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聯儲再降息,比特幣為何不漲反跌?

2025-10-31 01:48

美聯儲10月30日如期宣佈降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3.75%-4.00%,並計劃於12月正式結束量化緊縮(QT)。這標誌着美國正式從「暫停觀察」進入「新一輪寬松周期」。

然而,這本該開啟狂歡的時刻,加密市場卻表現出驚人的冷靜甚至悲觀。$比特幣 (BTC.CC)$不漲反跌,這種反常現象背后,是市場對鮑威爾「謹慎寬松」立場的不信任,也是對全球經濟增長擔憂的集中爆發。

政策解讀:美聯儲「鷹派降息」背后的兩難處境

表面上看,降息25個基點是不折不扣的寬松信號。

但深入分析美聯儲的決策邏輯,會發現這次降息背后隱藏着深深的憂慮。

美聯儲面臨的困境比表面看起來更為複雜。一方面,美國聯邦利息支出已接近歷史高位,利息支出佔政府收入的比重超過23%——意味着每收到1美元税收,就有0.23美元用於付利息。粗略估算,每降息100個基點,可以節省約3500億美元的年度利息支出。

另一方面,通脹壓力依然存在。美國8月核心PCE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9%,與7月持平,仍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這使得美聯儲在制定政策時不得不格外謹慎,避免過早開啟全面寬松周期引發通脹反彈。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發佈會上的表態充分體現了這種兩難境地。他明確表示,此次降息僅僅是「風險管理」舉措,並強調「無需迅速調整利率」。這種試圖平衡各方需求的「鷹派降息」,反而加劇了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擔憂。

市場反應:加密投資者為何不買賬?

降息本應提升市場流動性,為何加密市場反而下跌?這一反常現象背后有着深刻的市場邏輯。

最直接的原因是市場已提前消化降息預期。在美聯儲決議前,市場預期本次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高達99.9%。這種高度確定的預期使得降息消息公佈后,反而引發「買預期,賣事實」的經典行情。

與此同時,比特幣槓桿規模在美聯儲決議前已逼近400億美元大關。這種高槓杆環境意味着任何微小波動都可能被放大,導致價格劇烈震盪。當降息消息落地未能帶來超預期刺激時,高槓杆多單的平倉進一步加劇了下跌壓力。

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市場開始質疑美聯儲的降息空間。特朗普政府潛在的關税政策可能引發通脹上行風險,導致美聯儲對明年降息路徑持謹慎態度。這種「淺層降息周期」的預期,削弱了流動性大幅寬松的樂觀情緒。

加密貨幣主要經紀商FalconX研究主管David Lawant指出:「預計2025年降息步伐放緩並不完全令人意外,但對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風險資產造成了一定壓力。」

三大關鍵信號:揭示市場真實動向

拋開價格波動的表象,鏈上數據和市場指標正在釋放揭示市場真實動向的關鍵信號。

信號一:資金費率轉負,暗示階段性底部臨近

比特幣永續合約資金費率再次轉為負值,這意味着「做空成本上升、槓桿多頭更便宜」。歷史上,每次融資利率轉負后,市場都在數周內迎來階段性底部。這一指標顯示,儘管市場情緒悲觀,但反而可能是逆向佈局的良機。

信號二:鯨魚資金悄然吸籌,聰明錢悄然佈局

持有超過100BTC的地址數量創下歷史新高。鯨魚型資金在增倉,而散户在觀望,這往往是牛市啟動前的典型信號。大額持有者的堅定信心,為市場提供了重要支撐。

信號三:機構資金並未離場,只是在等待時機

比特幣現貨ETF自推出以來,已吸引數千億美元規模的機構資金。比特幣的現貨ETF總資產規模已經超過:1555億美金。ETF$資金連續5日淨流入 (IP000177.IP)$超20億美元,表明機構並未離場,而是在等待「確認信號」。

牛市是否還有下半場?

儘管短期走勢充滿挑戰,但多個指標表明,加密貨幣牛市的根基並未動搖。

從宏觀流動性角度看,市場預計美聯儲在12月再次降息的概率高達95.8%。這意味着流動性環境將持續改善,為風險資產提供支撐。歷史數據顯示,在美聯儲寬松周期中,加密貨幣往往能獲得超額收益——2020年降息周期中,比特幣從7,000美元飆升至28,000美元,漲幅達300%

從市場結構看,當前的調整有助於釋放高槓杆風險。回顧歷史,加密貨幣牛市中的深度調整並不罕見,2017年牛市期間,比特幣曾出現4次超過20% 的回調,但最終都創下新高。

分析師對后市依然保持樂觀。華爾街神算子Tom Lee預測,到今年年底,比特幣價格可能達到每枚20萬美元。華爾街投行伯恩斯坦的分析師也表示,比特幣在未來6至12個月內將達到15萬美元至20萬美元之間的周期峰值。

更值得注意的是,BTC與黃金之間的40天相關性現為負值,這具有歷史意義。回顧過往,當這種負相關出現時,比特幣往往迎來爆發式上漲:

  • 2023年10月下旬:從2.5萬美元飆到4.5萬

  • 2024年2月初:從4萬美元飆至7萬

  • 2024年11月初:從7萬飆至10萬

  • 2025年4月下旬:從8萬飆至12萬

當前相關性再次轉負,可能預示着新一輪上漲周期的開始。

分析師對比特幣年底價格目標的分歧也值得關注。看漲陣營預計比特幣在第四季度將有一波非常大的上漲,年底目標位看到15萬美元。而謹慎一方則指出,若比特幣無法重回115,000美元以上並保持在該水平,市場存在更深的下行風險。

普通投資者如何應對當前市場?

面對高度不確定的市場環境,投資者需要保持冷靜,採取理性策略。

降低槓桿率是生存的第一要務。加密貨幣市場近期的大幅波動導致大量高槓杆交易者爆倉,在不確定性加大的環境下,過高的槓桿無異於自殺行為。當前市場環境下,維持低槓桿或零槓桿是抵禦風險的最佳保障。

採取分批建倉策略,避免一次性重倉入場。市場在105,000美元以下提供了逐步建立倉位的良機。分層建倉、設置止損、保留流動性,纔是穿越周期的真正武器。

關注長期價值而非短期波動。除了貨幣政策因素外,企業對比特幣的儲備、以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持續需求,可能在未來幾周內推動比特幣價格上漲。真正的贏家,不是預測價格的人,而是能在波動中管理倉位、活下來的交易者。

美聯儲降息后加密市場的反常表現,與其説是利好出盡的退潮,不如説是下一次大漲前的洗牌。當市場情緒從「無腦樂觀」轉向「謹慎觀望」時,真正的牛市根基反而更加穩固。

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警告的美國經濟「心臟病發作」風險,恰恰反襯出比特幣作為非主權資產的價值。當傳統金融體系面臨債務惡性循環的困擾,去中心化金融的吸引力只會與日俱增。

歷史不會簡單重複,但總是押着相同的韻腳。或許在恐慌中拋售的投資者,不久后可能會發現自己倒在黎明前。

編輯/joryn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