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1 06:49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聶無逸
當前,我國綠色金融發展態勢良好,取得顯著成效。「十四五」時期國內綠色貸款年均增速超20%。於10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綠色金融支持項目目錄(2025年版)》,為綠色金融發展進一步夯實制度基礎。
綠色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發展綠色金融是金融行業當前的戰略共識和統一行動。一段時間以來,相關部門積極發力,採取多種舉措做強綠色金融。央行通過設立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將綠色信貸納入宏觀審慎評估框架,引導金融機構為綠色低碳項目提供資金支持。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及時完善綠色金融標準和信息披露要求,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評價和激勵約束。政策性銀行為重要領域、重點區域和重大項目的綠色發展提供穩定的中長期資金支持。商業銀行做深做細做透綠色金融服務,為綠色發展提供充足金融資源,確保金融活水高效精準灌溉。證券行業發揮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開發各類綠色主題基金,持續構建可持續投資產品體系,引導更多資源向低碳環保領域集聚,支持實體經濟綠色轉型。
進一步做好綠色金融,要開發相關產品和服務,積極總結前期實踐經驗,不斷探索和運用創新發展的理念方法。要在傳統信貸基礎上着力深化和拓展綠色信貸,在有效管控風險的前提下簡化審批流程、提高服務效率,提供特色金融服務,支持企業低碳技術改造。證券機構要積極發行與承銷綠色債券,募集資金專項用於綠色項目。持續推動碳金融與環境權益業務,為控排企業提供碳配額質押貸款、碳資產託管及交易清算服務,幫助企業盤活碳資產。圍繞低碳服務積極開發衍生品,支持參與排污權、用能權、綠證等環境權益的交易結算,提供配套融資服務,助力環境權益市場化流通。
發展綠色金融,還要積極推動跨界協同與生態共建。地方各級政府和部門要積極落實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因地制宜制定相關政策,明確責任分工,加強橫向協同,推動政策落實落地。商業銀行應從單純提供信貸資金向組織構建綠色生態的綜合服務功能轉化,加強戰略引領,推動創新服務,抓好風險管理,實施生態聯動,引導各方資源向低碳領域聚集,探索自身業務轉型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雙贏模式。證券行業要積極發揮資源整合、價值發現與生態構建的多重功能,通過綠色融資服務為實體經濟注入低碳資本,引導社會資金流向可持續發展領域,通過基礎設施與標準建設優化市場環境。
責任編輯: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