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1 17:37
長虹愛創:以用户為中心 賦能冰箱能效升級
2025年10月31日 17:37:13來源:四川新聞網
在國家「科技自立自強」「製造強國」戰略引領及「雙碳」目標推動下,我國家電、新能源汽車等關鍵製造業正加速向綠色化、高端化、自主化轉型。產業鏈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不僅是企業應對市場競爭的關鍵,更是保障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在此背景下,長虹控股集團旗下四川愛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虹愛創」)以「技術攻堅」為核心驅動力,在家用冰箱能效升級與新能源汽車空調核心技術國產替代領域實現雙重突破。
近日,長虹控股集團旗下四川愛創科技有限公司終端客户吉利22CC項目完成首次送樣,從家用冰箱變頻控制器的能效升級,到新能源汽車空調核心技術的國產替代,長虹愛創科技正以「技術攻堅+人才培育」的雙輪驅動,在行業變革中一針一線織就自主可控「防護網」。
錨定痛點:政策與市場倒逼技術靶心
當前,全球產業競爭聚焦於技術創新與綠色轉型,我國多項政策與國際標準同步發力,倒逼產業突破核心瓶頸。長虹愛創科技汽車空調變頻技術負責人鄒雪峰迴憶道:「這既是挑戰,更是推動製造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的契機。」
在家電領域,綠色低碳成為行業發展主線。國家層面,《家用電冰箱耗電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將於2026年6月1日正式實施,進一步收緊能效門檻;國際市場上,歐洲持續提升A、B級能效佔比並淘汰E級以下產品,北美DOE普效、ENERGY STAR高效標準升級推動整體能效提升超20%,這對我國家電企業的全球化佈局提出更高要求。同時,《電磁兼容限值第1部分:諧波電流發射限值》已於2024年7月1日全面替代舊標,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證書換版,逾期未完成將面臨證書暫停或撤銷風險,這意味着企業再生產、出廠的產品必須嚴格滿足新版標準要求。
一系列新標準讓家用冰箱行業瞬間面臨「雙重考題」:既需要能提升整機效率的高能效算法,又急需無電解電容方案的變頻控制器——后者不僅要降低成本,還得滿足嚴苛的D類諧波要求,可當時這項技術仍停留在實驗室階段,行業里能拿出成熟產品的企業寥寥無幾。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隨着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核心技術自主化」成為產業從「大」到「強」的必由之路。空調控制器作為影響汽車能耗與用户體驗的關鍵部件,長期依賴進口技術與器件,不僅存在「卡脖子」風險,更推高產業鏈成本。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核心器件國產化,成為保障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安全、提升全球競爭力的核心需求。
正是瞄準這兩大領域的產業痛點,長虹愛創將技術研發與國家戰略、行業需求深度綁定,開啟核心技術攻堅之路。
技術突圍:三大核心成果構建競爭壁壘
以「解決產業真剛需、突破核心技術壁壘」為目標,長虹愛創組建專項研發團隊,圍繞家電與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核心需求開展技術攻關,交出三份與產業升級同頻共振的「成績單」。
高能效變頻控制技術的突破率先落地。2024年初,新能效標準實施在即,楊玉成帶領劉薔、唐婷婷組成的團隊,一頭扎進了實驗室。他們從軟件算法入手,同時優化電路設計與器件應用——可研發路上的「攔路虎」猝不及防:僅更換一次器件或調整一組算法,就需要在實驗室里測試至少1天,而測試設備發出的70分貝噪音,相當於早晚高峰車流聲,成了團隊每天的「工作背景音」。「爲了一個參數優化,我們經常加班到深夜,反覆測試不下30次。」功夫不負有心人,2024年底,能效升級產品終於完成開發:整機效率提升3%-5%,控制器測試的COP優於競爭對手3%-5%。產品很快在長虹美菱批量供貨,直接助力美菱變頻冰箱完成能效升級,穩固行業技術領先地位。
解決了能效難題后,團隊又盯上了無電解電容技術這塊「硬骨頭」。要知道,競爭對手2022年就組建了10人研發團隊,2024年中才剛進入小批量階段;而長虹愛創科技不僅要趕上進度,還得同時應對新諧波標準,解決效率、壽命等核心問題。楊玉成、唐婷婷、鄒雪峰、呂畫組成「攻堅四人組」,2024年底前啃下了樣品開發的硬骨頭。2025年4、5月進入關鍵驗證期時,呂畫乾脆把「家」搬到了整機廠,在整機廠配合客户進行能效測試,經常都是晚上守着實驗到11、12點。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算法、參數的優化,終於在2025年6月形成了穩定的無電解軟件版本,7月實現量產。
2025年7月,吉利22CC項目定點長虹愛創科技的消息傳來,整個團隊既興奮又緊張——這是企業第一次接觸中高端汽車客户,要贏得信任,沒那麼容易。果然,團隊推薦的國產MCU、IGBT等核心器件,因為沒完全按車規流程開發,車規資料存在缺失,遭到客户質疑。「整整40天,我們經歷了三輪資料補充與確認,每天都在和客户電話、視頻溝通細節。」項目核心成員黃誠、王宏記得,那段時間辦公室的燈常常亮到凌晨,桌上堆着厚厚的技術文檔,每個人的手機里都存着幾十上百條與客户的溝通記錄。終於,2025年8月確定技術方案,9月完成首次送樣,10月推進到整車實驗階段。這款全國產化方案的控制器,不僅實現進口器件替代,還將成本降低20%,為企業在汽車電子賽道站穩腳跟奠定基礎。
此外,團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佈局持續深化:針對800V高壓平臺,研發了第三代半導體SiC方案控制器,已完成首版樣機開發,能效又提升了2%,預計2026年就能量產;而前期推出的037、052等型號控制器,累計出貨量已超40萬隻,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的汽車空調控制器目前正處於開發中,優勢逐步顯現,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升級奠定基礎。
未來佈局:聚焦核心技術迭代,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站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長虹愛創科技的目光已經投向了更長遠的未來。鄒雪峰透露,未來3~5年,長虹愛創科技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重點聚焦四大方向——優化無電解變頻板軟硬件平臺、開發高效超薄變頻一體板、降低壓縮機噪音、研發適配全車規芯片平臺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壓縮機控制算法,讓自主創新的「護城河」越挖越深。
自主創新非一日之功,而是產業升級的「馬拉松」。從家用冰箱里的「能效升級」,到新能源汽車上的「國產替代」,長虹愛創以國家戰略為導向,以行業需求為靶心,用技術攻堅打破壁壘、用自主突破護航產業,既為企業發展築牢根基,更成為我國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生動實踐。未來,長虹愛創將在推動產業升級、保障產業鏈安全的道路上持續前行,為我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長虹力量」。(圖/文 四川長虹)
編輯:劉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