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1 21:38
財聯社10月31日訊(編輯 馮軼)今日港股延續短線弱勢,午后持續走低。截至收盤,恆生指數跌1.43%再度失守26000點大關,國企指數跌1.91%,恆生科技指數跌2.37%。
【大型科技股走弱拖累大市 恆指3連跌失守26000點關口】
盤面上,今日大型科網股行情走弱明顯拖累大市。阿里巴巴跌4%,騰訊跌超3%,快手、百度、京東、小米跌幅超2%。

此外,中字頭金融、基建股多數走跌,進一步加重市場擔憂。軍工、汽車、黃金、地產、航空、光伏等熱門行業也集體下挫。
上漲的板塊中,創新葯憑藉業績等短線催化反彈,教育、家電、博彩股表現活躍。
整體上看,恆指短線弱勢調整,已經連續3日走弱,並創下5日新低。
不過,今日恆指全天仍成交2576.12億港元,資金面保持一定熱度,仍在等待方向性選擇。
沽空方面,今日總沽沽空金額為275.82億港元,相當於恆指成交額的10.71%,沽空力度持續回落,表明空頭心態也相當謹慎。
阿里巴巴-W、比亞迪股份、騰訊控股沽空金額位居前三,分別為18.07億港元、13.58億港元、9.77億港元。
【情緒面低落熱門板塊跌多漲少 各路資金態度趨於謹慎】
行情層面,今日各大板塊跌多漲少,反映市場情緒低落的現狀。
除創新葯外,稀土、半導體、煤炭、有色等短線漲幅較多的板塊再度集體回調。

此外,本周中美雙方就關税、出口管制、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的301調查等議題達成階段性協議,疊加美聯儲降息落地,市場本應恢復一定動能。但恆指交投迟迟未出現持續放量動作,也凸顯各路資金對反彈持續性的分歧。
尤其是,資金數據顯示,10月2日-29日,外資繼續淨流入中國內地市場15.7億美元,但較9月的38.7億美元明顯放緩。同時,港股也呈現類似的情況,外資淨流入放緩至2.8億美元,反映出前期累積了較多正回報的存量資金或開始獲利了結。
【兩地市場維持震盪調整格局 機構稱短期關注風格切換】
A股今日也是繼續調整,滬深兩市成交額2.32萬億,較上一個交易日縮量1039億。從板塊信號來看,醫藥板塊集體上漲,算力硬件概念股集體下跌,呈現高低切換風格。

展望后市,浦銀國際指出,三季報整體業績穩健等多重利好逐步釋放后,市場或面臨一些獲利了結的壓力,短期或呈現震盪向上的態勢。
從估值上看,當前上證綜指和恆指的前瞻市盈率分別為14.4倍和11.6倍,位於其過去5年均值的2.4倍標準差和1.1倍標準差,但恆生科技指數估值仍低於過去5年均值,配置價值凸顯。
該機構預計短期市場風格將出現轉換,部分前期漲幅較多但基本面較差的成長股或有獲利了結壓力,資金或將轉向估值偏低的紅利板塊,比如電信服務、金融等。另外,美股AI行情有望延續至港股,重點關注AI屬性較強並具備護城河的港股AI龍頭。
中長期維度上看,政策重點支持產業將提供結構性投資機遇,包括數字經濟、高端裝備、低空經濟、航空航天、集成電路、基礎軟件、新能源和新材料、生物科技、新消費和服務消費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