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誰會是下任美聯儲主席?

2025-10-31 11:46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宏觀fans哲;作者:蘆哲 張佳煒 韋禕

核心觀點

核心觀點:美國財長貝森特在首輪面試后,敲定的5位美聯儲主席候選人既包含具有美聯儲理事任職經歷的「聯儲派」,也包含在政府經濟政策部門任職的「白宮派」,同時還有以華爾街經歷為主的「市場派」。而對特朗普而言,「忠誠」將是其考量提名人選的關鍵要求——特朗普希望新美聯儲主席能夠落地其低利率的訴求。同時,爲了避免重蹈任命鮑威爾的「覆轍」,確保候選人正式就任后仍能夠維持鴿派立場,特朗普需要尋找既能讓他信任、又在政治上對其握有一定製衡手段的人選。結合現有信息來看,自首任任期便在特朗普政府內閣中擔任經濟顧問的哈賽特目前是最有力的競爭人選。向前看,12月貝森特提交給特朗普的「最終名單」出爐和特朗普確定最后的提名人選將是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市場或將開始交易新美聯儲主席的就任預期,預計屆時短端美債利率或因此下行,長債利率高位震盪,黃金價格或因更低的美元利率,更差的美元信用而再創新高。

候選人範圍:貝森特提交的候選人名單中,從經歷上來看既包含具有美聯儲理事任職經歷的「聯儲派」,也包含在政府經濟政策部門任職的「白宮派」,同時還有以華爾街經歷為主的「市場派」。具體來看,五位候選人分別為現任美聯儲理事沃勒、鮑曼,前任美聯儲理事沃什,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賽特和貝萊德全球固收高管里德。五位候選人均在貨幣立場上持鴿派立場,對未來降息表現出積極態度

特朗普將如何抉擇特朗普對新任美聯儲主席的要求可以簡單概括為兩個字——忠誠。特朗普希望提名的新主席能夠落地其低利率的訴求。而為避免重蹈任命鮑威爾的「覆轍」,確保候選人在正式就任后仍能「聽命」於自己,特朗普需要尋找既能讓他信任、又在政治上對其握有一定製衡手段的人選,例如,若特朗普握有候選人的「政治把柄」,則其可以通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參考特朗普以涉嫌在抵押貸款申請中存在欺詐行為為由罷免美聯儲理事庫克),在候選人就任后對其形成政治壓力,以避免其轉換政策立場。結合現有信息判斷,哈賽特在特朗普首任任期內便作為顧問參與減税法案(TCJA)和「美國製造」等政策理念的設計,其對特朗普經濟理念的熟悉和認可程度使得其相較其他候選人更具優勢,而其在本屆政府中依舊擔任重要經濟政策制定的職務也從側面反映了特朗普對其本人在政治層面上的信賴。同時哈賽特作為候選人中唯一在政府任職的「白宮系」代表,也被認為在政治上更易協調財政與貨幣政策,能夠與特朗普合作良好並執行其「降息」理念。因此我們認為哈賽特目前是最有力的美聯儲主席競爭者。

市場啟示:向前看,12月貝森特提交給特朗普的「最終名單」出爐和特朗普確定最后的提名人選將是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屆時市場或將開始交易新美聯儲主席的就任預期。對市場而言,更寬松的貨幣政策預期將帶來更低的短端美債利率。但更差的美元信用將推高長端美債期限溢價,最終導致長債利率高位震盪。而更低的美元利率、更差的美元信用將給美元施加更多貶值壓力,並助力黃金繼續創新高

風險提示:美國黨派政治矛盾激化;美聯儲主席候選人抵制特朗普的行政命令;共和黨中期選舉失利。    

內容目錄

1. 「決賽圈」的五位美聯儲主席候選人

2. 特朗普將如何選擇美聯儲主席?

3. 市場將如何交易新任美聯儲主席?

4. 風險提示

根據CNBC等多家媒體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已經完成對下屆美聯儲主席候選人的首輪面試,新美聯儲主席的角逐已經進入「決賽圈」。那麼,進入「決賽圈」的候選人都有誰?美聯儲主席之位最終將「花落誰家」?我們又應如何交易美聯儲的換帥?

1.   「決賽圈」的五位美聯儲主席候選人

相較最初提交的11人名單,貝森特在經過一輪面試后已將候選人名單縮減至5人。按照背景,我們可將這5人分成有美聯儲理事任職經歷的「聯儲派」、有政府行政部門任職經歷的「白宮派」和以華爾街經歷為主的「市場派」三類:

美聯儲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沃勒於2020年由特朗普提名為美聯儲理事。2021年以來,沃勒對美國經濟與美聯儲政策判斷上都具有極強的前瞻性與準確性。沃勒早在2021年10日的演講中就表達過對通脹非暫時且存上行風險的擔憂,2024年初市場預期美聯儲全年或降息6次以上時,沃勒表示應對降息保持耐心謹慎的態度。今年以來,沃勒則是最早呼籲開啟降息的委員之一。2025年6月1日沃勒便表示關税對通脹的影響是一次性的,支持在勞務市場維持韌性時就可降息。2025年7月17日,沃勒認為關税對通脹的影響是一次性的,但就業下行的風險在增大,並表達了希望在7月31日FOMC會議上降息的明確觀點,隨后其在7月FOMC不降息的決議上投下了反對票。雖然沃勒對增長、通脹、貨幣政策的判斷具有極高的勝率,但其在特朗普上臺前鷹派、特朗普上臺后鴿派的行為一度被市場認為是在給特朗普「獻殷勤」,以求特朗普提名其為美聯儲主席。

美聯儲監管事務副主席鮑曼(Michelle Bowman):鮑曼於今年6月被提名為美聯儲監管事務副主席,其與沃勒均被視作當前美聯儲內部最為鴿派的幾位官員之一。鮑曼與沃勒在通脹和就業的觀點相似,兩人均認為關税對通脹的影響為「一次性的」,且美國勞動力市場存在走弱跡象。但在降息節奏上,鮑曼相較於沃勒更為「激進」,她表示需要更加果斷的降息以緩解當前勞動力市場存在的風險,9月降息25個基點只是「第一步」。此外相較沃勒對未來利率路徑的謹慎態度,鮑曼則明確表示預期今年仍有2次降息,與當前市場普遍預期一致。

前任美聯儲理事沃什(Kevin Warsh):除了美聯儲前理事這一身份外,沃什也曾於小布什政府執政期擔任總統經濟政策特別助理及國家經濟委員會執行祕書,具有豐富的政策經驗。與沃勒和鮑曼這兩位現任美聯儲官員不同的是,相較於利率工具,沃什更加關注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他認為美聯儲長期維持大規模的資產負債表使得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邊界變得模糊,當前超額儲備體系與鉅額資產持有造成貨幣市場利率黏性,削弱了政策利率傳導。因此沃什主張美聯儲應主動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並公佈削減目標,供市場預期參考。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賽特(Kevin Hassett):作為共和黨人,哈賽特早在特朗普首屆任期內便擔任過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他認為當前AI驅動的生產率上升是真實存在的,這種供給端的改善將緩和通脹壓力;此外哈賽特表示當前美國就業數據「非常不可靠」,並對BLS的數據準確性表示擔憂。作為特朗普協調和制定經濟政策的「左膀右臂」,哈賽特被認為是最具政治傾向的美聯儲主席候選人。但在面對同樣政治色彩濃厚的美聯儲理事米蘭(Stephen Miran)要求9月降息50個基點的提議時,哈賽特卻表現的更加謹慎。他表示降息25個基點是比較廣泛的共識,這是朝着更低利率邁出的正確第一步,同樣未來也應繼續觀察數據變化並穩健地進行利率調整。

貝萊德固定收益全球首席投資官里德(Rick Rieder):里德自2009年起進入貝萊德后便長期負責固定收益和全球資產配置業務。作為五位候選人中唯一沒有在公共部門擔任過政策制定相關職務的「市場派代表」,其對貨幣政策的觀點更多從市場效應出發。例如,面對當前就業疲軟與經濟放緩風險加大的宏觀環境,里德明確主張降息50個基點以提振市場信心,並稱降息25個基點根本無關緊要(does not amount to a hill of beans)。同時,里德還主張取消點陣圖預測,認為過度前瞻性的指引可能削弱政策的「驚喜效應」與靈活度。此外,里德還批評了當前高利率環境對低收入羣體的負面影響,強調貨幣政策對房貸和信貸負擔等現實經濟問題的影響。

2.   特朗普將如何選擇美聯儲主席?

特朗普對新任美聯儲主席的要求可以簡單概括為兩個字——忠誠。特朗普希望提名的候選人能夠落地其低利率的訴求,「不會選擇不願意降息的候選人」,這從特朗普對鮑威爾一直不按其意願降息的頻繁批判和新任美聯儲理事米蘭在降息上的激進的做法中都可見一斑。不過有趣的是,在「是否聽命於特朗普」這一問題上,五位候選人都在公開場合選擇維護美聯儲獨立性,政治色彩最重、也是博彩網站上提名預期最高的哈賽特更是在9月7日接受CBS採訪時明確表示:「美聯儲貨幣政策應該100%獨立,不受任何政治因素的干擾,包括特朗普總統本人」。

為什麼會出現候選人都在公開發言中維護美聯儲獨立性這一現象?流程上,在特朗普提名最終候選人后,參議院的銀行、住房與城市事務委員會將會對提名人進行初審,通過后參議院將舉行聽證會,質詢候選人,最后再由全體參議員投票通過提名。由於《聯邦儲備法》等現有法規在制度層面上要求保障美聯儲的高度獨立性(詳見報告《特朗普干預美聯儲獨立性的三個途徑》),因此若候選人在現階段便表現出對總統這一行政權力的過度「依附」,則很可能在參議院質詢環節中被認定為「不稱職」,從而被否決主席提名。例如,此前由特朗普提名的新美聯儲理事米蘭在參議院聽證會上便遭受獨立性的質疑。儘管他在聽證會上明確表示「貨幣政策獨立性至關重要」,且自己「不是特朗普的傀儡」,但從米蘭在就任后一系列極其激進的降息主張來看,其在「獨立」與「忠誠」之間仍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

既然候選人的獨立性言論對未來並不構成強制約束,那麼這是否意味着其當前對降息的支持態度也同樣對當選后的政策立場不具有約束力?答案顯然是肯定的。美聯儲主席候選人在就任后能否在貨幣政策上與自己保持一致,對特朗普而言也是需要關注的重點。事實上,特朗普對鮑威爾的不滿便源自於其就任前后的言行不一:在2017年11月被提名美聯儲主席之前,鮑威爾作為「温和的共和黨中間派」,在貨幣政策上主張漸進加息,在不破壞經濟復甦的前提下緩慢恢復利率正常化。但在2018年2月正式就任美聯儲新主席后,鮑威爾在貨幣政策上卻迅速轉鷹,年內累計加息4次。並且鮑威爾在2018年12月的FOMC會議上堅持繼續加息與縮表,表示政策正在「自動駕駛狀態下進行」,被市場視作對經濟放緩和流動性風險的漠視,直接導致了當年美股的「聖誕崩盤」。而在首任任期內將股市表現視作政績的特朗普對此十分不滿,聲稱任命鮑威爾為美聯儲主席是一個錯誤[2]。因此,為確保候選人在正式就任后仍能聽命自己,特朗普需要尋找既能讓他信任、又在政治上對其握有一定製衡手段的人選。例如,若特朗普握有候選人的「政治把柄」,則其可以通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參考特朗普以涉嫌在抵押貸款申請中存在欺詐行為為由罷免美聯儲理事庫克),在候選人就任后對其形成政治壓力,以避免其轉換政策立場

結合上述分析,特朗普最有可能選擇誰作為新任美聯儲主席呢?從背景上來看,哈賽特在特朗普首任任期內便作為顧問參與減税法案(TCJA)和「美國製造」等政策理念的設計,其對特朗普經濟理念的熟悉和認可程度使得其相較其他候選人更具優勢,而其在本屆政府中依舊擔任重要經濟政策制定的職務也從側面反映了特朗普對其本人在政治層面上的信賴。同時哈賽特作為候選人中唯一在政府任職的「白宮系」代表,也被認為在政治上更易協調財政與貨幣政策,能夠與特朗普合作良好並執行其「降息」理念。因此結合現有信息判斷,我們認為哈賽特目前是最有力的美聯儲主席競爭者

3.   市場將如何交易新任美聯儲主席?

從時間線上看,貝森特表示將對上述五位候選人進行第二輪面試,預計將在感恩節(11月27日)后提交一份再次篩選的名單給特朗普本人。而特朗普將在親自面試「最終名單」中的候選人后,在年底前做出最終決定,正式提名候選人。因此在市場策略上,12月美聯儲主席候選人最終名單出爐和特朗普確定最終人選將是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屆時市場或將開始交易新美聯儲主席的就任預期。我們認為,特朗普提名的新任美聯儲主席將在其降息訴求下落地超經濟所需、泰勒規則所指引的降息力度。這樣更寬松的貨幣政策將讓美國經濟從軟着陸走向擴張(詳見報告《技術帖:美聯儲是如何決策加息降息的?》)。對市場而言,更低的美元利率將壓低短期美債利率,但更差的美元信用將推高長端美債期限溢價,最終導致長債利率高位震盪。而更低的美元利率,更差的美元信用將給美元施加更多貶值壓力,並助力黃金繼續創新高。最后,重回擴張的美國經濟將拉動經濟總需求,推高美股與美銅等大宗商品。

4.   風險提示

美國黨派政治矛盾激化:美國大選期間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曾一度遇刺,在美國政治極化和兩黨矛盾激化背景下,美國國內動盪局面或進一步加劇;

美聯儲主席候選人抵制特朗普的行政命令:美聯儲主席候選人就任為保障聯儲獨立性,或拒絕特朗普的相關行政命令,從而減輕特朗普對貨幣政策的干預;

共和黨中期選舉失利:2026年中期選舉參議院換屆后,若共和黨失去參議院多數席位,則特朗普對美聯儲的政治影響力將有所減弱。


注:本文選自東吳證券《誰會是下任美聯儲主席》;

作者:蘆哲 S0600524110003、張佳煒 S0600524120013、韋禕 S0600525040002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