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北京入境遊市場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2025-10-30 22:30

(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入境遊市場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10月22日,在北京商報社舉辦的「240小時免籤政策下的入境遊」2025深藍智庫年度沙龍上,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9月,北京市共接待入境遊客388.4萬人次,同比增長42.9%,入境遊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各方的努力。從企業端看,各旅遊企業相繼佈局入境遊產品、推出便利化服務措施,進一步豐富市場供給。

政策:北京前三季度增超四成

談到今年以來北京入境遊市場的整體情況,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給出了一組數據:1—9月,北京市共接待入境遊客388.4萬人次,同比增長42.9%;實現旅遊花費50.2億美元,同比增長47.1%,入境遊市場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如今,越來越多的入境遊客來到北京,體驗北京的旅遊資源與文化魅力。上述相關負責人還介紹,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中,北京共接待入境遊客11.9萬人次,同比增長48%;實現入境遊客花費12.3億元,同比增長54.1%。入境遊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各方的努力。

在入境遊市場的發展中,政策的引導尤為重要。今年6月,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發佈了《北京市優化入境旅遊服務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圍繞產品、宣傳、服務和保障四方面推出22條務實舉措。此外,還制定了《北京市入境旅遊獎勵與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對符合要求的旅行社、等級旅遊景區、在線旅遊平臺實施事后獎勵,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發揮獎勵資金作用。

便利:從一站式簽發到即買即退

隨着入境遊客數量快速增長,提升入境服務水平就成為重點。據瞭解,在入境通關方面,北京設置了「臨時入境許可」辦理專區,提供一站式簽發辦理服務;優化口岸團體旅遊簽證便利化措施,實現「材料網上提交,落地立等可取」;推出多渠道中英文「海關旅客指尖服務」,提供中英文線上申報服務等。

今年以來,北京除了做好現金服務,保持市重點商户銀行卡受理能力的基本保障措施以外,還持續推進線上移動支付便利化建設,不斷推進外卡內綁和外包內用。此前,中國銀聯、北京銀行、北京聯通聯合推出了基於「卡轉碼」創新融合終端的「暢遊通」(Travel Pass)入境支付與通信便利融合方案。

此外,離境退税也是促進入境消費的抓手之一。北京商報記者從國家税務總局北京市税務局官網獲悉,截至今年9月中旬,北京市共有5家離境退税「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境外旅客在北京市1500余家退税商店中的任意一家購物,其退税申請單均可在這5家集中退付點實現「全城退税、一點通辦」。

同時為進一步提升北京市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税便利水平、優化境外旅客消費體驗,北京市税務局還率先將「即買即退」服務限額由5萬元提升至22萬元,商品金額22萬元(含)以下的退税業務,均可享受「即買即退」服務;將「即買即退」服務承諾離境期限由17天延長至28天,境外旅客承諾拿到税款后28天內離境即可享受「即買即退」服務,政策惠及面和吸引力進一步提升。

離境退税政策持續優化,進一步激發了北京入境旅遊消費的活力。

產品:煙火氣、體驗式與特色化

針對北京入境遊市場未來的發展規劃,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將以遊客需求為核心,推動北京入境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其中包括深化文旅資源挖掘,持續推出入境旅遊多元產品與多元線路。

今年6月,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推出「北京新發現」入境遊十大主題線路,其中包括到什剎海周邊衚衕CITYWALK,體驗老北京的市井生活;前往首鋼園,探索工業遺存與冬奧場館、沉浸式科幻與科技體驗;參觀周口店遺址博物館,解鎖人類起源神祕密碼;到泡泡瑪特城市樂園遊玩,與MOLLY、LABUBU互動合影,探祕神祕漁村、精靈樹屋,沉浸式體驗玩具製作全過程等特色體驗。

在產品供給方面,《行動方案》提出,將持續提升「大美中軸」影響力,不斷豐富世界遺產遊、特色衚衕遊、中軸騎行遊、都市夜色遊、京郊鄉村遊等更多特色化、體驗式,感受城市煙火氣的旅遊產品,擦亮「漫步北京」旅遊線路品牌。

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攜程集團、國航、蟲洞創想等企業均在積極佈局入境遊產品,例如,攜程集團推出「免費北京半日遊」項目,並對其進行了相應的升級;國航官方App和29個境外網站設立簽證政策專區和配套票務產品,方便旅客查詢和購買機票,有效降低境外旅客的出行門檻;蟲洞創想圍繞「中軸線科技+新消費場景」推出VR跳傘體驗。在各企業多元化產品的加持下,北京入境遊市場持續迸發新的活力。

如今,利好政策不斷出臺、便利化服務陸續提升,各旅遊企業也在積極佈局精品線路、升級多語種服務,助力北京全球旅遊目的地和中國入境旅遊首選地建設。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