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連續六年東北大米中國銷量領先,十月稻田新米季再塑行業增長新範式

2025-10-31 16:34

來源:環球網

十月稻田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與淨利潤雙增長:總收入30.64億元,同比增長16.9%;經調整淨利潤為2.9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97.7%;經調整淨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5.7%增至9.6%。在此背景下,家庭食品創新品牌十月稻田憑藉「連續六年東北大米中國銷量領先、連續兩年玉米品類中國銷量領先」的行業地位,以2025新米季為契機,再次實現營收與品牌價值雙增,其背后是「流量轉化——渠道深耕——供應鏈築牆」的商業邏輯,這也為家庭食品賽道提供了可借鑑的增長範式。

流量錨定與權威背書:情緒消費時代的品牌聲量轉化路徑

在消費注意力碎片化、流量成本高企的當下,今年新米季十月稻田通過「新生代明星精準綁定+國家級媒體權威賦能」的雙輪策略,實現了「流量——信任——銷量」的高效轉化。

從流量精準度來看,十月稻田錨定「Z世代情緒消費」需求,官宣新生代人氣演員柯淳出任「淳香推薦官」,推出「柯粒淳香」聯名限定款五常大米。柯淳的超高人氣以及「十次直播九次乾飯」的真實人設,與年輕人「追劇配美食」的生活場景天然契合——這種「爽劇IP+美食消費」的綁定,不僅契合當代人「精神療愈」的核心需求,更讓品牌觸達Z世代羣體的效率顯著提升。據瞭解,「柯粒淳香」聯名款五常大米上線后得到了很多粉絲的喜愛,帶動品牌在年輕消費羣體中的認知度大幅提升,印證了「人設與場景匹配」的流量轉化價值。

此前,十月稻田聯合創始人王兵受邀走進新華社客户端會客廳,與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會長張紅宇一同,詳細解讀品牌在產業鏈創新中的實踐:在產業基地實現智能化恆温倉儲;生產端依託數智化系統實現訂單式生產,1名技術員即可操作眾多加工設備,大幅提升效率並降低糧食損耗。這種「硬核實力」的公開傳遞,不僅強化了消費者對「產地直達餐桌」模式的信任,更凸顯品牌在農業現代化中的產業價值。

與此同時,品牌藉助CCTV-3《味你而來》的國民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市場覆蓋。該節目以「美食社交」為核心,通過楊帆、胡夏等嘉賓打卡城市煙火氣的形式,將十月稻田的大米、玉米等產品融入「家庭聚餐、朋友分享」的場景中,既觸達了下沉市場的家庭客羣,又通過「中國味」的文化內涵強化品牌國民屬性——這種「流量明星破圈+權威媒體固盤」的組合,讓十月稻田在2025新米季實現聲量與銷量的同步增長。

渠道精耕與產品場景化:家庭食品消費的觸達效率革命

2025年家庭食品消費的「即時化、場景化」趨勢,推動行業從「產品供給」向「需求響應」轉型。十月稻田通過「高勢能渠道全覆蓋+場景化產品創新」,重構了消費觸達邏輯,尤其在即時零售與細分場景產品上實現突破。

渠道層面,十月稻田構建了「電商+商超+即時零售」的全渠道網絡。針對消費者「深夜食堂」「一人食」等需求,品牌與即時零售平臺深度合作,通過前置倉佈局將產品配送時效壓縮至30分鍾,精準捕捉「非計劃性消費」場景。據瞭解,十月稻田加碼佈局即時零售渠道,這背后,是品牌對「最后一公里」消費入口的搶佔——相較於傳統電商3-5天的配送周期,即時零售更貼閤家庭食品「新鮮、應急」的消費屬性。

產品層面,十月稻田以「需求細分」為核心,推出差異化產品矩陣,拒絕「一刀切」的同質化供給。具體來看,其產品創新緊扣三大場景:一是「一人食」場景,推出500g小規格真空裝大米,適配單身職場人、租房羣體的烹飪需求,解決傳統大包裝大米量大吃不完等痛點;二是精準洞察年輕消費羣體多樣化需求,推出限定款聯名產品,不僅有「柯粒淳香」柯淳聯名款五常大米,此前也與金山世遊旗下游戲《貓咪和湯》推出聯名限定包裝,滿足消費者對於情緒價值的追求;三是「多元休閒」場景,將玉米從傳統粗糧升級為小包裝方便產品,覆蓋健身房、露營、辦公室等場景,推動品類從「主食」向「休食」延伸。

供應鏈綁定與用户生態:家庭食品品牌的長期增長壁壘

對於品牌而言,短期增長靠營銷,長期增長靠「供應鏈硬實力+用户生態粘性」。十月稻田能覆蓋1.4億中國家庭、連續六年東北大米中國銷量領先,核心在於其將「供應鏈深度綁定」與「社會責任賦能」結合,構建了難以複製的長期壁壘。

從供應鏈根基來看,十月稻田通過「產地直採+智能倉儲+訂單化生產」保障品質與成本優勢。據披露,品牌連續四年開展新米季產地溯源,嚴選東北五常黑土地等核心產區,確保原糧品質;在倉儲環節,低温存儲倉與帶殼儲存技術大幅降低糧食損耗,提升新鮮度;採購端,2020-2024年累計採購原糧超140億元,通過「訂單農業」鏈接數萬農户,實現農户、企業與消費者的共贏——這種「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路把控,讓品牌在東北大米品類的市場佔有率持續領先,形成品質穩定、成本可控、規模效應的正向循環。

十月稻田2025新米季的增長邏輯,本質是對「新消費內卷」的破局——不依賴單純的價格戰或營銷戰,而是通過「流量精準轉化、渠道效率提升、供應鏈深度築牆」,實現從「產品銷售」到「用户價值深耕」的轉型,無疑為行業向上提供了可參考的發展範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