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1 12:27
(來源:上觀新聞)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25年雲產業和標準應用大會上,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國鐵勘察設計多模態價值工程大模型應用平臺》項目成功入選雲計算標準與應用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2025雲建設與應用領航計劃」典型案例,該項目由鐵一院與商湯科技聯合打造。
該平臺是鐵路工程設計領域首個多模態大模型,以多模態大模型為核心,貫通28個鐵路工程專業知識,融合文本、圖紙、表格、公式等異構數據,構建了具備「工程師思維」的智能平臺,實現了知識檢索、智能問答、文檔生成與多模態對話等功能,成功破解了鐵路工程領域長期存在的知識傳承難、經驗遷移難、數據利用難等行業痛點,為國鐵數智化轉型提供了創新樣板。
據悉,在內部測試中,該平臺針對28000條問答測試的準確率都維持在90%以上。
讓70年經驗「活」起來
作為我國最早的大型鐵路勘察設計單位之一,鐵一院在沙漠鐵路、高原凍土鐵路、高地温岩土工程處理、長大干線隧道、高寒地區高鐵設計等複雜、艱鉅的項目中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但隨着人才迭代,傳統 「師徒傳承」 模式下的知識流失、效率低下等問題愈發突出,亟待破局。
為此,鐵一院攜手商湯大裝置打造「國鐵價值工程多模態大模型應用平臺」,首次將多模態大模型技術應用於鐵路工程設計領域。通過融合文本、圖紙、表格、公式等異構數據,構建統一知識庫和專業推理模型,實現了知識檢索、智能問答、文本生成、文本審覈、多模態對話等核心功能,有效破解了知識傳承難、融合性差、應用度低等行業痛點,加速國鐵行業數智化轉型。
鐵一院數智化部總工張守利表示,商湯大裝置從算法、模型、數據到應用的全棧支持,助力實現了經驗傳承智能化、知識應用高效化、文檔生成自動化,推動價值工程知識從傳統檔案到智能資產的跨越。
全面激活歷史價值工程經驗
鐵一院通過與商湯大裝置合作,首次在鐵路工程領域採用多模態大模型技術,以知識、模態和思維三層次融合,全面激活鐵路工程勘察設計價值工程經驗數據。
在知識融合方面,平臺首創國鐵勘察設計智能中樞,將國標、行規、事故通報以及歷年價值工程案例三類異構資料整合為統一知識庫,並建立標準規範與價值工程經驗數據的深度融合機制,設計人員能夠快速獲取全面且準確的信息。
就模態融合而言,平臺運用多模態混合預訓練,將圖紙、表格、公式等非文本信息與文本描述進行深度融合,實現跨模態要素深層信息的關聯分析與應用。設計人員可以從多模態數據中獲取更全面、深入的信息,充分挖掘數據價值。
在思維融合層面,平臺開創性地將價值工程數據與工程師思維過程進行融合,構建具備專業思維鏈的推理模型,使模型輸出更貼合實際工程設計邏輯,提高模型推理結果的準確性和適用性。
「國鐵價值工程多模態大模型應用平臺是鐵一院與商湯大裝置在大模型工程化落地方向的一次深度探索與示範性突破,不僅推動了價值工程知識的智能傳承與高效利用,也為大模型技術在工程設計、建設管理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打開了新通道。」商湯科技大裝置事業羣解決方案副總裁楊松告訴新民晚報記者。
張守利透露,下一階段將大模型從勘察設計推廣到施工、運營維護的全產業鏈應用,並結合各環節的特性重構知識庫體系。
原標題:《28000條問答準確率超90%!多模態大模型也能用到鐵路勘察設計了》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