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調研速遞|凱萊英接待國泰海通證券等200余家機構 新簽訂單雙位數增長 2025年資本開支預計13-14億

2025-10-31 18:12

10月31日,凱萊英醫藥集團(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萊英」)以通訊方式接待了國泰海通證券、浙商證券華泰證券、中歐基金、易方達基金等200余家機構的特定對象調研。公司首席運營官張達、高級副總裁兼董事會祕書徐向科、投資者關係執行總監夏璐就2025年Q1-Q3經營情況、新簽訂單、產能規劃、新興業務發展等熱點問題與機構投資者進行了深入交流。

投資者活動基本信息

投資者關係活動類別 特定對象調研
時間 2025年10月31日8:00-9:00
地點 通訊參會
參與單位名稱 國泰海通證券、浙商證券、華泰證券、太平洋證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金公司、招商證券、國盛證券、中歐基金、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中銀基金、富國基金、博時基金、3W基金、富達基金等共計200余人
上市公司接待人員 首席運營官 張達先生、高級副總裁兼董事會祕書 徐向科先生、投資者關係執行總監 夏璐女士

核心要點解讀

Q3新簽訂單雙位數增長 新興業務成增長引擎

凱萊英在調研中披露,2025年Q3新簽訂單保持雙位數增長,且增速較上半年有所提升。分業務板塊看,新興業務表現尤為亮眼,其中化學大分子業務、生物大分子業務新簽訂單均保持強勁增長,為2026年收入增長奠定良好基礎。公司表示,從近期詢價活躍度及重點項目跟進情況判斷,Q4新簽訂單趨勢向好。

2025年資本開支預計13-14億 重點傾斜新業務領域

在產能規劃與資本開支方面,凱萊英表示,2025年資本開支預計在13-14億元,較2024年有所上調,且主要向新業務領域傾斜,2026年資本開支將進一步增加。具體來看: - 小分子業務:天津廠區多個API項目獲批上市后產能緊張,已啟動API產能擴充;東北廠區產能利用率處於行業正常水平。 - 新興業務:化學大分子領域,payload linker產能緊張,正持續擴建天津新產能;寡核苷酸業務產能下半年高位運行,新增產能預計2026年落地;多肽固相合成總產能預計2025年底達44,000L,第三棟多肽廠房建設已啟動。生物大分子領域,上海金山產能飽和,奉賢基地抗體產能已投產,ADC新產能年底投產。製劑CDMO業務天津廠區預充針和卡式瓶產能陸續投產。

新興業務毛利率持續改善 2026-2027年有望逐年提升

調研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凱萊英新興業務毛利率達30.6%,較去年同期提升10.6個百分點。公司指出,隨着新興業務規模效應釋放,盈利能力將進一步提升,預計2026-2027年新興業務毛利率將逐年增長。從收入結構看,化學大分子業務中多肽收入佔比超50%,寡核苷酸和payload linker為主要構成部分;國內外佔比方面,多肽業務將逐漸轉向海外為主,寡核苷酸海外收入佔比逐步提升,ADC業務仍以國內為主。

2025年營收預計增長13%-15% 新分子業務成核心驅動力

關於業績展望,凱萊英表示,基於在手訂單及項目進展,預計2025年全年營業收入實現13%-15%的增長,2026-2027年增速將逐年提升。核心驅動力來自化學大分子、生物大分子等新分子類型業務的快速增長。此外,國內業務收入佔比預計持續提升,主要受益於國內創新葯市場回暖及客户項目出海需求增加;期間費用率將呈現下降趨勢,整體費用增速預計低於收入增速。

Sandwich Site虧損可控 大藥企收入有望恢復增長

針對Sandwich Site運營情況,公司稱其平穩運行並承接研發及生產訂單,2025年對利潤影響預計控制在億元以內,未來隨交付規模提升虧損將持續收窄。對於大製藥公司收入增長放緩,凱萊英解釋主要受美國市場部分客户小分子管線調整影響,預計客户業務調整完成后,相關收入將重回良性增長軌道。

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為AI大模型基於第三方數據庫自動發佈,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受限於第三方數據庫質量等問題,我們無法對數據的真實性及完整性進行分辨或覈驗,因此本文內容可能出現不準確、不完整、誤導性的內容或信息,具體以公司公告爲準。如有疑問,請聯繫biz@staff.sina.com.cn。

點擊查看公告原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