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電話會總結 | Quanta(PWR)2025財年Q3業績電話會核心要點

2025-10-31 12:04

編者按:聚焦公司高管觀點與展望,深挖業績背后的信息,助力投資者把握先機。

業績回顧

• 根據Quanta Services 2025財年第三季度業績會實錄,以下是財務業績回顧摘要: ## 1. 財務業績 **第三季度核心財務數據:** - **營收**:76億美元 -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淨利潤**:3.39億美元,合每股攤薄收益2.24美元 - **調整后攤薄每股收益**:3.33美元(非GAAP指標) - **調整后EBITDA**:8.58億美元(非GAAP指標) - **自由現金流**:4.38億美元 **全年業績表現:** - 公司上調全年營收預期至278-282億美元區間 - 上調全年自由現金流預期至15億美元(中位數) ## 2. 財務指標變化 **同比增長情況:** - 營收實現雙位數增長(相比去年同期) - 調整后EBITDA實現雙位數增長(相比去年同期) - 調整后每股收益實現雙位數增長(相比去年同期) - 員工總數同比增加約6,000人(通過收購實現) **其他財務亮點:** - 在崗訂單達到創紀錄的392億美元 - 完成15億美元債券發行進行資本重組,利率較2024年發行低約40個基點 - 第三季度自由現金流表現強勁,推動全年現金流預期上調 **業務結構穩定性:** - 約80%的業務仍為基礎層面的經常性服務,即使在大型項目增加的情況下仍保持穩定

業績指引與展望

• **2025年全年營收指引上調**:將全年營收預期上調至278-282億美元區間,基於持續的訂單增長勢頭和第三季度強勁的營收增長表現。

• **2025年全年自由現金流指引上調**:將全年自由現金流預期上調至15億美元(中位數),得益於連續季度健康的自由現金流表現,第三季度實現4.38億美元自由現金流。

• **2026年調整后每股收益增長預期**:管理層預計2026年將實現另一年的雙位數調整后每股收益增長,延續強勁的盈利增長軌跡。

• **長期盈利增長指引**:管理層提供五年期增長指引,預計調整后每股收益年化增長率將保持在10-15%的中位數水平。

• **訂單積壓創歷史新高**:訂單積壓達到392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主要由電力業務需求加速和平臺擴張推動,為未來多年收入增長提供支撐。

• **NiSource合資項目收入確認時間表**:該30億美元項目的收入確認主要在獲得空氣許可證后開始,預計2027-2028年將有重大貢獻,2026年不會有實質性收入貢獻。

• **項目利潤率水平**:新宣佈的發電平臺項目利潤率與現有電力業務板塊持平或更優,顯示良好的盈利能力。

• **基礎業務穩定性維持**:儘管大型項目增加,約80%的業務仍保持基礎層面的經常性服務特徵,為業績穩定性提供保障。

• **資本結構優化**:完成15億美元債券發行進行資本重組,利率較2024年發行降低約40個基點,反映信用評級上調和盈利前景穩定性。

• **管道業務保守預期**:2026年管道業務預期維持在5億美元左右,公司將保持選擇性接單策略以控制風險和業績波動性。

分業務和產品線業績表現

• 電力基礎設施業務占主導地位,約80%為基礎性經常性服務業務,包括輸電線路建設、變電站工程和地下基礎設施,其中高壓輸電業務(如765千伏項目)正在積極討論但尚未納入訂單儲備

• 新推出的"全方位解決方案"發電平臺,通過與Zachry公司50-50合資的方式進入聯合循環燃氣輪機發電站建設領域,首個項目為NiSource的約3吉瓦發電容量項目,預計2027-2028年貢獻主要收入

• 可再生能源和儲能業務持續增長,太陽能和儲能訂單儲備大幅增加,主要受益於有限開工通知轉為全面開工通知的項目推進

• 數據中心相關業務快速擴張,通過收購Cupertino等公司加強機電工程能力,可提供從基礎建設到機架安裝的全套數據中心建設服務

• 機械工程業務通過收購Dynamic Systems得到強化,在德克薩斯州等地區需求旺盛,公司正考慮進一步擴大機械建設收購

• 管道業務保持謹慎態度,預計2026年收入約5億美元,公司將保持選擇性承接項目以控制風險和收入波動性

市場/行業競爭格局

• Quanta在電力基礎設施領域具有顯著競爭優勢,擁有68,170名技術工人的龐大隊伍,通過收購年增長約6,000名員工,在技術工人稀缺的市場環境下形成了明顯的人力資源壁壘,特別是在內線電工等稀缺工種方面建立了競爭護城河。

• 公司通過"全解決方案"模式實現差異化競爭,將技術工人、工程技術、項目管理和供應鏈能力整合,提供從設計到施工的一體化服務,與傳統承包商形成明顯區別,在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中建立了獨特的市場地位。

• 在發電業務領域,Quanta與Zachry公司建立50-50合資企業,雙方合計擁有14吉瓦發電建設經驗(Quanta 8吉瓦,Zachry 6吉瓦),通過戰略合作而非直接競爭的方式進入聯合循環燃氣輪機市場,體現了行業內通過合作分散風險的競爭策略。

• 公司在可再生能源和儲能領域保持強勁競爭地位,管理層表示該業務"沒有放緩",通過從有限開工通知(LNTP)轉為全面開工通知(FNTP)實現訂單增長,在快速增長的清潔能源市場中佔據有利地位。

• 面對數據中心等新興大負荷客户需求,Quanta具備從基礎建設到機架安裝的全流程服務能力,在公用事業、發電、技術和大負荷工業客户融合的市場趨勢中,公司的綜合解決方案能力成為關鍵競爭優勢。

• 在高壓輸電領域,特別是765千伏輸電線路建設方面,公司與AEP等大型客户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通過投資變壓器設施等方式提升技術能力,在技術門檻較高的超高壓輸電市場中建立競爭地位。

• 公司採取選擇性競爭策略,在管道建設等風險較高的業務領域保持謹慎態度,強調風險管控而非市場份額最大化,體現了成熟的競爭策略和對長期盈利能力的重視。

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 根據Quanta業績會實錄,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和挑戰如下:

• 大型項目執行風險:公司在擴展總解決方案發電平臺時面臨執行風險,特別是在聯合循環燃氣輪機等大型項目上,管理層強調"我們不會在這些大型項目上承擔風險",需要通過合作結構來降低風險敞口。

• 技能工人短缺:在某些工種特別是室內電工方面存在人才稀缺問題,這可能限制公司的增長能力,公司正通過收購和培訓項目來解決這一挑戰。

• 天氣和材料風險:在大直徑管道等項目中面臨天氣風險和材料風險,這些因素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項目執行和盈利能力。

• 電費可負擔性壓力:隨着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增加,公用事業客户面臨費率上漲壓力,可能影響未來項目的監管批准和資金支持。

• 核電項目風險控制:在覈電覆興趨勢中,公司明確表示不願承擔核電圍欄內的風險,限制了在該領域的參與程度。

• 管道業務的周期性和監管挑戰:天然氣管道項目仍面臨州級許可困難,且業務具有波動性,公司選擇保持謹慎態度以維持穩定的盈利增長。

• 大型項目合同結構複雜性:需要在項目規模擴大的同時保持風險可控,要求更復雜的合作和去風險化合同結構。

• 勞動力資源配置挑戰:隨着項目規模和複雜性增加,需要在不同業務線間靈活調配68,000多名員工,確保資源優化配置。

公司高管評論

• 根據Quanta業績會實錄,以下是公司高管發言、情緒判斷及口吻的摘要:

• **Duke Austin(總裁兼CEO)**:發言積極自信,語調堅定。強調公司實現了"又一個強勁業績季度",多次使用"record"(創紀錄)、"great"(很棒)、"fantastic"(極好的)等積極詞匯。對公司未來發展表現出強烈信心,明確表示"我們預計將實現創紀錄的積壓訂單和2026年調整后每股收益的又一年兩位數增長"。在討論風險管理時態度謹慎但堅決,強調"我們不會在這些大型項目上承擔風險"。對於新的發電平臺業務擴張表現出戰略性樂觀,認為這是"絕佳機會"。

• **Jayshree S. Desai(首席財務官)**:發言專業穩健,語調平和但積極。重點強調財務指標的改善,包括"提高全年收入預期"和"提高全年自由現金流預期"。對公司財務狀況表現出滿意,特別提到債券發行利率比2024年低約40個基點,體現了對公司信用評級提升的認可。對未來增長前景持樂觀態度,表示"這些動態讓我們對未來幾年推動持續收入和盈利增長的能力充滿信心"。

• **Kip A. Rupp(投資者關係副總裁)**:發言簡潔專業,主要負責會議流程介紹和風險提示,語調中性但友好。在開場和結束時表現出對投資者參與的感謝和歡迎態度。 總體而言,管理層展現出高度的信心和積極的前瞻性,對公司當前業績和未來發展機遇都持非常樂觀的態度。

分析師提問&高管回答

• 基於Quanta Services業績會實錄,以下是分析師情緒摘要: ## Analyst Sentiment摘要 ### 1. 高壓輸電業務前景 **分析師提問**:Steve Fleishman詢問AEP高壓輸電合作伙伴關係以及765千伏輸電項目在積壓訂單中的佔比情況。 **管理層回答**:CEO Austin確認與AEP有長期合作關係,正在就能力建設進行協作,但目前765千伏項目尚未納入積壓訂單,公司正謹慎推進以確保正確執行。 ### 2. 大型項目執行風險管控 **分析師提問**:Andy Kaplowitz關注新發電平臺大型項目的執行風險,擔心歷史上發電業務表現的波動性。 **管理層回答**:Austin強調公司不會在此類項目上承擔風險,與客户採用協作模式,通過與Zachry的合資降低雙方風險,為終端用户和納税人提供合理成本。 ### 3. 業務戰略平衡 **分析師提問**:Stephen Fisher詢問公司在基礎循環服務與大型離散EPC項目之間的戰略平衡。 **管理層回答**:Austin表示約80%業務仍為基礎業務,預期將在此基礎上疊加大型項目,積壓訂單將持續增長數十年,為長期增長提供支撐。 ### 4. 數據中心業務擴展 **分析師提問**:Julien Dumoulin-Smith詢問公司在數據中心內部建設方面的擴展計劃。 **管理層回答**:Austin表示公司具備從基礎建設到機架的全套數據中心建設能力,包括MEP系統,能夠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 5. 合資模式戰略意圖 **分析師提問**:Jamie Cook質疑合資模式是否為試水發電業務,未來是否考慮收購以實現完全自主能力。 **管理層回答**:Austin解釋這是響應客户需求的擴展服務,選擇與Zachry合作是基於風險管控和互補優勢,將保持選擇性而非大規模擴張。 ### 6. 天然氣管道業務機會 **分析師提問**:Nick Amicucci詢問天然氣需求增長背景下管道基礎設施建設機會。 **管理層回答**:Austin表示每天都有管道項目討論,但2026年預期僅5億美元規模,公司將保持選擇性,專注於可去風險化的項目。 ### 7. 可再生能源積壓訂單增長 **分析師提問**:Ameet Thakkar詢問太陽能和儲能積壓訂單顯著增長的驅動因素。 **管理層回答**:Austin表示主要是LNTP轉為FNTP的正常進程,可再生能源和電池儲能是最快的發電解決方案,市場需求強勁。 ### 8. 利潤率和財務表現 **分析師提問**:Justin Hauke關注合資項目的利潤率水平以及與傳統電網業務的比較。 **管理層回答**:Austin確認新業務利潤率與現有業務持平或更好,項目將在2027-2028年貢獻主要收入。 ### 9. 核電業務參與度 **分析師提問**:Alex Rygiel詢問公司在覈電覆興中的參與機會。 **管理層回答**:Austin明確表示只要不進入核設施圍欄內部,公司願意參與周邊業務,但不會承擔核反應堆相關風險。 ### 10. 監管環境和資費壓力 **分析師提問**:Laura Maher詢問公用事業公司是否面臨輸配電增長資金的監管阻力。 **管理層回答**:Austin承認某些地區存在可負擔性問題,但大多數監管機構支持對納税人有利的基礎設施投資,現代化電網對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總體分析師情緒**:分析師普遍對公司業務前景持樂觀態度,重點關注風險管控、戰略執行和長期增長潛力,對公司進入發電業務和擴大解決方案平臺表示認可。

點擊進入財報站,查看更多內容>>

此內容由AI大模型工具「華盛天璣」生成,並由華盛內容團隊編輯審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