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理論視界|積極構建產教融合新生態

2025-10-31 07:54

(來源:河北新聞網)

轉自:河北新聞網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有機銜接的重要舉措。《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提出,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作為傳統工業大省,河北正處於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尤為迫切。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新時代職業教育肩負的使命,不斷探索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有效路徑,積極構建產教融合新生態,有效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和水平。

打造多元辦學新模式。加強制度創新,優化與區域發展相協調、與產業佈局相銜接的職業教育佈局,推動人才培養鏈與產業鏈精準對接。強化校企合作,建立完善學分銀行制度和企業主導的課程認證體系,將人才培養全過程嵌入產業發展需求,把行業新標準與新技術等轉化為教學資源。鼓勵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與學校共建實踐中心和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幫助學生熟悉生產流程、技術規範和企業文化,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支持學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等打造產教融合共同體,匯聚產教資源,開展聯合培養,為行業提供穩定的人力資源。

構建多維驅動機制。要以實施「雙高計劃」為契機,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將與市場緊密相關的量化指標如區域服務能力、就業競爭力、目標達成度、技術適配度、畢業生滿意度等,納入職業院校專業評價體系,促使學校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實施職業學校教師學歷提升行動,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養和專業素質能力。建立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多方參與的協調機制,政府發揮監督與引導作用,行業提供技術規範與人才標準,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開發、教學評估,學校負責人才培養和教學創新。如此,將產業與專業、車間與課堂、生產與教學緊密相連,能更好實現產教深度融合。

積極推動數字賦能。數字技術的普及應用,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校企要強化合作,依託國家和省級資源庫、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等平臺,大力發展虛擬仿真實訓,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操作指導和即時反饋,有效鍛鍊學生實踐能力。企業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學校共同設計課程內容、開發教學案例,藉助大數據分析和在線平臺參與學生培養,形成「需求—供給—反饋」閉環。學校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引導學生強化技能報國意識,爭當大國工匠。

(□盧建蒙 作者單位:河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