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高毅、玄元、睿郡等知名私募重倉股曝光,31家百億私募三季度現身117家A股前十大

2025-10-30 20:01

財聯社10月30日訊(記者 吳雨其)2025年三季度,百億私募的持倉佈局在A股上市公司最新披露的季報中逐漸顯現。根據私募排排網的統計,截至10月29日,已有31家百億私募旗下產品出現在117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累計持倉市值高達376.80億元,整體持倉數量與覆蓋面均較上季度有所擴展。

從行業分佈看,百億私募的資金集中流向高景氣、高彈性的TMT和資源板塊。其中,計算機行業最受青睞,共12只個股被納入重倉範圍,合計持股市值超過106.72億元,成為第一大配置行業;其次是有色金屬行業,僅2只個股就吸引了64.65億元資金;通信行業亦以2只個股貢獻51.05億元市值。電子、基礎化工、煤炭、建築材料等行業亦均有10億元以上的資金佈局。

從調倉動作來看,三季度百億私募整體呈現出「微調+試探性加倉」的策略特徵。117家被持股公司中,僅12家公司獲得增持,46家公司持股維持不變,25家公司被減持,另有34家公司為新進。個股層面,既有高毅資產對海康威視紫金礦業等核心資產的持續重倉,也有睿郡資產、通怡投資等機構對揚傑科技兔寶寶中寵股份等個股的靈活輪動。

高毅仍是風向標,策略分化浮出水面

在所有百億私募中,高毅資產依舊是絕對的重量級參與者。旗下產品三季度出現在1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合計持倉市值高達183.83億元,佔據全部百億私募持倉的近五分之一。從持倉結構來看,高毅仍圍繞核心資產展開佈局,但三季度整體策略趨向謹慎,在保持核心倉位穩定的同時,也對部分高估值標的進行了減倉或調換。

第一大重倉股為海康威視,持股市值達88.26億元,佔其總持倉近半,但三季度減持幅度明顯,減持5800萬股。紫金礦業減持幅度更大,減持數量高達18627.89萬股,當前仍持有市值53.01億元。龍佰集團國瓷材料中炬高新太極集團等個股同樣被減持,顯示出高毅對資源和消費類板塊的結構性降配。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三季度的新進動作。高毅在三季度新增北新建材東富龍兩隻個股,前者為建築材料行業代表,持倉市值5.87億元,后者為醫藥製造類標的,持倉0.43億元。此外,瑞豐新材是高毅在三季度季度唯一進行增持的公司,增持330萬股,當前市值6.25億元。這一組合變化透露出其在維持大體資產風格穩定的同時,也在尋求部分具備估值優勢和成長預期的新賽道。

其他頭部機構同樣展現出各自風格。玄元投資三季度共持有15只個股,總持倉市值18.58億元,行業佈局橫跨傳媒、計算機、食品飲料、醫藥與基礎化工等。與高毅重倉少數龍頭不同,玄元採取「多點佈局」策略,典型代表為道通科技中文在線賽意信息等標的,單一持倉市值並不突出,但整體分佈均衡。

通怡投資則更偏好輪動操作,11只重倉股覆蓋計算機、輕工製造、農林牧漁、環保等多個板塊。三季度對贏時勝、中寵股份、銀龍股份等均進行了顯著減持,同時新進金石亞藥,並保留對電子和環保標的的配置。這一策略在業內被視為典型的「主題輪動+低估值挖掘」,依賴於短周期研判與交易執行。

在策略差異之外,也有機構在穩健性上做出明顯選擇。如迎水投資三季度持有8只個股,總市值14.61億元,配置路徑較為保守,重倉蘇交科信質集團榮安地產等個股,整體波動率低、業績相對穩定;阿巴馬投資則更偏好周期彈性與估值切換邏輯,持有雲圖控股三雄極光天能重工中泰化學等傳統制造與能源類標的,體現出對政策驅動型板塊的敏鋭捕捉。

計算機吸金最多,電子覆蓋最廣

如果説各家百億私募在持倉風格與節奏上展現出極強的差異性,那麼從行業維度觀察,三季度仍有部分方向呈現出「共識加倉」的信號。

從整體持倉市值來看,資金主要集中於計算機、有色金屬和通信等高景氣板塊。其中,計算機行業以106.72億元的總市值排名第一,成為吸引資金最多的領域。高毅資產繼續大額持有海康威視,單一標的就佔據88.26億元市值,同時還有玄元投資持有的道通科技、賽意信息,通怡投資的贏時勝,銀葉投資的佳發教育等,共有12家公司被百億私募納入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覆蓋信創、安防、工業軟件等多個細分方向。

緊隨其后的是有色金屬行業,合計吸引資金64.65億元,主要集中於紫金礦業與雲鋁股份兩家上市公司。其中紫金礦業被高毅資產重倉持有,儘管三季度進行了減持,當前市值仍高達53.01億元;另一標的為雲鋁股份,同樣被高毅持有,體現出部分私募繼續維持對有色板塊的戰略性關注。

通信行業則以51.05億元排名第三,主要由國豐興華重倉持有中國電信所貢獻,該股市值達50.73億元,也成為三季度最集中配置的個股之一。

除此之外,電子和基礎化工依然是資金相對集中的方向,分別獲得30.97億元和27.44億元持倉。睿郡資產在電子板塊佈局尤為活躍,持有揚傑科技、芯朋微鼎龍股份等多家半導體和材料企業;高毅、重陽戰略等機構則在基礎化工中配置了瑞豐新材、龍佰集團、新和成等個股,體現出對於產業中游彈性環節的持續挖掘。

而從另一角度看,百億私募在行業覆蓋面上的選擇則展現出完全不同的排序。如果説持倉市值反映了資金密度和配置重心,那麼被持有個股數量則揭示了機構在行業內的佈局廣度。

以電子行業為例,儘管市值在TMT板塊中不及計算機與通信,但其重倉個股數量卻高達16只,成為覆蓋最廣的行業。除揚傑科技外,還有睿郡資產持有的樂鑫科技神工股份,阿巴馬投資持有的光莆股份,通怡投資的艾比森森霸傳感,以及仁橋、寬投資產等機構對其他中小市值電子公司的配置,構成了廣泛而分散的組合體系。

計算機行業則共有12只個股被百億私募持有,既包括資金集中的海康威視,也包括分散配置的金證股份、賽意信息、大恆科技等公司。基礎化工行業同樣擁有12家被持有公司,雲圖控股、中泰化學、史丹利華寶股份等標的被不同機構納入持倉組合,整體覆蓋從農業化工到鋰電材料等多個子板塊。

機械設備與醫藥生物則分別有13只與9只被重倉公司,也顯示出百億私募在製造端與大消費延伸方向上的持續關注。例如,通怡投資與阿巴馬投資在機械板塊佈局厚普股份佳士科技、銀龍股份等公司;醫藥方面,高毅與仁橋分別持有東富龍、太極集團、小方製藥華潤雙鶴等標的,偏好以估值調整后具備現金流能力的醫藥製造企業為主。

相比之下,有色金屬與通信行業儘管吸金力度排名靠前,但從被重倉的公司數量看,均僅涉及2家企業,顯示出配置路徑的集中化特徵。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