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油價下跌致前三季度減利超350億元 「三桶油」加速戰略轉型

2025-10-31 20:23

轉自:第一財經

國際油價下跌的陰霾持續蔓延至整個行業,作為產業鏈龍頭,「三桶油」業績因此承受較大影響。

前三季度,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海油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299.84億元、1262.79億元、1019.71億元,同比下跌32.2%、4.9%、12.6%。淨利潤共比上年同期減少了350多億元,相當於每天少賺約3.8億元。

石油業務是「三桶油」最主要收入來源,因此,三家公司均在財報中着重提及國際石油市場形勢對公司業績負面影響。綜合「三桶油」統計口徑,今年前三季度國際原油市場供需總體寬松,國際油價震盪下行,布倫特(Brent)原油現貨均價同比跌幅在14%左右。

受此影響,中國石油前三季度原油平均售價同比下降14.7%至65.55美元/桶,拖累公司油氣和新能源業務分部營業收入同比下滑8.3%至6223.9億元;中國海油石油液體平均售價同比下跌13.6%至68.92美元/桶,拖累同期油氣銷售收入同比下降5.9%至2554.8億元。

雖如此,中國石油、中國海油前三季度淨利潤降幅仍低於同期油價跌勢。兩家公司高管在業績會上解釋稱,這主要是因為公司上游業務堅持效益開發、降本增效,部分抵禦了油價下跌影響。前三季度,中國石油油氣當量產量1377.2百萬桶,同比增長2.6%,公司油氣單位操作成本10.79美元/桶,同比下降6.1%;中國海油同期油氣淨產量同比上升6.7%達578.3百萬桶油當量,公司桶油成本同比下降2.8%至27.35美元/桶。

此外,天然氣產量、銷售收入增長也對業績起到一定積極影響。例如,中國海油前三季度天然氣產量同比增近12%,接近公司油氣總產量增速約2倍,天然氣平均售價同比上漲1%至7.86美元/千立方英尺,帶動天然氣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2%。

中國海油高管在會上表示,公司始終把天然氣業務作為重要發展方向。一方面,天然氣項目相較於原油項目而言,穩產期較長,收採率更高,作業成本相對偏低,且天然氣銷售以長期協議為主,能給公司帶來較穩定的現金流。

下游業務方面,記者注意到,在下游油品銷售和煉油化工業務有較大布局的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由於市場需求下降及主要石油石化產品價格下滑,相關業務業績正受到明顯影響。

隨着國內化工品新增產能持續釋放,化工業務毛利空間收窄。前三季度,中國石油化工業務實現經營利潤17.87億元,盈利同比「腰斬」;中國石化化工板塊息税前虧損82.23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近68%。

國內成品油達峰現狀也給產業鏈企業帶來較大影響。伍德麥肯茲亞太聚酯總監羅靖提示稱,交通領域作為能源轉型核心戰場,中國市場汽油需求已於2023年觸及峰值,2030年后下行速度將明顯加快;整體油品需求預計在2028年達峰。

面對新能源對傳統能源上下游市場的擠壓,「三桶油」均表態要加緊非油業務佈局。

中國石化副總裁黃文生在三季度業績説明會上表示,公司將圍繞「穩油、擴氣、推氫、增電、強服」思路,鞏固成品油市場份額,加快發展車用天然氣和充換電業務,穩步推進氫能交通發展,向「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

今年5月末,中國石化作為全球最大基石投資者入股寧德時代,雙方今年計劃建設不少於500座換電站。近日,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還在重慶電力交易中心註冊成立首家售電公司——中石化重慶涪陵頁岩氣銷售公司,加快向潔淨能源綜合運營商轉型。

中國石油總裁任立新亦在業績會上強調將推進「油氣氫電非」綜合能源站建設,推動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煉化節能提效和清潔替代,積極培育CCUS產業鏈。他表示,公司未來將持續加強優質新能源項目的獲取,加大油區及周邊新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化發展風光發電等清潔電力業務。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