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集集團(02039)前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5.66億元

2025-10-30 18:37

智通財經APP訊, 中集集團( 02039)發佈2025年前三季度業績,該集團取得營業收入1170.6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及其他權益持有者的淨利潤為15.66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2803元。

2025年前三季度,集團道路運輸車輛業務的經營主體–中集車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集車輛,證券代碼:301039.SZ),在全球銷售各類車輛合計10.16萬台,同比增長7.21%,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50.12億元,營收同比雖有所下滑,但第三季度環比保持正增長,持續保持復甦態勢。全球半掛車業務:國內市場方面,以「唯有星鏈」戰略為指引,提升訂單交付效率與強化集採保供能力,進一步夯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基礎,前三季度中國半掛車業務營業收入同比提升16.3%,毛利率同比提升2.6個百分點。海外市場方面,北美半掛車業務市場需求持續受到關税等擾動,但中集車輛仍保持戰略定力,提升供應鏈韌性,報告期內持續保持盈利;歐洲半掛車業務積極保障供應鏈穩定,聚焦大客户銷售;全球南方半掛車業務持續深耕,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5.79%,銷量同比增長21.39%,毛利率同比上升2.6個百分點。上裝業務(含EV•DTB):前三季度,通過集團化作戰體系,上裝業務整體實現營收人民幣23.33億元,同比穩健增長,持續發力新能源產品。純電動頭掛列車業務:完成對EV-RT2.0產品研發和運營體系、產品交付和營銷推廣的硬實力和軟實力構建規劃;實現純電動頭掛渣土車、純電動頭掛攪拌車兩個車型樣品塬型驗證;同時在西南區域通過四個EV-T中心開展新能源頭掛列車銷售試點。未來將從「商業模式」、「技術」、「應用場景」三大維度着手,共同推進純電動頭掛列車生態的構建和閉環。

2025年前三季度,集團空港與物流裝備、消防及救援設備業務經營主體中集天達控股有限公司(中集天達)營業收入和利潤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各業務線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空港與物流裝備業務:空港業務方面,增長主要得益於主動優化交付節奏,前期積累的優質訂單釋放結轉。物流裝備業務方面,得益於前期公司在國際市場取得的重大訂單突破,竣工交付國內化工行業規模超大、技術領先的智能立體倉庫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配套自動化立體倉庫,助力客户全面投產。消防與救援設備業務:緊跟國家一帶一路的政策導向,一方面依託齊格勒品牌進行全球佈局,另一方面推動國內消防子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該業務在產品研發方面亦有突破,承接了科技部「十四五」課題和應急管理部重點科技計劃等多個國家級、省部級項目的專項研究,佈局智慧消防和無人消防車領域,加強校、所、企合作及成果轉化。

2025年前三季度,集團物流服務業務經營主體——中集世聯達物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集世聯達)在全球集運運價整體走低、市場需求不振及關税政策不斷變化的環境下經營承壓。面對挑戰,中集世聯達通過強化應收賬款管理、優化資金周轉及收縮低效業務等舉措,實現了現金流同比大幅改善,保障了經營的穩健性。為積極應對市場變化,中集世聯達正式啟動「二次創業」戰略升級,圍繞2030年戰略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系統性調整業務架構,設立海運、行業物流與港口物流三大BG,並持續推動管理體系優化。在全球化佈局方面,中集世聯達繼成功設立沙特公司后,正加快拓展其他中東和非洲網點,同步推進海外信息系統建設,以強化全球運營能力,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憑藉綜合實力的提升,中集世聯達在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最新發布的「貨代物流企業綜合榜」中再次躋身前四,行業地位持續鞏固。

2025年前三季度,集團循環載具業務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成功扭虧為盈,主要原因在於該業務市場訂單有顯着突破,同時通過一系列的降本增效措施,顯着改善了盈利能力和經營性現金流。具體來看,循環載具製造業務受益於新能源大客户的訂單獲取,營業收入和毛利率均出現明顯增長,深化精益生產的成效已逐步顯現;服務業務的毛利率出現較大幅度的提升,主要得益於對車用發動機市場的持續深耕投入,聚焦核心資產及大客户加大投入、持續提升資產運營管理能力,相關策略已帶來顯著效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