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1 22:19
(來源:雷達Finance)
雷達財經出品 文|丁禹 編|孟帥
由320億快遞大佬賴梅松掌舵的中通快遞,近期「麻煩事」不斷。
10月28日,國家郵政局約談中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而就在前一日,抖音電商也放出「重拳」,宣佈將清退違規物流商,其中中通快遞旗下的中通冷鏈赫然在列。
此外,今年3月,雲南省郵政管理局還曾就農村快遞末端服務質量存在的突出問題,對包括中通在內的多家快遞企業省總部進行了集體約談。
這一系列監管動作,都表明中通快遞或在服務質量和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雷達財經注意到,10月28日至10月31日,中通快遞的港股股價已連續三個交易日出現下滑(10月29日休市)。
作為國內快遞行業的龍頭玩家,中通已經連續九年穩坐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然而,自2020年以來,中通的市場份額在今年首次跌破20%。
與此同時,上半年,中通還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局面,歸母淨利潤近年來罕見負增長,業績壓力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國家郵政局約談同日揭曉的《2025胡潤百富榜》中,身為中通快遞掌舵者的賴梅松,雖以320億元的身家位列榜單第200名,但與2020年時的500億元相比,其身家已暴跌180億元。
年內又被約談,還遭抖音「重拳」出擊
雷達財經從國家郵政局官網獲悉,10月28日,國家郵政局約談中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指出中通快遞經營行為不規範,隨意調整運營規則,存在服務質量不高、快遞員合法權益保障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
國家郵政局要求該公司嚴格落實中通快遞服務網絡管理主體責任,改進快遞服務質量,強化合規經營體系建設,保障快遞員合法權益,自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中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認真落實監管要求,切實整改問題。
同日,據北京商報報道,針對國家郵政局約談一事,中通表示,會嚴格按照約談要求,針對涉及的問題,全面排查、全面整改、全網落實,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提升合規經營,提升網點和員工的合法權益保障。
然而,中通快遞近期攤上的「麻煩」,還不止這一樁。10月27日,抖音電商安全與信任中心發佈清退違規物流服務商的治理公告,而其打算清退的4家違規物流服務商中就包含中通快遞旗下的中通冷鏈。
抖音電商表示,近期,平臺在日常巡查時發現,部分物流商濫用平臺系統服務,為部分商家提供「虛假物流軌跡」「轉單拼接軌跡」等違規服務,致使訂單軌跡與真實履約不符,侵害消費者權益,破壞平臺經營秩序。
為阻斷違規鏈條、保障履約真實性,抖音電商在覈實相關事實后,將於10月29日清退四家違規物流商,包括中通冷鏈、吉時達、水趣到家、鐵中快運等。
經覈實,上述違規的核心手法是利用第三方電子面單進行轉單或拼接軌跡,違規物流商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而虛假發貨、違規轉單會導致消費者收貨延迟甚至收不到貨、維權取證困難、品質與售后難以保障等一系列問題,影響消費者體驗。
將時間線拉長,在今年更早的3月,雲南省郵政管理局也就農村快遞末端服務質量突出問題對多家快遞企業省總部進行了集體約談,中通再次位列其中,一同被約談的還有申通、圓通、韻達、極兔等快遞品牌。
約談指出,農村快遞服務事關民生大事,末端服務質量距離廣大人民羣眾期待還有差距。各企業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提高對農村快遞末端服務質量突出問題危害性和專項整治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認識,堅決杜絕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問題發生。
事實上,中通快遞不僅是「三通一達」中的「老大哥」,在國內整個快遞市場中也名列前茅。
在1月召開的2025年全國網絡工作會議上,中通快遞披露,去年公司完成業務量340億件,同比增長12.6%,業務規模連續九年位居行業第一。
然而,作為行業龍頭企業,中通快遞在為更多用户提供服務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更為嚴苛的審視。
截至發稿,在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平臺上,關於中通快遞的投訴數量已超過10萬條。其中,近30天內新增的投訴多達1689條,平均每天新增投訴超過56條。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用户對中通快遞發起的這些投訴,主要集中在快遞服務質量、客服處理能力以及售后等方面。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今年份額跌破20%
回顧中通快遞近些年的業績,整體表現可圈可點,長期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即便是在疫情期間,公司的營收也在穩步上升。
時間回撥至2021年,中通快遞營收首次突破300億元大關。到了去年,中通快遞的營收更是一舉突破400億元,以442.81億元的成績創下歷史新高,持續鞏固行業頭部地位。
在利潤端,中通快遞的表現雖有起伏,但總體趨勢向好。除了在疫情初期(2020年),歸母淨利潤同比減少24%降至43.12億元外,其余年份基本維持着上升態勢。
2022年,中通快遞歸母淨利潤錄得68.0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3.02%,不僅成功從疫情的陰霾中恢復過來,甚至超越了疫情前的盈利水平。
不過,雷達財經注意到,去年,中通快遞的盈利增長速度明顯放緩。在營收實現15.26%增長的同時,歸母淨利潤僅微增0.78%,達到88.17億元。
進入2025年,中通快遞更是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境地。上半年,公司營收繼續上漲9.85%,但歸母淨利潤卻下滑2.63%,降至39.32億元。
與此同時,儘管中通快遞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依舊位居榜首,但今年卻在2020年后首次跌破20%。
中通快遞在利潤端承受的壓力,與公司毛利及毛利率的下滑緊密相關。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毛利減少14.93%,降至56.34億元。同時,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32%降至24.8%,同比減少了7.2個百分點。
據瞭解,中通快遞的核心快遞業務主要包括包裹分揀和干線運輸,公司通過網絡處理的每件包裹向其網絡合作夥伴收取中轉費,這是公司主要的營收模式。
同時,中通快遞也直接向某些企業客户提供快遞服務,以將其產品派送予最終消費者,以及相關逆向物流服務。
此外,中通快遞還通過向網絡合作夥伴出售輔料(例如便攜式條形碼讀取器、熱敏紙和ZTO品牌的包裝材料和制服)來創收。
在定價策略方面,中通快遞會根據業務運營成本確定中轉費的定價水平,同時亦考慮其他因素,包括市場狀況和競爭以及自身的服務質量。
在半年報中,中通快遞強調,過去公司的網絡合作夥伴向包裹寄件人收取的遞送服務費持續下降,部分是由於單位運營成本減少和市場競爭所致。
東興證券指出,二季度單季,中通完成業務量98.47億件,同比增長16.5%,略低於行業均值的17.3%,市場份額下降0.1pct至19.5%。公司Q2調整后淨利潤20.53億元,同比下降26.8%,Q2單票毛利明顯承壓。
而在半年報中,中通快遞還下調了全年業務量指引,預計全年業務量在388億至401億件之間,對應業務量同比增長14%至18%(一季報中業務量指引為408億至422億件,對應同比增長20至24%)。
東興證券認為,考慮到行業包裹結構持續向低單價業務傾斜,公司在平衡份額與質量的情況下能夠實現接近行業均值的增速尤為不易。考慮到當前反內卷格局下,低價傾銷被壓制,行業增速出現整體性下降,下調業務量指引較為合理。同時,東興證券預計,下半年行業及公司盈利情況將會有所好轉。
高中輟學的賴梅松,如今身家300億
中通快遞之所以能在競爭激烈的快遞行業中佔據如今的顯著地位,離不開創始人賴梅松的卓越努力與深遠謀略。透過眾多采訪不難發現,賴梅松一直強調要把命運抓在自己手里。
據公開資料,賴梅松1970年出生在杭州桐廬的一個小山村。16歲那年,他因2分之差與高中失之交臂。彼時,家庭無力承擔他的復讀學費,無奈之下,他只能選擇輟學。
輟學之后,賴梅松的生活軌跡充滿了艱辛與探索。他務過農,在田間地頭揮灑過汗水;蓋過房,一磚一瓦地搭建起生活的希望;也賣過菜,在市場的喧囂中感受生活的煙火氣。最終,他毅然決定踏上自主創業的道路。
九十年代,賴梅松敏鋭地捕捉到商機,開始在杭州投身木材生意。那幾年,他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基本上浙江的古建築木材他都供應過。到1999年,公司的年收入已達到幾十萬。
2002年,在同學申通老總陳德軍的動員下,賴梅松毅然踏入快遞行業,創立中通快遞。
不過,作為「行業新兵」,中通起步階段面臨不小的挑戰,開業第一天只有57單生意。
面對困境,賴梅松並未退縮。后來,通過眾包、眾籌的模式,他把中通的網絡佈局迅速地鋪展開來。
隨着中通的網絡、人員等規模不斷擴大,客户的選擇日益增多,公司的成本得以有效攤薄,帶給客户的體驗也逐漸提升,中通快遞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
2008年,中通快遞率先在行業推出有償派費制,並優化二級中轉費結算體系,實現從手工結算向系統自動化結算轉變。同年,全網承接淘寶業務,開展電子商務配送,進一步拓展了業務版圖。
在賴梅松看來,過去中通是通過鄉情、親情和友情的銜接,以省為單位的加盟模式。但他也直言不諱地指出,這種模式的弊端比較多,中間環節多,主體多,大家經常爲了利益分配問題而發生衝突。
於是,2010年,中通快遞啟動「全網一體化」發展戰略,在行業率先成功完成全國網絡股份制改革。
賴梅松表示,「股份制改革統一了思想,大家步調一致,只要把事情干好,都能享受收益,解決了企業經營發展中利益如何分配的難題」。賴梅松認為,正是這次股份制改革為中通注入了強勁的增長活力。
數據顯示,到2015年,中通的業務量同比增長62%,達到29.5億件,與圓通30.3億單和63%的增速非常接近,位居行業次席,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
另據天眼查信息,同年,中通完成了B輪融資,成功引入華平投資、高瓴資本、渣打銀行、紅杉資本等諸多明星投資機構,融資規模達數十億人民幣。賴梅松后來感慨道,這輪融資對中通影響深遠,因為這證明資本認可了中國快遞。
2016年10月27日,中通快遞成功登陸美股,創當年美國證券市場最大規模IPO,也是繼阿里巴巴2014年赴美上市以來最大規模的中國企業赴美IPO,標誌着中通快遞正式走向國際資本市場。
2018年,中通快遞與阿里巴巴、菜鳥網絡等宣佈達成戰略投資協議,阿里巴巴、菜鳥等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雙方將共同探索新物流機遇,推動行業數字化升級。
兩年后,中通快遞又成功叩開港交所的大門,成為首家在美國、中國香港兩地上市的快遞企業。
然而,儘管中通已經連續多年蟬聯市場第一,但今年中通的市場份額卻自2020年以來首次跌破20%,這無疑給公司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對此,賴梅松今年5月在接受中國郵政快遞報專訪時表示,「今天的中通在每一個點上都在取得進步,份額下降不是能力做不到,而是一種戰略調整的策略,中通必須尋找新的業務亮點」。
雷達財經注意到,在最新的《2025胡潤百富榜》上,賴梅松以320億元的身家位列榜單第200名。不過,與2020年高達500億元的高光時刻相比,賴梅松今年的財富足足減少了180億元。
未來,中通快遞能否在業務突破和服務質量之間取得新的平衡,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