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興證非銀&金融科技】中金公司2025年三季報點評:盈利持續改善,槓桿水平提升

2025-10-30 18:22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丁香非銀興風向)

事件:中金公司發佈2025年三季報,報告期內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207.6165.67億元,同比分別+54.4%+129.8%;其中,Q3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79.3322.36億元,環比分別+11.6%-2.3%;加權平均ROE同比+3.65pct6.3%,已經超過去年全年ROE水平;剔除客户資金后經營槓桿較年初增加7.0%5.31倍,財務槓桿的拐點已經出現,或將推動公司盈利能力中樞逐步抬升。

收費類和資金類業務雙雙改善驅動公司盈利實現反轉。收入端,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別實現收費類和資金類業務收入103.01103.42億元,同比+44.2%+67.2%,境內外一二級市場回暖帶來財富和投行業務改善,資金類業務受益於場外衍生品和市場回暖帶來投資改善。支出端,管理費用同比+25.3%128.55億元,管理費用率同比-14.4pct61.9%,費用增速跑輸營業收入和手續費收入增速,成本管控效果開始體現。

財富管理轉型優勢明顯,投行業務繼續處於改善通道。收費類業務方面,經紀、投行和資管淨收入分別為45.1629.4010.62億元,同比分別+76.3%+42.6%+26.6%。經紀業務主要得益於市場回暖和交投活躍帶來交易佣金增長,單三季度經紀業務收入環比+37.6%18.63億元,增速略低於同業系公司的機構和配置型客户規模和收入貢獻較高,在市場成交額快速反彈過程中彈性略低於同業,截至上半年,公司產品保有規模增至近4000億元,買方投顧保有規模增至近1000億元,貢獻穩定的配置收入。投行業務受益於內地和中國香港市場融資回暖,單三季度收入環比略增0.6%12.73億元。資管業務規模保持穩定,單三季度收入環比略增2.8%3.82億元,同比增幅較大,從截至上半年末數據來看公司管理規模保持穩定,預計系產品結構調整帶來淨費率提升。

衍生品業務回暖、科創板跟投和基金投資改善帶來資金類業務反轉。資金類業務方面,前三季度利息淨收入為-10.20億元,2024年同期為-11.93億元,整體保持平穩;含匯兌損益的投資收入為113.62億元,同比+54.0%,結合中報對於投資收益明細的分拆,我們預計三季報的增長主要源於場外衍生品業務顯著回暖、科創板跟投收益改善以及公募和私募基金在市場回暖下實現淨值修復,單三季度收入環比+3.3%39.34億元。資產規模方面,公司開啟擴表進程,金融資產較年初增長12.0%4162.76億元,增幅繼續走闊,從明細來看,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其他債權投資較年初增長8.2%21.3%

中金公司在財富管理、機構業務和跨境業務領域已經積累顯著領先優勢,使得公司具備更強的資產負債表使用能力,期待政策放松帶來公司槓桿提升和盈利能力改善。

風險提示:資本市場大幅波動風險、宏觀經濟下行風險、市佔率提升不及預期風險、新業務推進不及預期風險

聯繫人:徐一洲(13127663592)/李思倩(18818075570)

自媒體信息披露與重要聲明

注:文中報告依據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已公開發布研究報告,具體報告內容及相關風險提示等詳見完整版報告。

證券研究報告:《中金公司2025年三季報點評:盈利持續改善,槓桿水平提升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10月30日

報告發布機構: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獲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

本報告分析師:

徐一洲S0190521060001

李思倩S0190525070001

(1)使用本研究報告的風險提示及法律聲明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已具備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

本報告僅供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户。本報告中的信息、意見等均僅供客户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徵價邀請或要約,投資者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無效,任何有關本報告的摘要或節選都不代表本報告正式完整的觀點,一切須以本公司向客户發佈的本報告完整版本爲準。該等信息、意見並未考慮到獲取本報告人員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客户應當對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並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税收等方面諮詢專家的意見。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關聯人員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本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本公司並不對使用本報告所包含的材料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相關的其他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於發佈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不應作為日后的表現依據;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説明,本報告中所引用的關於業績的數據代表過往表現。過往的業績表現亦不應作為日后回報的預示。我們不承諾也不保證,任何所預示的回報會得以實現。分析中所做的回報預測可能是基於相應的假設。任何假設的變化可能會顯著地影響所預測的回報。

本報告並非針對或意圖發送予或為任何就發送、發佈、可得到或使用此報告而使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子公司等違反當地的法律或法規或可致使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受制於相關法律或法規的任何地區、國家或其他管轄區域的公民或居民,包括但不限於美國及美國公民(1934年美國《證券交易所》第15a-6條例定義為本「主要美國機構投資者」除外)。

報告中投資建議所涉及的評級分為股票評級和行業評級(另有説明的除外)。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的12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其中:滬深兩市以滬深300為基準;北交所市場以北證50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恆生指數為基準;美國市場以標普500或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為基準。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平臺所載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本平臺內容僅供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專業投資者使用,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閲或轉載本平臺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平臺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