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賽迪顧問報告:預計2025至2027年中國數字建築產業規模穩步增長

2025-10-30 22:50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 董道勇)近日,賽迪顧問發佈《2024-2025年中國數字建築產業發展研究年度報告》認為,2025至2027年中國數字建築產業規模穩步增長,將從620.4億元增至988.5億元。在此背景下,AI已滲透至設計生成、施工優化、成本管理、運維預測等建築全生命周期。行業大模型與工程知識庫的沉澱,使靜態模型升級為可進化的「智能體」,驅動效率提升與成本節約。此外,BIM也正通過技術自主化與生態協同加速建築業全鏈條重構,中國 BIM從「能用」向「好用」逐步跨越。

報告認為,BIM、雲計算、大數據、產業AI等技術的發展,為數字建築產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拓展了應用場景。未來,技術進步和應用拓展將助力中國數字建築產業持續向好,提升建築行業效率與質量,但產業需應對技術融合、數據安全等挑戰,把握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機遇,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報告分析認為,受益於工業軟件相關政策,規劃設計數字化產業規模嶄露頭角。規劃設計數字化軟件不僅滿足了傳統建築項目管理的需求,還向深度集成設計、模擬分析、項目協同等領域拓展,形成了覆蓋建築全生命周期的數字解決方案。未來,作為數字建築產業鏈的重要一環,規劃設計數字化產業的規模將顯著提升,為整個建築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堅實支撐。

報告認為,產業AI驅動建築建造施工數字化市場持續增長。源於技術、政策、需求三重紅利疊加,建造施工數字化整體規模持續擴張,且細分領域呈現「精細化管理與智慧化建造雙輪驅動,其他板塊創新突破」的特徵。精細化管理層面,作為行業數字化「基礎盤」,規模增速穩健,未來將向「全場景數據協同」「AI決策閉環」深化,成為建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支撐。而在智慧化建造層面,報告認為,作為行業數字化「增長極」,規模增速領先,未來將向「無人化施工」「AI+建築機器人」等前沿領域拓展,重塑施工生產模式。其他板塊中,「AI+建築安全」「AI+建築運維」等細分賽道將逐步延伸,挖掘市場新藍海。

報告認為,2024-2025年數字應用業務發展各有千秋。例如,廣聯達提出「用產業AI打造‘好房子’的建築行業發展新模式」,並提煉出「三高」成功關鍵:高質量數據、高可靠模型、高價值場景。即以「BIM+IoT數據融合」為核心形成高質量數據;以「行業大模型+工程軟件」深度融合模式提高模型落地應用可靠度;聚焦「設計一體化、成本精細化、施工精細化」打造高價值場景。三者協同,推動產業AI在崗位、項目、企業及行業管理四個層級全面落地,形成系統性應用閉環。

報告分析,中國BIM軟件已涌現一批重點企業,以通過中國信通院泰爾實驗室評測為核心標準。從產品所屬企業/單位來看,一類是廣聯達這種長年深耕建築領域的數字建築平臺服務商,一類是由中國建築集團下屬的研究院及企業。中國正致力於推動工業軟件的大發展,以及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這為建築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重要支撐。這些軟件和技術的革新,將推動建築產業朝着更高效、更綠色的方向發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