是薩洛蒙、HOKA、昂跑等品牌。「穿搭分享」「ootd」等時尚類內容里,也很少看到索康尼的身影。

  而過寬的價格帶,也使其定位略顯模糊。索康尼跑鞋的價格從三五百元到一千多元不等,天貓旗艦店中,銷量前十的款式實付價均在千元以下,大部分集中在500元上下。對於跑步人羣來説,迴歸消費本質是好事,但如果想和中產綁定,索康尼當前的定位不上不下。

  更重要的是,索康尼的品牌敍事能力尚有欠缺,沒有建立鮮明的品牌故事。始祖鳥有「户外奢華」,薩洛蒙有「山系潮流」,標籤清晰,有明確記憶點。索康尼在專業跑步方面有科技支撐,有百年傳承,但並沒有做出差異化標籤,難以獲得非跑步圈層的認同。

  當「中產三寶」的社交標籤已經被始祖鳥等品牌瓜分殆盡,在「高端跑鞋」與「潮流單品」間遊移的索康尼,到底該往哪走?

動品牌的歸宿

一定是「下一個始祖鳥」嗎?

  始祖鳥破圈的好處顯而易見:品牌聲量指數級增長,銷售額攀升。這種破圈帶來的品牌溢價,讓始祖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開闢了一條高毛利賽道。

但專業運動品牌破圈並不等同於「始祖鳥式」破圈,更不是成為另一個「始祖鳥」。

始祖鳥在破圈的光環下,代價也隨之而來。這兩年,很多户外愛好者抱怨,始祖鳥越來越像時尚單品,經典款價格被炒得虛高,真正需要穿着它登山徒步的人反而望而卻步。這種破圈帶來的專業勢能稀釋,是始祖鳥必須面對的代價。

  更現實的是,依賴營銷和社羣運營維持的熱度,能否持續也是未知數。當熱潮退去,當越來越多的國產平替涌現,這種模式能走多遠,仍需要時間檢驗。

  當下始祖鳥LOGO甚至超過產品本身的功能價值,對於以性能見長的專業運動品牌來説,這條路充滿吸引力,也充滿危險。

或許索康尼的困境並不在於沒能成為另一個始祖鳥,而是在走出專業賽道的過程中,尚未找到獨屬於自己、且能與專業內核無縫銜接的敍事方式。

圖片來自索康尼微博

圖片來自索康尼微博

  當索康尼用咖啡聯名來營造精緻感,用潮流聯名來貼近時尚,它傳遞給大眾的反而是一個模糊、甚至有些分裂的形象。它究竟是想做跑者心中的專業跑鞋?還是想成為中產鞋櫃里的潮流單品?

牌最大的危險是「忘本」

  特步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索康尼所屬的專業運動序列收入增長32.5%,達到7.85億元。

  亮眼的增長數據釋放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在中國市場,深厚的專業底藴依然是高端運動品牌最穩固的護城河。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當品牌在專業賽道觸及天花板,尋求第二增長曲線就必然要突破原有人羣,走向更大的市場。索康尼遇到的問題,恰恰是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平衡專業與潮流時尚,並在擴張中守住原點人羣。

  專業性與時尚性並非二元對立,但必須有明確的價值排序。做聯名也好,做生活方式包裝也好,都應該堅守頂級專業的純粹,而非單純流量收割,否則便會失去品牌的立身之本。

  專業運動品牌破圈,有三個字很重要,那就是——不忘本

  內容作者:關珊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