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1 13:13
BD為王的核心邏輯下,中國藥企BD交易總額近在上半年創出608億元的新高。然而,當BD預期已經釋放到極致,市場對於BD交易的敏鋭度則已經開始下降。
10月17日,5家國內藥企同時宣佈達成出海授權,總金額達數十億美元,但股價卻是高開低走。10月22日,信達生物達成114億美元大單,同樣難擋股價下跌。從這不難看出,見慣了大手筆BD交易的投資者們,似乎很難再獲得超預期體驗了。因此我們曾做出判斷,投資者對創新葯企的價值判斷或將回歸基本面,亦更加關注藥企的商業化能力。
尤其是作為第二大疾病市場的自免領域,不少國內藥企都已經走上商業化之路,極有可能率先出現預期拐點。與腫瘤賽道基本座次已定不同,中國自免王者的競爭剛剛開始,各家藥企都在憑藉不同的優勢和策略在各自的賽道上疾馳。
眼下,自免王者的寶座,仍在虛位以待。隨着各家企業核心產品商業化持續推進,中國自免領域的格局將逐漸清晰。
提到自免藥物,絕對繞不開「NewCo之王」康諾亞。
成立於2016年的康諾亞雖然年輕,但已經在國內自免領域率先跑出來。2024年9月,康諾亞的核心產品司普奇拜單抗成功獲批上市,用於治療成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這是國內首個、全球第二個獲批上市的IL-4Rα單抗,對標的正是賽諾菲的「藥王」級產品度普利尤單抗。
圖:康諾亞自免管線一覽,來源:公司公告
不過,特應性皮炎治療手段多樣,競爭已成紅海之勢。康諾亞的精明之處在於,提前瞄準相對藍海的鼻科領域進行了佈局,與度普利尤單抗形成差異化競爭。2024年12月,司普奇拜單抗獲批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成為目前國內首個、全球唯二獲批這一適應症的;2025年1月,又全球首個拿下了季節性過敏性鼻炎適應症,在鼻科領域建立了堅固的護城河。
適應症的不斷擴展,讓司普奇拜單抗的銷售額獲得了不錯的增長。2025年上半年,康諾亞營收約5億元,同比增長812%。做出主要貢獻的就是司普奇拜單抗。
未來,司普奇拜單抗還有青少年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結節性癢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更多預期中的適應症,想象空間還是很充足的。但IL-4R單抗的內卷也值得注意,康乃德的、康方生物的同靶點產品上市在即,此外還有十幾款在研產品蓄勢待發,留給康諾亞的時間並不充裕。
這樣的情況下,能否通過今年的醫保談判,進一步加速產品放量,提前在激烈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對康諾亞來説至關重要。
三生國健是國內自免市場的元老級玩家。早在2005年,三生國健就推出了TNF-α的重磅產品益普賽,比輝瑞原研的「依那西普」還早五年在國內獲批上市。2019年,益賽普創下了11.44億元的銷售巔峰,可以説是國內最早的自免大藥。
可隨着TNF-α靶點競爭對手的增多,尤其是修美樂、類克等海外競爭對手在2019年被納入醫保目錄,益賽普開始銷售遇冷。2020年,益賽普收入迅速斷崖式下降至6.16億元。
危難之中,三生國健在2023年決定「ALL IN」自免,並將所有腫瘤管線剝離。目前,公司共有正在16條自免管線,包括IL-17A、IL-5、IL4Rα 、IL-1β等多個熱門靶點。從覆蓋面上來看,算得上是自免領域佈局最全面的企業之一。
圖:三生國健管線一覽,來源:公司公告
這其中,研發進度最快的是IL-17A單抗608,上市申請已經獲得受理。諾華的全球首款IL-17A單抗司庫奇尤單抗,2024年銷售額高達61.41億美元,這無疑是競逐自免藥王的又一潛力靶點。此外,IL-1β單抗613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適應症,也已獲得受理。從全力梭哈自免的行動,不難看出三生國健重奪自免市場領導地位的決心。
不過,三生國健的進度顯然沒跟上野心,目前國內已有6款IL-17A獲批上市,賽道儼然成為「內卷修羅場」。作為后來者,三生國健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方能突圍。
總體而言,雖然三生國健在藥物研發進度上稍顯落后,但憑藉全面的管線佈局和深厚的渠道積累,這位自免老兵依然有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榮昌生物本是以ADC藥物聞名的創新葯企,如今卻靠着泰它西普在自免領域做的風生水起。
早在2021年3月,榮昌生物的泰它西普就在中國獲附條件批准上市,用於治療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當年銷售額達到4730萬元。2022年,泰它西普降價68.34%進入醫保,成功以價換量。
此后,榮昌生物也在持續努力拓展后續適應症。2024年7月,泰它西普拿下了類風濕關節炎這一適應症。今年上半年又獲批了重症肌無力這一大適應症。
圖:榮昌生物自免管線一覽,來源:公司公告
這雖然是罕見病,但實際上患者數量不算少。重症肌無力全球患者超過70 萬人,其中僅在國內就約有20萬存量患者,對應的市場規模也相當可觀,可國內獲批藥物相對較少。這也推動了泰它西普持續放量。據摩熵醫藥數據庫顯示,泰它西普2025年上半年全終端醫院銷售額就已突破了4.2億元,較去年增長了88.92%。
今年8月13日,榮昌生物治療乾燥綜合徵的三期臨牀也成功達到主要終點。9月28日,泰它西普用於治療具IgA腎病成人患者的適應症也擬納入優先審評品種,上市進程有望加速。
在出海方面,泰它西普也終於迎來了關鍵里程碑。今年6月,榮昌生物與Vor Biopharma達成總金額高達42.3億美元BD,泰它西普成功出海。雖然市場對這筆BD存在爭議,但企業宏觀層面確實持續向好。
雲頂新耀在自免領域的突破來得迅速而猛烈。
2023年11月,耐賦康通過優先審評程序成功獲批,成為第一款被中國藥監局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的非腫瘤藥物,用於治療IgA腎病。據估計,我國IgA腎病患者超過百萬,每年新增確診病例超過10萬例。
沒進醫保前,耐賦康7個月收入就已經累計達到3.53億元收入,撐起了雲頂新耀營收的半邊天。2025年正式進入醫保后,耐賦康通過以價換量,上半年銷售收入達到3.03億元,同比增長81%,一度脱銷。8月,在擴產補充申請獲批后,耐賦康單月銷售收入達5.2億元。
耐賦康之后,雲頂新耀另一潛力自免產品艾曲莫德已進入「上市倒計時」。去年12月,其用於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UC)的適應症國內上市申請獲得受理,預計2026年上半年有望獲批上市。
圖:雲頂新耀管線一覽,來源:公司公告
10月21日公司發展戰略交流會上,雲頂新耀表示,在未來6到12個月內,將成功引進至少3款「耐賦康級別」的重磅產品。
公司預計,計劃引進產品的國內潛在銷售峰值將超100億元,疊加現有產品管線,整體產品矩陣的國內銷售峰值將突破200億元。
憑藉艾加莫德這一重磅單品,再鼎醫藥迅速在自免領域崛起。艾加莫德是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FcRn拮抗劑,已在海外獲批用於治療重症肌無力、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去年,艾加莫德海外收入 22 億美元,同比增長 83%,成功晉級自免領域重磅炸彈。
在國內,艾加莫德於2023年6月獲批上市,用於治療重症肌無力。該藥銷售額也在逐季度快速放量,2024其國內銷售額約9360萬美元,增速高達 835%。今年4月,艾加莫德預皮下注射劑型成功獲FDA批准。在國內,再鼎預計將在2025年遞交工藝變更申請。獲批之后,艾加莫德將有3種給藥方式。
除了已獲批的重症肌無力和CIDP適應症,艾加莫德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適應症拓展正穩步推進。目前,眼肌型重症肌無力、乾燥綜合徵、甲狀腺眼病、肌炎等適應症已在全球範圍內進入臨牀III期或關鍵性臨牀階段。
圖:再鼎醫藥自免管線一覽,來源:公司官網
同時,再鼎仍然在拓寬自免產品線。今年1月10日,再鼎醫藥從福泰製藥手里引進了一款BAFF/APRIL雙重拮抗劑Povetacicept,瞄準的是IgA腎病領域。此外,再鼎醫藥還自研一款IL-13/IL-31R雙抗ZL-1503,處於臨牀前階段,瞄準的是中重度特應性皮炎。
2023年6月,智翔金泰在科創板上市時被稱為「三無公司」,無產品上市、無主營業務收入、無利潤。然而短短兩年間,這家公司卻已在自身免疫領域嶄露頭角。
去年8月,智翔金泰首款產品IL-17A靶向藥賽立奇單抗獲批上市,用於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不過,這一適應症國內已有眾多治療銀屑病適應症的生物製品上市,涵蓋 TNF-α、IL12/23 和 IL-17等靶點,且大部分藥品都已經進入醫保,競爭激烈。
同時,針對IL-17A靶點也相當內卷。賽立奇單抗上市當天,恆瑞醫藥的同靶點產品一同獲批上市,都宣稱自己是國產首款。此外,國內還有超30款IL-17A抑制劑進入臨牀,其中康方生物、三生國健的產品已申報上市。2024年智翔金泰營收3006.95萬元,幾乎全部來自賽立奇單抗。
今年1月,賽立奇單抗又拿下了強直性脊柱炎這一適應症。兩大適應症的加持下,智翔金泰上半年收入4539.18萬元。這一數字不算驚人,但對於一款尚未進入醫保的產品而言,已屬不易。后續,賽立奇單抗的主要增量還要看今年是否能進入醫保談判目錄。
圖:智翔金泰管線一覽,來源:公司公告
在智翔金泰的管線中,儲備的自免產品也不少。目前,公司針對IL-4Rα、IFNAR1、TSLP、IL-15等多個自免靶點進行了佈局,覆蓋系統性紅斑狼瘡、特應性皮炎、白癜風等多個適應症。其中,進度最快的是IL-4RA泰利奇拜單抗,其註上市申請已經獲得受理。
隨着核心產品的持續放量和豐富管線的逐步推進,這家曾經備受質疑的公司,未來也或許有望中國自免領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本文系基於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醫曜」,作者:陳晨,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