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英偉達市值飆上5萬億后,AI牛市能否延續至2026?

2025-10-30 23:30

 

英偉達(NVDA.O)在周三成爲了首家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公司。這一最新里程碑標誌着AI在資本市場和全球經濟中影響力的前所未有的擴大。

股價上漲的背后,是市場對AI潛力的熱情,以及英偉達近期與多家AI和美國大型企業達成的一系列合作與投資協議,包括OpenAI、甲骨文、諾基亞以及製藥公司禮來。本周,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華盛頓發表的演講也進一步推高了市場情緒。

CFRA研究公司高級副總裁安傑洛·齊諾(Angelo Zino)表示:「他們是整個AI交易的關鍵樞紐。」

據道瓊斯市場數據,英偉達的市值如今超過了AMD、ARM、阿斯麥、博通、英特爾、泛林集團、美光科技、高通以及臺積電市值的總和。它的市值甚至超過了標普500指數中整個公用事業、工業及日用消費品板塊的總和。

總部位於加州聖克拉拉的英偉達設計的是被稱為圖形處理器(GPU)的芯片,這類芯片支撐着整個AI產業,使其成為推動股市屢創新高的核心動力。公司周二表示,去年推出的Blackwell芯片已出貨600萬顆,並已收到額外1400萬顆的訂單。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周二在華盛頓舉行的英偉達AI峰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公司正處於AI浪潮的中心位置。

英偉達股價的飆升凸顯出AI交易的火熱。該公司在2024年3月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市值,僅66個交易日后又突破3萬億。到2025年7月,英偉達成為全球首家市值達4萬億美元的企業,超越了蘋果和微軟,而這兩家公司本周也首次雙雙收於4萬億美元以上。

Wedbush證券公司董事總經理丹·艾夫斯(Dan Ives)在郵件中表示:「英偉達的股價是這輪巨大需求周期的晴雨表。」他稱黃仁勛為「AI教父」。

AI相關股票的漲勢之強,引發了部分投資者、科技高管和行業分析師對其是否形成類似「互聯網泡沫」的擔憂。科技公司正投入數千億美元用於數據中心和芯片建設,並承擔高額債務,但當前的營收規模仍相對有限。另一個不確定因素是英偉達對中國市場的准入問題。

今年9月,英偉達同意向ChatGPT的開發者OpenAI投資最多1000億美元,以幫助其在AI數據中心部署至少10吉瓦的英偉達系統。英偉達還投資了多家AI初創公司。一些分析人士擔心,若AI投入熱潮減退,英偉達可能同時面臨營收下降及所持客户股權價值縮水的雙重打擊。

坎伯蘭顧問公司(Cumberland Advisors)聯合創始人大衞·科托克(David Kotok)表示,這一「令人驚歎的估值」對公司提出了極高的預期,「只有在利潤率和收益繼續維持當前增長軌跡甚至更好時,才能得到合理解釋。」

實際上,英偉達的估值相較整個市場仍顯高企。公司股價相當於明年預期收益的33倍,而標普500的平均市盈率為24倍。

不過,與科技行業中某些極端估值相比,英偉達仍非最高。特斯拉的市盈率超過210倍,Palantir更高。

英偉達計劃於11月19日公佈第三季度財報,這一事件已成為投資界的「超級碗」。

市場對英偉達芯片的需求依舊熾熱,一些分析師甚至認為以當前價格來看其股票仍具吸引力。黃仁勛在周二的活動上表示,公司預計未來五個季度的總銷售額將達5000億美元。齊諾補充道:

「我不想説‘便宜’,但就眼前的機會而言,這家公司當前的估值依然合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