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1 11:38
來源:銀行科技研究社
作者:木子劍
在監管要求以及銀行自身考量之下,銀行信用卡App加速關停,其中不乏全國性銀行。近一年內,2家全國性銀行選擇關停信用卡App。
渤海銀行、中行先后關停信用卡App
9月末,中行發佈公告,為向用户提供更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該行已啟動繽紛生活App服務遷移, 繽紛生活App全部功能將逐步遷移至中國銀行App,遷移完成后,繽紛生活App將停止下載註冊,並逐步關停服務,具體時間后續繼續以公告形式發出。
據悉,繽紛生活App是中行信用卡官方客户端,提供信用卡基礎功能服務、移動支付服務、積分及分期商城、商户優惠、活動資訊等內容,服務於用户的生活及消費場景。公開信息顯示,該App約在12年前推出。
如此看來,作為一家國有銀行,同時也是銀行業的頭部機構,中行的信用卡App也做不到「細水長流」。
就在10個月前,另一家全國性銀行已關停信用卡App。2024年12月30日起,渤海銀行信用卡App停止服務,信用卡App功能已遷移至渤海銀行App信用卡板塊內。事實上,早在2024年4月1日起,渤海銀行信用卡App就在各大應用市場下架。
在這2家銀行關停信用卡App之前,18家全國性商業銀行中有4家沒有專屬信用卡App,分別為農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恆豐銀行。
其中,農行未推出信用卡App;平安銀行於2017年將原平安口袋App、直銷銀行橙子銀行App及平安信用卡App整合至全新的口袋銀行App;浙商銀行於2019年6月將浙商信用卡App、手機銀行、直銷銀行App整合至新版浙商銀行App;恆豐銀行曾有恆享生活App,但於2021年11月25日下線。
如今,18家全國性銀行中沒有專屬信用卡App的銀行將增至6家,其中5家均為推出之后再關停,僅有農行比較特殊。
至於銀行關停信用卡App的原因,概括而言即:需要額外的運營成本,但月活用户數(MAU)較低,獨立運營的價值不高,且金融監管機構曾要求整合MAU低、功能重合的App。
2024年9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加強銀行業保險業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管理的通知》,其中提到,金融機構應當加強移動應用統籌管理,建立移動應用臺賬,完善准入退出機制,統籌各部門及各分支機構的移動應用建設規劃,合理控制移動應用數量。對用户活躍度低、體驗差、功能冗余、安全合規風險隱患大的移動應用及時進行優化整合或終止運營。
中行、渤海銀行信用卡App在全國性銀行中月活墊底
據《銀行科技研究社》瞭解,中行繽紛生活App、渤海銀行信用卡App的MAU確實不高。
以第三方——易觀千帆的數據來看,信用卡App前20名中,前13家即為目前仍擁有專屬信用卡App的13家全國性銀行(包括中行在內)。可看出,繽紛生活App的數據在這13家全國性銀行中排名末位。
看更早前的數據,例如2024年7月,繽紛生活App仍是墊底。不過,彼時月活尚有220.38萬,2025年6月則進一步下降至154.54萬。
而渤海銀行信用卡App方面,觀察過前兩年易觀千帆的數據,其未進入信用卡App月活前15名,即比中行的繽紛生活App更低。
除了第三方數據外,部分銀行自身也會發布信用卡App的用戶數據。對此,《銀行科技研究社》根據近5年的年報/半年報對全國性銀行的信用卡App總用户數、月活數進行了統計。
值得一提的是,以這幾年來看,中行、渤海銀行從未或極少提到相關數據,或就是因為數據較差而選擇不披露。
而其他披露了數據的銀行,其實官方數據與上述第三方數據是存在差異的。有趣的是,以官方、第三方同一時間——2025年6月的數據來看,除了招行、光大銀行外,其他銀行的月活數據基本上是官方數據高於第三方。招行的官方數據反而比第三方低1000余萬,光大銀行的官方數據竟與第三方一致。
整體來看,不管是官方還是第三方數據,信用卡App前三名均為掌上生活、浦大喜奔、買單吧。不過,之前一直透露相關數據的浦發銀行並未在2025半年報中披露浦大喜奔的數據。反而此前較少披露數據的工行和中信銀行在近2年變得更積極,這2家的信用卡App月活也確實能排名前幾位。
綜上,月活上千萬的信用卡App不多,其他中小銀行顯然更不用説。越來越多銀行關停信用卡App,將其整合至手機銀行或推出依託於微信的小程序,是更「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