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京東與抖音之戰,輿論平臺不該淪為「競爭工具」

2025-10-30 21:08

  來源:中國財富

  「雙十一」臨近之際,任何商戰的信息都容易引發消費者關注。

澎湃新聞官方賬號1030日報道顯示,抖音大家電負責人李文濤在朋友圈發文,表示自己前幾天看到京東「二選一」的報道,忍不住發了朋友圈吐槽,限制商家參加抖音大促就是「二選一」。

該事件最早可追溯至1020日前后。一些社交平臺流出消息,京東在「雙十一」期間加大巡查力度,要求自身平臺商品價格不得高於其他平臺,一旦發現將對商家處以大額罰款。

  基於上述信息,「京東被曝‘二選一’管控商家定價」「京東‘二選一’違背促消費大政」等話題頻頻登上抖音、今日頭條等平臺熱榜。

1028日,更有網傳的商家聊天截圖顯示,「美的集團因價格問題遭京東罰款500萬元」。但澎湃新聞1029日晚報道稱,美的集團表示,「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網絡上相關提及美的的文章屬於不實信息。」

  此前,京東相關人士表示,此話題源自京東要求自身平臺上商品售價不能高於其他平臺,該做法是爲了確保銷量大的商品在京東平臺的銷售價格具有競爭力,從而讓大多數消費者能夠購買到質優且價優的商品。這種主動比價機制,本質上是一種價格保障策略,旨在為消費者構築價格防護牆,確保平臺價格的競爭力。這種價格保障策略不涉嫌「二選一」。其實質是一種尋求價格平等的市場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風波出現的節點耐人尋味。「雙十一」作為年度重要的消費節點,歷來是各大電商平臺的必爭之地。在這個關鍵時期,上述話題頻繁登上熱搜的背后,是否存在競爭對手的操控,也值得關注。

  近年來,從平臺經濟到新能源汽車等領域,「輿論戰」已呈蔓延之勢,損害了特定企業聲譽,也扭曲了市場競爭的本質,將本應聚焦於產品、服務和創新的競爭,異化為相互抹黑的「口水戰」。

面對類似不正當競爭,監管部門早有明確態度。在平臺經濟領域,2022年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四部門發佈《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明確規定不得利用算法實施影響網絡輿論、規避監督管理以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這些規定為公平競爭劃定了清晰的紅線。

  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一些社交平臺既有電商屬性,也具備強大的信息傳播和輿論造勢能力。當這種輿論造勢能力被濫用於商業競爭時,將嚴重影響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雙十一」需要的是良性競爭生態。各平臺比拼的是商品質量、服務水平、物流效率和消費體驗。健康的市場競爭應該推動行業共同進步,讓消費者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而不是在真偽難辨的信息迷霧中無所適從。

  對於電商行業而言,這也是一次集體反思的契機。平臺企業應當認識到,隨着監管體系的完善和消費者認知的提升,依靠輿論造勢獲取競爭優勢的做法終將難以為繼。唯有迴歸商業本質,在提升用户體驗、創新服務模式上持續投入,才能贏得可持續的發展。

  信息傳播平臺不應淪為不當的競爭工具。特別是在「雙十一」這個觀察中國消費市場的重要窗口,公眾更期待看到商家創新與服務的比拼。(巴尼)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