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在家門口看展!非遺戲服引驚歎,AI體驗傳統越劇

2025-10-30 18:32

(來源:上觀新聞)

「藏·越——越劇藝術藏品巡迴展」第九站閔行站近日在古美文體生活館海上星象廳拉開帷幕。

步入展廳,上世紀不同時期各劇團的演出戲單率先映入眼簾,劇團名錄豐富多樣,劇目題材更是精彩紛呈。其中,《山河戀》與《杏花村》兩部劇目的戲單格外引人注目,它們承載着老一輩藝術家兩次意義非凡的聯袂義演記憶。雖時光流轉,但這些精緻的戲單留存下珍貴印記,彷彿讓人穿越到當年劇場內人頭攢動、臺上臺下共情的熱鬧場景。

展廳中間與兩側陳列的非遺純真絲手繡戲服,是越劇藝術的鮮活文化符號。每一針每一線都凝聚着對傳統技藝的敬畏與堅守,泛着粼光的雅緻面料讓參觀者紛紛驚歎,精湛的繡工更令人折服。此刻,歲月的靜謐與美好在此交融,讓人真切觸摸到歷史的韻味與温度。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戲服既映照着越劇藝術特定階段的審美風尚,也承載着劇種的藝術精髓。

展廳內一面由十余張黑膠唱片組成的展示牆,同樣吸引着眾人目光。這些唱片涵蓋不同發展階段,其中年代最久的是百代唱片公司為筱丹桂錄音灌製的《刁劉氏·操琴品簫》。該唱片採用早期越劇「的篤調」,以三絃伴奏為主,融入江南民間音樂風格,唱腔婉轉悠揚,滿含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若能讓唱針輕叩、黑膠轉動,悠揚越音便會緩緩流淌,彷彿時空在此刻靜止,讓久遠的旋律與當下的心靈温柔碰撞。

展廳深處,越劇連環畫、不同時期的越劇報刊雜誌與書籍、磁帶,以及印有越劇舞臺人物的瓷器、年曆片、常用舞臺道具等藏品有序陳列。靠近出口處,一行高低錯落的盔帽格外吸睛。這些色彩斑斕的帽飾在舞臺上既是角色身份的標識,能幫助觀眾快速識別人物,也為演員表演增添了靈動與活力。凝視着一頂頂盔帽,彷彿能看見舞臺上那些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躍然眼前。

信也科技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徐佳圓對於展出的藏品表現出極大興趣,詢問藏品的年代、製作的工藝以及文化的內涵和價值,並在由信也科技提供的越劇AI體驗區前興致勃勃地拍照體驗。他表示,當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要充分結合現代化的科技手段,進行並實現文化當代價值的轉化,讓傳統文化在快速變化的時代里煥發新的生命力。

「藏·越——越劇藝術藏品巡迴展」在信也科技的支持下,把越劇藝術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讓參觀者通過AI技術選擇自己喜歡的越劇人物造型,並拍照打印留作紀念。大家興致盎然地在屏幕前躍躍欲試,當看到自己穿着戲服的照片時,那份驚喜和歡悦湧上臉龐。很多參觀者表示,這樣的體驗還是頭一次,既新鮮又很有意義,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越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之一。作為上海越劇院國家一級演員齊春雷從藝三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的「藏・越——越劇藝術藏品巡迴展」,旨在通過越劇藝術藏品的展覽展示,讓大家在越劇中品鑑藏品、在藏品中感受越劇,並讓流動的藏品激發更多人的熱情與熱愛,讓越劇藝術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弘揚。

原標題:《在家門口看展!非遺戲服引驚歎,AI體驗傳統越劇》

欄目主編:徐晶卉

來源:作者:文匯報 史博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