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靠AI,這家「代工廠」市值逼近茅臺

2025-10-31 07:52

原標題:靠AI,這家「代工廠」市值逼近茅臺

帶着富士康「代工廠」標籤的工業富聯,已成功搭上英偉達的概念列車,轉型為全球人工智能(AI)算力基礎設施的核心供應商

昔日被視為「代工廠」的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601138.SH,下稱「工業富聯」),如今正被資本市場重新定價。

10月29日,工業富聯的股價大漲9.20%,收於80.80元/股,創歷史新高,總市值超過1.60萬億元。10月30日,工業富聯一度漲超3%,觸及83.88元/股,再創歷史新高。截至收盤,工業富聯收於77.97元/股,總市值為1.55萬億元。

將時間拉回至四個月前,工業富聯的股價尚處於20.94元/股,總市值約為4100億元。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其總市值漲幅超過280%,成為本輪AI浪潮中市場矚目的焦點。

帶着富士康「代工廠」標籤的工業富聯,自2018年在A股上市以來,其業務已覆蓋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雲計算、工業互聯網與精密製造四大板塊。如今,該公司已成功搭上英偉達的概念列車,轉型為全球人工智能(AI)算力基礎設施的核心供應商。

這一轉型背后,是2025年全球雲廠商持續加碼AI算力投入的產業浪潮。亞馬遜、微軟、英偉達等巨頭紛紛擴建基礎設施,推動AI服務器需求激增。

工業富聯憑藉其積累逾20年的規模化智能製造能力,把握了這一波「AI服務器代工剛需」。該公司不僅是英偉達GB200等AI服務器產品的關鍵製造商。面向下一代架構的GB300產品也已具備量產條件,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逐步出貨。

在10月29日盤后發佈的三季報中,工業富聯進一步給出業績印證:第三季度歸母淨利潤達103.7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2.04%,其中,AI服務器及高速交換機成為推動業績高增的核心動力。

在資本市場的追逐中,工業富聯已逐步擺脫傳統「代工廠」的估值邏輯。在全球AI硬件供應鏈中不斷強化的參與深度、規模化交付能力與客户粘性,讓工業富聯被市場重新定義為「AI算力底座的關鍵承建者」。

01、三季度業績大增

受AI服務器市場持續擴張、新一代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用AI機櫃產品規模化交付及AI算力需求強勁拉動等原因,工業富聯三季度業績表現亮眼。

工業富聯10月29日發佈的三季報顯示,該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6039.31億元,同比增長38.40%;歸母淨利潤為224.87億元,同比增長48.52%;扣非歸母淨利潤為216.57億元,同比增長46.99%;基本每股收益為1.13元。

從業務收入板塊來看,2025年前三季度,工業富聯雲計算業務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超過65%,第三季度單季同比增長超過75%,主要受益於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用AI機櫃產品的規模交付及AI算力需求的持續旺盛。特別是其雲服務商業務表現亮眼,該業務前三季度營業收入佔比達雲計算業務的70%,同比增長超過150%,第三季度單季同比增長逾2.1倍。其中,雲服務商GPU AI服務器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0%,第三季度單季環比增長逾90%、同比增長逾5倍。其通用服務器出貨亦保持穩健,整體雲計算業務營收結構持續優化。

2025年前三季度,從工業富聯的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業務來看,AI提振需求表現,相關業務成長強勁。其中,其精密機構件業務受AI智能終端新品推出帶動,客户換機需求上升,帶動業務持續增長。另外,在交換機方面,因AI需求持續放量,其交換機業務成長顯著,三季度單季同比增長100%,其中800G交換機三季度單季同比增長超27倍。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初至三季度末,工業富聯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為-41.41億元,較去年同報告期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減少82.92億元,同比較去年同期下降199.73%。

工業富聯表示,這主要源於AI服務器市場持續增長,客户需求強勁,公司備貨增加。

02、乘上AI算力東風

2025年,全球AI浪潮席捲而來,亞馬遜、微軟、英偉達等雲廠商開始瘋狂擴建AI算力基礎設施,AI算力投入持續火熱。隨着雲服務商持續推進AI算力佈局,AI服務器市場呈現持續增長態勢。

據TrendForce數據顯示,2025年AI服務器需求持續成長,且單位平均售價(ASP)貢獻較高,產值將達2,980億美元,佔整體服務器產值佔比提升至七成以上。

而工業富聯憑藉其積累了20年的智能製造能力,把握住了AI服務器的「代工剛需」,客户粘性持續增強。

目前,工業富聯與多家全球*客户深度合作,共同開發新一代AI服務器、液冷機櫃等關鍵技術,並提供客製化解決方案,產品已廣泛應用於高性能AI數據中心,為全球AI算力基礎設施提供強有力支撐。此外,工業富聯正在協同客户推進下一代產品的設計研發,在產業鏈覆蓋廣度與交付能力方面繼續保持行業*地位。

目前,工業富聯是英偉達GB200等核心AI服務器產品的重要製造商,其GB200系列已實現量產爬坡,良率持續改善,出貨量正逐季攀升。

GB300新品是英偉達AI芯片的升級系列,工業富聯表示,已收到部分大型雲服務商客户的明確出貨需求。GB300新品的推出有望進一步釋放公司營收與盈利的成長潛力。

除了在AI服務器領域深度綁定主流客户,工業富聯還協同客户共同開發新一代AI服務器、液冷機櫃等關鍵技術,並提供高度客製化的解決方案。其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全球高性能AI數據中心,為算力基礎設施提供堅實支撐。

工業富聯在高速交換機領域同樣增長迅猛。2025年上半年,其800G高速交換機營收較2024年全年增長近三倍,未來800G產品將與CPO(共封裝光學)、1.6T交換機等前沿技術共同驅動網絡業務增長。

工業富聯在與投資者交流中表示,該公司預期800G產品會是2025—2026年的出貨主力,有望成為交換機業務的核心增長引擎。同時,該公司與多家客户協同開發的CPO(共封裝光學)新一代ASIC及1.6T交換機也在推進當中,后續將逐步推向市場。

此外,在機器人領域,工業富聯已深度參與機器人的設計、開發和投資,當前相關產品已應用在該公司多個業務的自動化產線當中,包括其在簡報中提到的無人叉車、AMR、複合機器人、協作機械臂等,主要聚焦於工廠內部物流、人機協作生產、檢測與維修等應用場景。

03、誰在買入工業富聯?

在業績的高預期下,工業富聯正成為機構投資者在AI浪潮中的核心押注對象。

2025年公募基金三季報顯示,其持倉排名從二季度末的第157位飆升至第7位,不僅是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躍升幅度*的個股,也標誌着市場對其AI服務器龍頭地位的認可。

在這一輪調倉中,公募基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向AI算力板塊。5G通信ETF(515050)的前四大重倉股也全部指向這一方向,新易盛中際旭創立訊精密與工業富聯均位列公募前十。資金正從傳統板塊向以工業富聯為代表的AI算力硬科技龍頭集中。

中金企信表明,AI算力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隨着人工智能技術深入各行各業,大模型的發展以及各種應用的層出不窮,算力需求呈爆發式增長。科技巨頭將發力智能算力,加快萬卡算力集羣佈局。在應用導向下,我國各地增加智能算力生產以提升算力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適配水平,算力發展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

2025年10月28日,英偉達CEO黃仁勛在華盛頓GTC大會上宣佈:Rubin芯片2026年量產,Blackwell GPU出貨量將達2000萬塊,未來兩代平臺合計創造5000億美元銷售額。

北美算力需求持續旺盛,進一步確認了工業富聯海外算力需求持續性。

中金公司認為,工業富聯作為產業鏈核心供應商,一方面有望受益於需求的持續旺盛並憑藉強大實力保持龍頭份額,機櫃出貨量持續成長;另一方面隨着NV機櫃複雜度和集成度更高,公司單機櫃利潤有望進一步提升,迎來量價齊升,看好公司在海外算力浪潮中利潤加速釋放。

不過,工業富聯同時面臨客户集中度較高的風險。

工業富聯在2025年半年報中披露,工業富聯對前五名客户的營業收入合計數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相對較高,客户相對集中。若未來主要客户的需求下降、主要客户的市場份額降低或是競爭地位發生重大變動,或公司與主要客户的合作關係發生變化,公司將面臨主要客户訂單減少或流失等風險。進而直接影響公司生產經營,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