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破頂后的銅價步入回調軌跡? 市場熱議銅將復刻黃金「高處不勝寒」

2025-10-30 17:33

智通財經APP獲悉,受到史無前例AI熱潮帶來的銅需求激增,以及市場對於全球銅礦供給的擔憂情緒興起與對於中美達成積極貿易協議的希望大幅推動,國際銅價——LME銅交易價格於周三突破其上一個歷史高位到達創紀錄新高價格,但有分析師開始質疑銅價短期內的猛烈漲勢:在缺乏需求長期且持續回升的情況下,這一創紀錄漲勢還能走多遠,以及經過短期的非理性漲勢后將迎來大幅回調。

被視為全球經濟風向標的LME銅價今年迄今已上漲逾27%,絕大多數漲幅發生在近一個月。銅價強勁上漲同時也受益於今年以來持續走弱的美元指數(DXY)——這使得持有其他貨幣的投資者購買銅等金屬更為便宜,美聯儲與歐洲央行所主導的全球利率下行也是推動銅價的核心驅動力。

銅被廣泛應用於電力、建築、工業機械、交通運輸、通信等多個領域,這些領域正是全球經濟活動的核心。因此,當政府出臺增長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時,以及類似人工智能與能源轉型的「全球經濟增長新動能」產能擴張時,工業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將大幅增加對銅的需求,銅價因此上漲;相反,經濟擴張步伐停滯或陷入經濟衰退時,以及全球經濟缺乏新動能,銅的需求鋭減,銅價通常會迅速下跌,因此銅金屬有着「銅博士」稱號。

在人工智能和數字化轉型時代,數據中心的建設對銅需求呈現爆炸式增長。當前微乳、谷歌以及Meta正在大舉建設的大型AI數據中心的電力傳輸與算力集羣銅纜高速互聯繫統,以及散熱系統和高性能電子設備等高度依賴銅。這種結構性的新增需求正逐步成為銅市場新的需求增長引擎。

「中美達成貿易協議的積極前景為銅價上漲提供了新的催化劑。」來自荷蘭國際集團(ING)的資深分析師Ewa Manthey表示,並補充表示,該機構預計今年以及2026年的銅市供需平衡將更為緊張;與許多投資銀行和經紀商一樣,ING設想2026年將出現銅供應短缺。

礦商兼大宗商品交易巨頭嘉能可(Glencore)周三跟隨其競爭對手英美資源集團,報告稱2025年前九個月的銅產量下降,並下調全年產量指引,令礦山產出受擠壓的長名單再添一筆大型交易公司。

這一天然的紅色金屬的交易價格超越其2024年最高點,觸及每噸11,200美元。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基準期銅盤中一度上漲1.5%,至每噸11,200美元,此前早些時候已突破其在2024年5月創下的11,104.50美元的上一個歷史紀錄高位。當前LME期銅報價11,190.50美元。

1761816980(1).png

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本月表示,預計明年精煉銅市場將出現大約15萬噸的短缺,而總消耗量預期約為2,870萬噸。

但來自Panmure Liberum的資深分析師Tom Price卻表示,他認為近期銅價上漲背后的主要驅動因素——全球貿易緊張情緒緩解以及市場對於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大舉升溫,被大體計入當前交易價格。

「因此我認為一些投資者可能會因為在短期內缺乏新的驅動因素而選擇離場,同時也會回到這樣一個現實:銅的需求預期其實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分析師Price表示。Panmure Liberum預計明年銅市場將有8萬噸的小幅過剩。

WisdomTree大宗商品策略師Nitesh Shah表示,當期貨市場的投機性押注過於氾濫后往往會大幅降温。「這可能也是這里的期貨市場一個方面。我們在黃金和白銀這兩大貴金屬交易市場確實已經看到這種短期劇烈回調情況。」

例如,黃金期貨交易價格今年迄今上漲了大約52%,但當前的價格已較10月20日創下的每盎司4,381.21美元的紀錄歷史最高位大幅回落約10%,足以體現出當金屬期貨價格經理非理性狂熱上漲之后,可能在短期之內面臨大幅回調。

今年以來,國際金價(包括黃金期貨與現貨價格)不斷攀升,在過去的數周,金價漲勢尤為猛烈。在上周一,金價再一次創下歷史新高。然而,在上周二,市場對於黃金和白銀的看漲情緒突然逆轉,國際金價遭遇了歷史性的跌幅,當天,現貨黃金價格盤中跌幅一度達到6.3%,這一跌幅創下自2013年4月以來的最大單日下跌紀錄,最終收跌5.3%,而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黃金期貨當天大幅下跌5.7%,同樣創下12年來最大規模的單日跌幅。

華爾街金融巨頭高盛在本月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由於短期內的市場過剩的可能性未被排除,預計2026/2027年的銅期貨價將維持在每噸10,000—11,000美元的區間內持續波動,儘管長期銅價格前景仍然偏向積極。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