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01 07:3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觀點)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廠商,富士康的確在加速尋求手機和傳統電子製造之外的業務路線,持續加大在AI與雲基礎設施領域的投入。
在2025年第三季度成功抓住AI基礎設施建設機遇后,富士康開始加速駛向AI服務製造業態。
10月28日,富士康公開一項總額不超過13.7億美元的設備採購計劃,用於自建人工智能計算集羣及超級計算中心。據瞭解,該項目建設周期定為2025年12月至2026年12月,資金來源全部為自有資金。
「投資旨在強化富士康在AI訓練、高性能計算及智能製造領域的基礎設施能力,滿足客户對邊緣計算與雲端服務快速增長的需求。」據富士康表示,項目落地后將提升整體算力儲備,並支持新一代電動車、數字健康及機器人等業務的技術研發。
代工巨頭的業務轉型
有業內人士稱,算力中心將落子中國臺灣,但截至產城園區評論發稿,富士康還未迴應這一猜測。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廠商,富士康的確在加速尋求手機和傳統電子製造之外的業務路線,持續加大在AI與雲基礎設施領域的投入。
2025年5月,英偉達CEO黃仁勛在Computex2025開幕演講中宣佈,英偉達將聯合臺積電、富士康在中國臺灣建立AI超級計算機。這一合作集結了全球半導體與科技領域的三家大型企業,英偉達作為技術核心,提供最新的Blackwell架構GPU以及高性能的NVLinkFusion互聯技術,這是構建大規模並行AI計算集羣的基礎;臺積電作為芯片製造方,將利用該超級計算機來加速其先進製程工藝的研發與新一代芯片設計的仿真和訓練。
而富士康的角色與以往代工加工的身份不同,其將負責整個超級計算機的機房建設與系統集成,並以英偉達合作伙伴的身份參與后續的硬件運維。
在一定程度上,這標誌着富士康開始從單純的硬件製造商升級為AI基礎設施的運營方。
事實上,富士康與英偉達的合作遠不止於單一項目。據產城園區評論瞭解,富士康當前負責生產英偉達旗下Blackwell乃至下一代AI服務器,有市場消息顯示,今年11月將舉行的富士康科技日上,英偉達或將展示與富士康合作的人形機器人解決方案。
目前13.7億美元採購計劃具體流向暫不可知,但加碼AI業務的效率已體現在富士康近期財務數據中。
翻看富士康(上市平臺:鴻海精密)2025年第二季度的財報,該公司當季營收約合1.79萬億新臺幣,相當於人民幣4451億元,同比增長15.82%;淨利潤則約443.61億新臺幣,同比增長近27%。提及這一增長,富士康表示其AI服務器與數據中心網絡設備的收入在當季首次超越消費智能產品,前者分部收入佔到二季度總收入的41%,成為目前其最大收入來源。
另一顯著變化來自9月,隨蘋果17上線,富士康消費智能產品分部收入有所提升,使其9月單月營收上漲38.01%達到8371億新臺幣,但與此同時,其AI機櫃出貨量也在逐月提升,分部收入有所提高,電腦終端等業務則表現平平。
這一結構性轉變,加大了富士康切換第二業務曲線的決心。據其在年報中透露,2025年全年AI服務器相關收入將突破1萬億新臺幣,且在第三季度,該業務同比增速還將繼續增長。
營收里的變化
AI服務器是否會成為富士康業績增長的新引擎?
事實上,自2009年起,富士康已嘗試佈局服務器製造業務,從2009年起開始佈局服務器製造,將重心從消費電子領域逐步轉向近年呈現高增長態勢的AI服務數據中心市場。
如上文所述,富士康的業務架構除消費智能產品、電腦終端產品之外,還包括AI服務器及元件產品。
於2020年開始,富士康傳統消費智能產品業務營收增長從高速轉為穩定,AI服務器業務的營收則在不斷上升,這一增長差異暗示了未來富士康發展的核心增長路線。
在此業務格局中,富士康在A股上市的子公司工業富聯是該體系內業務發展的重要載體,業務範圍基本聚焦於AI產業鏈上游,包括GPU模組、基板的設計與製造,以及后端AI服務器的系統集成。
工業富聯在2025半年報中表示,公司在AI服務器領域已形成研發與智能製造基礎,客户合作關係保持穩定,目前與多家全球主要客户合作開發新一代AI服務器及液冷機櫃等相關技術,並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
於報告期內,工業富聯實現營業收入3607.60億元,同比增長35.58%;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1.13億元,同比增長38.61%。
從數據來看,其核心業務保持盈利增長,在雲計算業務方面,產品結構持續調整,AI服務器在雲計算業務中的佔比逐步提高。第二季度內,其雲服務商服務器營收同比增長超過150%,AI服務器營收同比增長超過60%。
此外,產城園區評論還注意到,工業富聯與富士康近期均通過公告表示在進一步深化與北美及亞太地區主要科技企業的合作。
回到與英偉達「結盟」的2025年5月,富士康將14.9億美元將注入其新加坡子公司,用於支持印度的新建廠房項目,重點提升iPhone及其零部件的本土化生產能力;另獲批投入7.35億美元在美國設立ProjectETA(DE)LLC,該實體將專注於數據中心設備製造及AI服務器組裝業務。
8月,富士康又宣佈在墨西哥投資1.68億美元,以擴大人工智能服務器生產規模。「此次投資旨在通過提升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工廠的生產能力來滿足需求。」
此前於2024年8月,富士康還曾向墨西哥子公司注資2.41億美元;2025年2月,又在哈利斯科州收購42.16萬平方米用地。
所以,此次宣佈投入13.7億美元擬在國內自建算力中心,或是富士康繼與英偉達、臺積電共建AI超級計算機后,在AI基礎設施領域的又一重要佈局。
但從長遠來看,富士康當前還處於合作探索階段,能否真正實現從製造代工到AI技術賦能的轉型暫且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