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銀齡生活方式②|近半數偏愛自由行 「深度遊」成趨勢

2025-10-30 16:57

轉自:貝殼財經

秋意漸濃,重陽已至,「銀齡族」再次成為社會的聚焦人羣。

中國正處於加速老齡化的關鍵階段。民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3.1億,佔總人口的22%;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2億,佔比15.6%,正式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未來十年,這一羣體仍將以每年超千萬的速度增長,到2035年預計突破4億,佔比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人口變老,生活方式卻正在變「新」。銀齡族的生活方式正在變得更加年輕化、數字化和多元化。隨着健康水平提升和教育程度提高,他們不再侷限於傳統意義上的「養老」模式,而是積極擁抱學習、健身、旅行、創業等多樣生活場景,成為推動「銀發經濟」崛起的新動力。

這不只是一個人口結構的拐點,更是一場社會模式與生活心態的重構。

國家層面的政策佈局也在加速落地。最新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指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政策機制。

在重陽佳節之際,新京報貝殼財經通過問卷調研推出《2025年新銀齡生活方式報告》,透視銀齡生活與消費的八大新趨勢,以數據與案例描繪「變老」的新想象。

「新銀齡」趨勢:品質探索——從「多走走」升級為「精緻走」

65歲的李先生是一位攝影愛好者。去年6月,他報名了「福建霞浦+平潭5日遊」精緻攝影團,專業攝影老師全程指導拍大片,行程從定格清晨的第一縷晨光穿透雲海,拍到黃昏最后一抹晚霞染紅灘塗。

「這不是跟團遊,而是同好深度交流。」他説自己每年都會計劃一次「遠方」之旅,用鏡頭記錄第二人生。像李先生這樣的銀齡旅行者正在增多,他們不只是出發,更懂得如何「出發得好」。

從旅行平臺數據來看,50歲及以上銀發族正成為文旅市場中最具消費力、最具有規劃意識的人羣。在攜程平臺上,他們的平均消費金額約為年輕人的三倍,半數以上用户在平臺上的消費超過3000元。

「高端產品」成為關鍵詞——從「老友會嚴選」的「斯里蘭卡9日遊」到「土耳其10日遊」及「摩洛哥+突尼斯14日遊」,這些帶有文化和異域色彩的線路,正在被銀齡族追捧。其中,斯里蘭卡線路在一周內訂單破千,同比增長超過100%。

錯峰出行是銀齡族旅行的一大特徵。攜程數據顯示,銀齡族工作日出遊佔比約64%,高於其他年齡段人羣,節假日出遊僅佔約12%。他們更偏愛「深度遊」——行程周期長、距離覆蓋遠,目的地既有烏魯木齊、張家界、麗江,也有曼谷、伊斯坦布爾和巴黎。

這屆「新銀齡」,早已把世界當作他們的后花園。新京報貝殼財經調研顯示,有45.6%的受訪者選擇自由行,但有專業機構協助規劃的半自助行和定製型旅行也同樣受到歡迎,超三成受訪者偏好這種「省心又不失掌控感」的方式。剩下約兩成偏好跟團遊。

攜程數據顯示,截至9月20日,2025年50歲以上用户的跟團遊訂單量同比增長約45%、定製遊增長約25%、自由行增長約20%。

消費不只是變多,更在變「精」。

在出行方式上,鐵路仍是首選,佔比高達79.2%;其次是自駕和飛機,佔比分別為41.5%和41.0%。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旅遊專列仍屬「小眾」,但有10.4%的受訪者將其選為最常用的出行方式之一。

張女士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她的母親曾經過朋友推薦,和朋友一起坐旅遊專列去長白山旅行。「因為有的老人會暈車、暈機,坐列車大家的接受度會高很多。」她介紹道,每到達一個目的地,乘客都可以把大件行李留在列車上,只攜帶小包下車遊玩,這種「行李隨車」服務為年長者的長途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

調研結果也顯示,銀齡族在選擇專列或旅行團時,最在意的不是「去哪」,而是「怎麼去得安心」。72%的受訪者希望行程節奏更慢、活動量適中,「不太累」成為他們出行的首要考量,行程輕松甚至超過價格因素,成為最受關注的要素。同時,約六成受訪者將「價格合適」以及「有醫生、領隊或照護人員隨行」等安全保障列為出行的重要條件,體現出這一代銀齡旅行者理性、務實且注重體驗質量的特徵。

從地域分佈看,在攜程平臺下單的50歲以上人羣中,其所在地域主要集中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佔比超過40%,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合計佔近三成。銀齡族的高消費能力不僅推動了文旅市場的產品創新,也讓「高端定製化」成為產業新藍海。

整體來看,銀齡族的文旅消費呈現從「量」到「質」的升級趨勢:他們不僅出行頻次高、消費能力強,同時對高品質、個性化、深度體驗和安全舒適的需求也不斷增強。

統籌:任嬌

記者:董怡楠 杜曉彤

設計:任婉晴

校對:柳寶慶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