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股開盤:美股周四低開 Meta與微軟財報令股指承壓

2025-10-30 21:33

北京時間10月30日晚,美股周四低開。投資者正在消化Alphabet、Meta及微軟等科技巨頭陸續發佈的財報,后兩者的財報令股指承壓。市場繼續關注國際貿易局勢的發展。

科技巨頭Alphabet、Meta和微軟均於周三市場收盤后公佈了季度業績。投資者正試圖衡量人工智能支出的步伐以及公司從這些AI投資中獲得的回報。數據顯示,這三大科技巨頭在上季度的資本支出總額達到約780億美元,同比增長89%。

儘管谷歌母公司Alphabet因業績強勁股價大漲,但Meta和微軟的股價走低。市場對這些財報的反應給大市帶來了壓力。

Meta錄得自2024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高營收增長,但這家社交媒體公司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大美麗法案」導致其計入一次性費用159.3億美元。該公司還預計,在今年剩余時間及未來幾年內,特朗普的「大美麗法案」將對該公司的美國聯邦現金税支出構成壓力。

微軟股價下跌,因該公司表示其對OpenAI的投資在當季使其收益減少了31億美元。這一披露引發了市場對持續AI支出的擔憂。

市場還在關注國際貿易局勢的發展。據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中美雙方領導人在釜山會晤,就中美關係和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受此消息影響,USA Rare Earth和MP Materials等在美上市的稀土礦商普遍上漲。

不過Van Eck Associates機構跨資產策略師Anna Wu表示:「市場將此次會談視為戰術性停火,而非長期協議,這意味着中期前景可能仍然保持波動。」

道富銀行投資管理公司高級債券策略師Masahiko Loo表示:「此次會議代表一種戰術性停火,而非結構性突破。市場預期雙方將保持對話,但對全面協議仍持懷疑態度。」他補充道:「一旦特朗普語氣轉變,關税威脅可能迅速重燃。」

投資者普遍猜測,會談有助於緩解全球最大貿易爭端,並在經歷數月緊張局勢后穩定市場。自4月因關税引發的市場暴跌以來,全球市場在人工智能和美聯儲寬松政策預期的推動下不斷創下新高。

市場繼續評估美聯儲降息及宣佈結束縮表進程的影響

美聯儲周三宣佈降息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3.75%到4%的範圍,該利率決議符合市場普遍預期。兩位委員投下反對票,顯示分歧加劇。

美聯儲理事米蘭再次表示支持更大幅度降息(50個基點),而堪薩斯城聯儲主席施密德則認為不應降息。

美聯儲還宣佈從12月1日起停止縮減資產負債表,結束始於2022年的縮表進程。在此期間,美聯儲已削減了超過2萬億美元的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將總資產規模降至6.6萬億美元以下,為2020年以來最低水平。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指出,目前美國聯邦政府正在停擺,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二長的政府停止運作,它嚴重拖累了經濟活動。

CFRA首席投資策略師Sam Stovall表示,如果科技公司財報證明AI相關生產力的提升速度快於預期,美聯儲「可能被迫比他們表示希望的那樣進行更多次降息」。

Stovall指出,歷史上10月是一年中波動最劇烈的月份,並補充説任何即將出現的價格不確定性最終都可能為交易員提供一個有吸引力的買入機會。

鮑威爾稱:「在12月會議上進一步降低政策利率並非已成定局。遠非如此。」

Wealthspire Advisors首席市場策略師Chris Maxey表示:「降息是容易的部分,因為市場給了美聯儲喘息的空間。目前,貨幣政策與勞動力/通脹狀況之間存在着適當的平衡。鮑威爾關於對12月降息缺乏確信的言論驚嚇了市場,我們可能會開始看到‘反應迟緩’的説法出現。」

周三美股收盤漲跌不一。道指在早盤短暫觸及歷史新高后轉而下跌——收盤下跌約0.2%,約74點。標普500指數收盤基本持平,而納斯達克指數收盤上漲近0.6%,再創歷史新高。

這些市場動向是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暗示央行可能在12月會議上不會再次降息之后出現的,而投資者此前一直押注於美聯儲在12月份會議上還將再次降息。

焦點個股

谷歌第三財季營收、利潤及全年資本開支指引均超預期。

Meta大跌,其財報顯示一次性税費致季度盈利暴跌。

禮來公司上調全年收入預期。

諾和諾德提出以每股56.50美元收購Metséra。

Roblox公司上調全年收入預期。

施樂第三季度營收不及預期。

eBay第三財季業績表現穩健,但第四財季盈利指引不及預期。

荷蘭國際集團第三財季銷售額、每股收益均超預期。

渤健下調全年調整后每股收益預期。

奇波雷墨西哥燒烤料全年可比餐廳銷售額小幅下降。

Stellantis稱,美國關税已對今年造成約10億歐元損失。

洲際交易所即將發佈財報,機構預期第三財季業績增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