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1 19:34
10月31日,A股震盪走低,前期強勢的科技龍頭股普遍回調,小盤股迎來反彈行情,市場逾3700股上漲。上證指數收跌0.81%報3954.79點,深證成指跌1.14%,創業板指跌2.31%,北證50漲1.89%,科創50跌3.13%,萬得全A跌0.52%,萬得A500跌1.4%,中證A500跌1.24%。A股全天成交2.35萬億元,上日成交2.46萬億元。
科創創新葯ETF(589720)單日漲幅達7.27%
一、上漲驅動因素分析
消息面上,2025年10月31日,輝瑞正式登記啟動三生製藥旗下PD-1/VEGF雙抗(代號:707)的兩項全球多中心III期臨牀研究,針對非小細胞肺癌和結直腸癌的一線治療,並採用「頭對頭」設計直接挑戰當前標準療法(K藥和貝伐珠單抗),本次兩項III期是輝瑞為SSGJ707開啟的首兩個臨牀。本次事件的深遠意義在於,代表了中國創新葯出海模式從「授權轉讓(License-out)」向「全球MNC巨頭主導並投入重金進行后期全球開發」的關鍵進階。輝瑞作為國際頂尖MNC,決定快速推進臨牀並設計為高標準的「頭對頭」試驗,這本身就是對三生源頭創新能力及707分子潛力的極強背書,或表明中國頭部創新葯的價值已從「早期潛力」被認可,逐步升級到「具備全球市場顛覆性潛力」的被驗證階段。(風險提示:個股僅作為基本面説明,不作為個股推薦)
此外,近期武田三季報對信達生物IBI363給出的巨大市場空間評估。在武田製藥最新發布的2025財年第三季度報告中,管理層在闡述未來增長動力時,對從信達生物引進的PD-1/IL-2α雙特異性抗體(IBI363,武田研發代號:TAK-186)的潛在峰值銷售額給出了極為樂觀的預測。武田指出,僅IBI363在肺癌一線、肺癌二線和腸癌三個適應症上,加起來的潛在峰值銷售額就達到了四百億美元的級別。這是一個足以改變行業格局的巨量級,表明武田認為IBI363有潛力成為全球腫瘤治療領域的基石性藥物。相當於武田用自己的信譽和專業能力,為IBI363的潛力和信達生物的研發平臺做背書,極大地增強了資本市場對國產創新葯未來價值的信心。(風險提示:個股僅作為基本面説明,不作為個股推薦)
商業化層面,10月30日,2025年國家醫保目錄談判工作在京啟動。本次醫保目錄調整首次明確探索設立商保目錄,預計結果將於12月公佈。此舉旨在與基本醫保形成互補,共同破解高價創新葯「入院難」問題,為創新葯的放量鋪設更順暢的支付路徑。
上述產業事件更是一個強烈的信號:創新葯行業的投資邏輯正在發生變化,從交易BD預期的博弈階段,進入驗證BD成色的階段,這符合此前所述的發展方向。簡單來説,在缺乏新增量資金接力的背景下,市場對單純BD消息的信任度近期急劇下降,不再滿足於「某公司有BD預期」的模糊故事,而是需要看到「MNC如何用實際行動和真金白銀來驗證其合作價值」。輝瑞快速推進707至全球三期臨牀,武田在季報中明確量化合作產品的市場潛力,我們認為這些行為遠超一筆首付款的意義,或意味着MNC以其全球視野和研發資源,為合作產品的潛力和公司的創新能力投下了真正的「信任票」。這一事件強化了資金向已與頂級MNC深度綁定、且獲得強力背書的領先頭部創新葯企業集中的趨勢。中國最頂尖的創新葯正被納入全球頂級藥企的核心管線,其價值也正在被按照全球標準進行重估,因此臨牀管線的真正價值、MNC的重視程度或有望成為下一階段交易的核心估值錨點。
從資金的交易視角來看,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部分前期熱門板塊交易擁擠度和估值相對較高,而創新葯板塊經歷長期調整后,整體估值具備相對吸引力。輝瑞的加碼行為作為明確的產業資本「投票」,為市場提供了高質量的價值發現線索,或有望吸引資金從高位方向向具備長期成長空間和短期催化劑的創新葯板塊進行輪動配置。
二、后市展望
展望后市,投資需迴歸產業本質,板塊分化或加劇,需要聚焦真正具備全球價值的核心資產。
1.短期看預期修復:隨着三季報期更多MNC披露其對合作管線的投入與規劃,以及11-12月國家醫保談判的推進,市場注意力將重回基本面。優質創新葯企的價值或有望得到進一步修復。
2.中期看臨牀里程碑:下一個關鍵節點將是這些進入全球后期臨牀的產品的數據讀出,成功的「頭對頭」數據有望帶動管線估值上修,或有望成為價值再次飛躍的催化劑.
3.長期看可持續創新能力:最終,市場會給予那些擁有持續產出FIC/BIC產品平臺能力的創新葯企以估值溢價。當前的行情不僅是事件驅動,更是對優秀創新葯企長期價值的重新定價。
創新葯ETF(517110)緊密跟蹤中證滬港深創新葯產業指數,覆蓋A股、港股通的優質創新葯企,全線覆蓋創新葯研發、生產、商業化等各環節的企業,主要分佈在化學制藥、生物製品等細分領域,或有助於規避單一技術路線失敗風險,相對全面地反映創新葯產業整體表現,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
科創創新葯ETF(589723),跟蹤的是上證科創板創新葯指數,指數以biotech為主,精選科創板頭部創新葯企,呈現出比較鮮明的中小市值特性,研發費用佔比更高,創新「純度」更高。從歷史表現來看,2024年「9·24」到2025年6月科創板創新葯指數的反彈力度比大盤更強,也能夠明顯超過同類的醫藥指數,或有助於在反彈階段及市場風險偏好回升時更好地分享科創板彈性。
風險提示:
本速評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相關觀點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行業或板塊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市場行情分析的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
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人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淨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人自行負擔。基金有風險,購買過程中應選擇與自己風險識別能力和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投資需謹慎。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