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0 21:46
10月30日晚間,中遠海控(601919)發佈2025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675.99億元,實現息税前利潤(EBIT)人民幣391.64億元,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368.95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270.70億元。其中,第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95.33億元,環比二季度增長63.20%。
集裝箱航運業務實現收入人民幣1610.31億元,息税前利潤率為20.65%;碼頭業務實現收入人民幣89.25億元,同比增長12.35%。
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人民幣399.82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達到人民幣1705.60億元,投資收益及利息收入達到人民幣87.02億元。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資產負債率為43.46%,為公司把握未來機遇、抵禦市場風險、回報股東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遠海控於10月發佈2025年第二輪迴購方案,計劃回購A股股份數量總額為5000萬股至1億股,H股股份回購將在股東大會一般性授權框架下實施。公司2025年中期派息已完成,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86.74億元(含税)。
報告期內,中遠海控堅持穩中有進的主基調,積極推動「集裝箱航運+港口+相關物流」一體化運營,全球化佈局實現新突破,數字化供應鏈與綠色低碳轉型雙輪並進,在市場變局中鑄就了發展韌性。
中遠海控以「樞紐+通道+網絡」一體化規劃爲導向,拓展全球市場縱深,增強發展新動能。報告期內,中遠海運集運(中亞)公司揭牌成立,為拓寬亞歐貿易通道注入了新動力;深圳中遠海運智慧供應鏈、金領東南亞供應鏈兩家合資平臺相繼成立,泰國林查班碼頭完成交割等,為區域供應鏈樞紐建設賦能添力。航線網絡優化方面,精準契合全球產業鏈重構趨勢,新開闢東南亞-南亞、洋浦港-東南亞直航航線以及南沙-林查班精品航線,有效覆蓋區域市場增長需求;加密墨西哥快線、華南-美西南航線,帶動拉美、北美通道網絡再升級。前三季度,公司集裝箱貨運量2018.4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6.01%;碼頭總吞吐量1.13億標準箱,同比增長5.6%,均延續增長勢頭。
在全球供應鏈挑戰頻發的背景下,中遠海控積極推動全球數字化供應鏈服務與平臺建設,深入挖掘客户需求,通過全程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設計、物流模式創新、戰略通道建設等,不斷提升供應鏈韌性,構建服務新優勢。報告期內,中遠海控依託公司全程供應鏈資源與服務優勢,煥新發布全球拖車產品、全球鐵路產品、全球倉儲產品。其中,拖車產品覆蓋全球56個國家/地區,鐵路產品覆蓋全球24個國家/地區,實現全球海陸運輸網絡高效銜接、業務場景全域整合、線上線下實時同步,做到全球可視、全球可詢、全球可購、全球交付;倉儲產品通過「海運+倉儲+配送」,鑄就船東艙+船東倉「雙艙」優勢,提升客户服務體驗。報告期內,公司與多家客户達成戰略合作,為其提供更穩定和更具韌性的行業全程供應鏈解決方案,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互利共贏。前三季度,公司除海運以外的供應鏈收入達人民幣328.94億元,同比增長7.11%,供應鏈業務抵禦市場需求波動的優勢進一步顯現。
在集裝箱航運板塊,公司雙層客服體系+供應鏈控制塔,護航全球供應鏈無憂交付;AI智能驗箱系統,實現從檢驗數據採集到修箱報價單生成的全流程自動化,較傳統人工效率大幅提升。在碼頭業務板塊,旗下港口公司基於AI技術,實現了業務、流程、數據、設備的高度協同,大幅提升了智慧碼頭的作業效率,其「智慧港口L4級自動駕駛應用」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入選首批中國企業人工智能戰略性高價值場景。在行業生態建設方面,報告期內,電子提單海關在線校驗服務於拉美地區獲得新突破,中遠海控依託GSBN數字化平臺目前簽發電子提單已超68萬票,覆蓋80余個國家,打通上下游全鏈數據,助力提升全球貿易效率,數智化行業新生態顯現規模效應。
中遠海控通過船隊發展綠色化、船舶燃料清潔化、全鏈運營智能化等措施,為實現中長期脱碳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報告期內,國內首制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中遠海運洋浦」輪成功首航,創下多項行業第一。「中遠海運天秤座」輪完成全球首創甲醇雙燃料系統改裝,為大型集裝箱船舶的綠色低碳運營提供了寶貴經驗。近期,公司與合作伙伴在上海港-洛杉磯港/長灘港綠色航運走廊上部署了具備全生命周期減碳排放能力船舶,標誌着該項目一階段里程碑目標圓滿完成。旗下廣州南沙海港碼頭、連雲港新東方碼頭、武漢碼頭獲評四星級綠色港口。從「綠色船隊」到「綠色碼頭」,中遠海控正以覆蓋航運全鏈路的低碳實踐,為行業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綠色航運」新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