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1 14:07
在光與電的浪潮中,儲能市場正加速擴張。從央企到民企,從行業龍頭到新興力量,越來越多的參與者正湧入這片藍海。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儲能招投標賽道上,誰在領跑,誰又奮起追趕?讓我們一起解析市場格局與份額分佈,洞察頭部企業的角逐態勢。
儲能系統採購佔比近半,集採/框採突破三成
2025年1-9月,CESA儲能應用分會共追蹤到1728個儲能採招落地項目,涵蓋EPC、儲能系統、儲能電芯、PCS、EMS、監理、施工、運維、容量租賃等。其中,含設備採購的項目採招落地規模達95.8GW/340.8GWh(含光熱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等部分設備採購)。
其中,儲能EPC/PC(含直流側設備)、儲能系統、儲能電芯這三種類型採招落地規模達92.3GW/330.4GWh。其中,EPC/PC(含直流側設備)採招落地54.47GW/146.98GWh,容量佔比44.48%;儲能系統採招落地超過EPC/PC,高達36.76GW/163.21GWh,容量佔比49.39%,較之去年,佔比明顯提升;儲能電芯採招落地20.23GWh,容量佔比6.12%。
針對同一儲能項目實施多次採購的情況,統計時僅計一次,剔除同一項目對EPC和不同儲能系統設備多次採購的情況(例如,項目先完成儲能EPC招標,再進行儲能系統採招),對應的實際儲能系統需求為89.2GW/321.2GWh,同比增長178%。其中,集採/框採落地規模為111.37 GWh,容量佔比34.68%,超過三分之一,較之去年(約佔四分之一)進一步提升;項目類採招落地73.2GW/209.76GWh,容量佔比65.31%。另有少量項目未披露採購形式。
業主/開發商:央國企佔七成,民企參與度提升
就業主/開發商分析,據CESA儲能應用分會不完全統計,2025年1-9月,1257家企業儲能項目(含集採/框採)採招落地,頂層集團/公司共計732家。其中,中能建一騎絕塵,儲能採招落地34.97GWh,容量佔比10.99%。中電建採招落地23.46GWh,容量佔比7.38%,位居全國第二。華電集團、中核集團、中廣核、蒙能集團儲能採招落地規模均超10GWh。國電投、中電裝、中石油、聚輝新能源、贛鋒鋰電、立新能源、華能集團、國家能源集團儲能採招落地規模都在5GWh以上。
五大六小發電集團儲能採招落地總規模為62.42GWh,容量佔比19.43%,較之去年(超過三分之一)的佔比有所下降。
Top60業主/開發商儲能採招落地規模達233.2GWh,容量佔比72.6%。其中,央企採招落地134.34GWh,佔Top60的57.62%;地方國企35.94GWh,佔比15.41%,央國企總佔比達73.03%,超過七成市場份額。在儲能項目投建開發方面,央國企依舊佔據主導地位。社會資本也在積極入局,儲能投資主體逐漸多元化。Top60業主/開發商中,民企數量超過一半,民企採招落地規模62.88GWh,佔Top60的26.97%。
隨着儲能產業從「政策驅動」向「市場共建」演化,民企的參與度有望持續提升。
儲能EPC/PC中標企業
2025年1-9月,儲能EPC/PC(含直流側設備)採招落地54.47GW/146.98GWh,容量佔同期儲能總需求的44.9%。
其中,中電建表現最為突出,儲能EPC/PC(含直流側設備)中標總規模達10.26GW/33.34GWh,以22.69%的容量佔比穩居全國首位,市場份額較去年進一步提升。其下屬的水電十六局、北京院分列全國第二、第三,江西電建、湖北院、吉林院、江西院等單位也都表現十分優異,中標規模均超過2GWh。
中建集團緊隨其后,中標規模達9.57GW/25.00GWh,容量佔比17.01%,市場份額較之去年增長迅猛,位列全國第二。其中,中建三局以2.69GW/8.05GWh位居全國中標榜首。中建五局、中建二局、中建一局等同樣表現亮眼,中標規模均超2GWh。
中能建儲能中標規模達7.25GW/18.98GWh,容量佔比12.91%。
中電建、中建、中能建三大集團儲能EPC/PC合計市場佔比超過50%,頭部集中度較高。
此外,中鐵建儲能EPC/PC(含直流側設備)中標2.79GW/7.53GWh,市場份額為5.12%。山東高速、中核集團儲能EPC/PC中標均超過3GWh,中國中鐵集團中標也在2GWh以上。
儲能系統供應商中標情況
2025年1-9月,儲能系統採招落地36.76GW/163.21GWh,其中項目類21.73GW/69.09GWh,集採/框採15.03GW/94.12GWh。
從21.73GW/69.09GWh項目類儲能系統(不含集採/框採)中標企業來看,中車株洲所以2.73GW/9.63GWh的絕對優勢領先,居全國首位,市場佔有率高達13.94%。
2025年1-9月,中車株洲所中標了多個GWh級的儲能項目:新疆華電喀什地區巴楚縣三岔口鎮300MW/1200MWh儲能系統採購、內蒙古能源化德500MW/2000MWh獨立儲能項目儲能系統設備採購、內蒙古能源蘇尼特右旗300MW/1200MWh獨立儲能項目儲能系統設備採購、中綠電新疆若羌500MW/2000MWh儲能項目儲能系統設備採購項目。
贛鋒鋰電以2.15GW/6.32GWh的中標規模躍居第二,其中標了中國電建江西院呼倫貝爾阿榮旗1000MW/4000MWh構網型儲能項目儲能設備採購項目,該項目總投資25億元,已於2025年6月開工建設。
比亞迪項目類儲能系統中標1.66GW/5.56GWh,其中標了內蒙古磴口縣(400MW/1600MWh)、突泉(500MW/2000MWh)等多個GWh級獨立儲能項目儲能系統設備採購。
寧德時代中標了甘肅張掖臨澤板橋羊台山300MW/1200MWh獨立共享儲能電站項目、山東電力工程諮詢院有限公司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500MW/2000MWh儲能電站項目等多個GWh級儲能系統採購項目。
此外,山東電工時代、中天科技、遠信儲能項目類儲能系統規模均在2GWh以上。
據CESA儲能應用分會產業數據庫不完全統計,2025年1-9月,儲能系統集採/框採規模高達15.03GW/94.12GWh,容量佔儲能系統採招落地總規模的57.67%。隨着央國企年度採購計劃的密集釋放,集採/框採正成為帶動儲能市場主流企業規模化擴張的核心力量。
因多數集採/框採項目僅公佈了中標候選人,未披露最終中標人及其具體分配規模,因此本文對設備供應商入圍標段數量進行分析。
從入圍情況看,比亞迪穩居首位,入圍標段數量高達19個,覆蓋多個10GWh以上的集中採購項目,包括:中國能建2025年度25GWh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集中採購項目、中國電建集團(股份)公司2025-2026年度16GMh儲能系統設備框架入圍集中採購項目、中廣核新能源2025年度10.5GWh儲能系統框架採購。除中能建、中電建、中廣核外,比亞迪還成功入圍華能、華電、中石油、中石化、山東高速、東方電氣、新風光、金開新能等企業儲能系統集採/框採項目。
緊隨其后的是中車株洲所,儲能系統框採/集採入圍標段數量達17個,先后入圍了中廣核、中核、中能建、中電建、華電、華能、國電投、中石油、新風光等企業的儲能系統框採/集採項目。
海博思創以15個標段位居第三,其入圍的主要框採/集採項目採購方包括華電、華能、中核、中廣核、中石油、國電投等。
此外,遠景能源、陽光電源、寧德時代三家企業儲能系統集採/框採入圍標段數均達12個,天成同創11個。與此同時,天合儲能、科華數能、平高集團、山東電工時代、中天科技、萬幫數字能源、億緯鋰能(維權)、楚能新能源、南瑞繼保、上能電氣、特變電工、智光電氣儲能系統集採/框採入圍標段數均超過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