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泡泡瑪特業績暴增股價卻崩了!新消費高增長神話破滅后的價值重估與龍頭破局

2025-10-30 18:4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市值風雲

  業績高歌猛進,股價跌跌不休,新消費迎來資本理性審視。

  「業績增長245%~250%,其中中國收益同比增長185%~190%,海外收益同比增長365%~370%」,這份被泡泡瑪特在10月21日盤后公之於衆的2025年第三季度成績單,足以讓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羨慕不已。

  (來源:Choice數據)

  然而資本市場卻以一場暴跌回應了這份喜悦——發佈公告次日股價暴跌8.1%,報收250.4港元/股,自三季度業報發佈起至10月28日,泡泡瑪特累計下跌16.2%。

  (來源:Choice數據)

  這還不是終點。自8月下旬觸及高點以來,泡泡瑪特股價已累計回調超30%。

  新消費「雙雄」集體退潮,資本正在重新定價

  01高增長難撐高估值!數據揭祕泡泡瑪特與老鋪黃金的集體回調

  明明三季報業績大漲,股價卻繼續掉頭向下,這一反常現象背后的邏輯主要在於資本市場對公司未來增長可持續性的深度擔憂。

  首先是高估值下的獲利了結壓力。在第三季度業績披露前,泡泡瑪特在17個月內股價翻了接近10倍,創下了港股消費股的新神話。

  (來源:Choice數據)

  巨大的漲幅使得持倉資金獲利豐厚,在利好出盡的節點選擇落袋為安。

  其次,儘管三季度增速驚人,但細看數據,海外收入增速已從一季度的480%回落至370%,引發市場對海外熱度降温的擔憂。

  (來源:Choice數據)

  此外,除了泡泡瑪特,新消費賽道里一些曾被熱捧的公司,近期也因相似的困境出現了股價回調或增長瓶頸,例如老鋪黃金。

  老鋪黃金獨特的品牌定位改寫了黃金產品的市場規則,使自身在黃金市場上獲得定價權。Choice數據顯示,老鋪黃金上半年收入、毛利、淨利潤相比去年有着極大的增長。

  (來源:Choice數據)

  然而老鋪黃金的股價面臨跟泡泡瑪特一樣的困境,自七月初到達高點后該公司股價一路下行,目前回撤高達38%

  (來源:Choice數據)

  02 新消費行業面臨的共同困境

  作為曾經港股市場的「新消費雙雄」,它們雖然分屬不同賽道,但在下跌背后,卻共同面臨着高估值下的增長焦慮、商業模式可持續性被重新審視以及負面催化劑疊加資金撤離這幾大共同困境。

  除了本文提過的即便業績持續高增長,過高的估值也意味着股價對任何負面消息都極為敏感,承壓力較大以外,傳統消費的疲軟也會拖累了新消費的增長。

  比如飛天茅臺自今年開始便不斷降價,從年初的2220元/瓶跌到了10月20日的1735元/瓶,還有十一黃金周的8天假期里,全國出遊人數比去年增長16.1%,但人均花費僅113.8元,較去年的130.8元有所下滑。

  (來源:網絡公開數據)

  因此,資本正在重新審視新消費的商業本質。當流動性充裕、市場情緒樂觀時,投資者願意為情感價值和品牌溢價支付高昂對價。

  而當市場轉向理性,那些曾被忽略的財務指標——自由現金流、存貨周轉率、淨資產收益率——便重新成為衡量企業價值的重要標尺。

  新消費賽道依然「香」,但「香」的內涵已變。除了短期景氣度,投資者更需關注企業成長的持續性、行業空間和競爭格局。預計新消費企業將經歷大浪淘沙,其中具備持續創新和渠道拓展能力的企業有望獲得超額收益。

  龍頭加速破局,估值修復迎來轉機

  01 關注出海與升維,新消費龍頭穿越困局的兩把鑰匙

  面對困局,新消費企業正在積極尋找破局之道。其中國際化擴張成為最關鍵突破口。

  華源證券研報顯示,泡泡瑪特海外收益同比增長365%~370%,海外各區域中亞太同比增長170%~175%,美洲同比增長1265%~1270%,歐洲及其他區域同比增長735%~740%,海外業績高增預計主要得益於公司IP運營能力持續深化。

  比如近期泡泡瑪特萬聖節系列上新,隱藏款同時集齊了泡泡瑪特2025年兩大熱門IP——LABUBU和星星人。

  截至2025年10月底,大隱藏款「月影假面」近三日成交均價1178元;小隱藏款「泡泡糖」近三日成交均價518元,仍有高溢價。Q4為公司傳統銷售旺季,預計后續新品推出有望支撐Q4業績。

  (來源:網絡公開數據)

  老鋪黃金則通過強化品牌敍事鞏固高端定位,正在進行「把黃金從按克賣變成按件賣,再按文化符號賣」的產品敍事的轉換。

  10月26日,老鋪黃金正式漲價。老鋪黃金官方旗艦店上約8克的花絲琺琅蝴蝶鎖骨鏈,售價從17010元漲到19044元,漲幅12%;約18克的葫蘆吊墜(金鍊款),售價從30000元漲到33570元,漲幅12%。

  該公司着力打造「宮廷技藝」和「收藏價值」的雙重敍事,從普通黃金首飾商向文化奢侈品牌轉型。儘管面臨金價波動和股價波動風險,但其獨特的品牌定位和工藝壁壘,仍被部分機構列入關注名單。

  隨着2025年第四季度消費旺季來臨,疊加海外擴張加速,新消費龍頭有望迎來業績與估值修復的契機。對於投資者而言,通過恆生消費ETF等工具分散佈局,或許是參與這場新消費變革的理性選擇。

  02 ETF成避險工具

  Choice數據顯示,市面上大於1億的恆生消費ETF共有兩隻,分別是恆生消費ETF(159699.SZ)和恆生消費ETF(513970.SH),今年以來回報分別為9.9%和11.3%,遠遠跑輸科技賽道。

  (來源:Choice數據,市值風雲APP製表)

  值得注意的是,恆生消費ETF近三個月基金規模擴大超60%,大概率是部分踏空資金或從科技賽道盈利了結的資金配置。

  以上ETF跟蹤恆生消費指數,該指數聚焦於港股市場的消費類公司股票,所關聯的ETF中非必需消費品佔比超50%,非常貼合新興成長概念。

  (來源:Choice數據)

  而從PE值來看,恆生消費指數的PE值為18.3倍,這一數值在近五年的歷史中處於極低的水平。雖然市場情況會變化,但較低的估值位置通常意味着未來潛在的修復空間可能更大。

  (來源:Choice數據)

  這種「一籃子」投資方式,是一種非常適合投資新興消費的投資方式,因為它既能有效分散個股風險,又能幫助不願錯過賽道紅利的投資者擊中新消費「彩票」。

  展望未來,新消費的故事遠未結束,那些真正理解消費本質、能夠持續創造價值並實現全球擴張的企業,終將穿越周期,為理性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

  當前的情緒冰點,或許正是長期投資者佈局的真正良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