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炒股賺100萬很難嗎?不如試試「低於20全倉買入,高於80全倉賣出」,説不定不出一周就大有改善

2025-10-30 16:26

(來源:A股薈萃)

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兼容

自古以來,交易者就分成了基本分析派與技術分析派兩大陣營,從而展開了一場孰優孰劣的爭論。有人提出,為什麼就不能將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兼容起來考慮問題呢?難道非要在技術分析與基本分析中進行二選一嗎?

基本分析從價格運行的根本原因入手,可以在運行方向與幅度的判斷上有一定的優勢;而技術分析從價格波動的本身入手,對於具體點位的把握有一定的優勢。那麼,如果用基本分析進行品種和交易方向的選擇,然后在通過技術分析來尋找具體的買入點位豈不是更好?理論上講,這樣的方法是可行的。當一隻股票基本面顯示該股應該大幅上漲,而現實的股價卻在不斷的下跌時。我們不妨先不要逆勢買入,而是等到該股技術上擺脫下降趨勢再買也不迟。要知道我們手上那點可憐的資金,完全沒有必要像基金管理人那樣逆勢吸納。

至此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如果買入后該股又繼續下跌該如何呢?基本分析的本質就註定了其不可能存在彈性,我們很難將止損思維與基本分析兼容起來。基本分析是因為「便宜」而買入,那麼我們又如何能夠因為更便宜而賣出呢?按照巴菲特的説法,當其買入的股票出現下跌時,不過是給他一次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入的機會。由此看來,基本分析大師通常是不止損的。

那麼,基本分析大師又是如何防範風險的呢?按照林奇的説法:假如你手中的十隻股票有三隻是大贏家,他們就能彌補你其中一兩隻的損失和六七隻表現平平的股票。對於巴菲特而言,也有一次性投資中使用其合夥公司資金不超過25%的原則。由此看來,基本分析大師是靠分散投資來防範風險的。如果持股時間超過一定尺度的話,那麼系統風險基本上是不存在的,畢竟指數沒有不能逾越的頂部。那麼基本分析者,完全可以通過分散投資來規避非系統風險。

在股市上,如果你有絕對的止損點,那麼分散投資的意義不大。但如果是在期貨市場上,即使你有止損點,也必須要考慮到分散投資的問題。事實上,方法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的搭配,並且讓這種搭配能夠適合你的自身要求以及市場環境。對於交易而言,你必須將買入、持倉、賣出組成一個環。即使這樣也不存在能夠保證一次見效的交易策略,那麼我們還要將這些眾多的環組成一條鏈。一個人交易做得好不好,關鍵是看他的交易鏈是否很好。

既然沒有能夠為單次交易負責的方法,那麼技術分析只能靠多次運用來實現他的價值。而多次使用技術分析,就等於形成了一個交易系統。這時就出現了盈虧同源的問題,利潤不再是利潤,而只不過是收入;虧損也不再是虧損,也只不過是成本。這時如果我們在付出多次成本后,又放走了屬於我們的利潤,那時我們最終只能是出現總體虧損。我們在規避了虧損的同時,可能也會放走潛在的利潤;而如果放走了利潤,就絕對不是沒有賺錢的問題。因為我們如果不能用必然的利潤來對衝必然的虧損,那麼我們只能出現虧損的結局。對於交易系統而言,並不可能每次買入信號都能夠有基本面的配合。

即使是最好的基本分析者,也不可能對所有品種都能夠做到清晰的分析。這時採用基本分析就會存在放走黑馬的可能。如果你只使用基本分的話,那麼放走其他的黑馬並無可厚非。但如果你放走的黑馬,恰恰是你由技術分析構建起來的交易系統所能夠捕捉的話,那麼這對你而言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損失。按照「盈虧同源」的理念來看,放走利潤和出現虧損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要知道,放走一次利潤可能會出現數次虧損無法對衝。巴菲特可以放走網絡股的利潤,畢竟他有屬於自己的盈利模式。但趨勢跟蹤者如果放走網絡股的利潤,那麼他該如何對衝曾經多次無效止損的成本呢?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將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融合起來應對某次特定交易的可行性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將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結合起來組建一個能夠循環使用的交易系統,就絕對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何況每一種交易方法不但有其優勢,同樣也有其成本。如果我們不倫不類的將不相干的交易思路融合至一起,就會出現眾多基本面因素加上一個緊密止損點的可笑局面。要知道任何基本分析都不能保證價格不會反向波動百分之幾。

「十人炒股,七虧,兩平」這是中國股市的一個規律。在中國炒股羣體大多數都是散户,而散户本身就是個弱勢羣體,沒有專業知識、信息不對稱,加上喜歡人云亦云、追漲殺跌是造成絕大多數散户虧損累累的主要原因。所以,想要在股市中能賺到錢,學習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是重中之重。趁周末的休息時間,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比較簡單實用的RSI指標的用法和實例。

RSI指標運用原則

1、受計算公式的限制,不論價位怎樣變動,強弱指標的值均在0與100之間;

2、強弱指標保持高於50表示為強勢市場,反之低於50表示為弱勢市場;

強弱指標多在70與30之間波動.當六日指標上升到達80時,表示股市已有超買現象,

3、一旦繼續上升,超過90以上時,則表示已到嚴重超買的警戒區,股價已形成頭部,極可能在短期內反轉回轉;

4、六日強弱指標下降至20時,表示股市有超賣現象, 一旦繼續下降至10以下時則表示已到嚴重超賣區域,股價極可能有止跌回升的機會。

RSI曲線的形態

(1)RSI指標在高位盤整或低位橫盤時出現的形態也是判斷行情、決定買賣行動的一種分析方法。

(2)當RSI曲線在高位形成M頭或三重頂等高位反轉形態時,意味着股價的上升動能已經衰竭,投資者應及時地賣出股票。

(3)當RSI曲線在低位形成W底或三重底等低位反轉形態

RSI的簡單用法

1、RSI1(白色線)跌破20又向上突破20,這是買入信號

當RSI白線跌破20的時候,説明股市已經進入了超賣的區域,一般在這個時候股價繼續下跌的空間已經不大了,可以試探性的建倉,在股價出現反彈,並且RSI白線重新突破20的時候選擇加倉。不過畢竟是超跌反彈,進場離場都要快。

原理圖解

實際案例圖解

2、RSI1(白色)和RSI2(黃色)低位金叉,買入信號

當RSI白線與黃線同時處於50以下的時候,突然一塊上行,並且白線向上擊穿黃金,這時就是超短線的一個強烈買入信號了,不過這也只是一種信號,我們在實際操作時應該結合成交量的變化來決定買賣。

見下方原理圖解

實際案例圖解

3、RSI1(白色線)從高位跌破了80,這是賣出信號

當RSI白線突破了80的時候,説明市場已經進入了超買狀態,這個時候股價繼續上升的空間就十分小了。可以適當的賣出股票,選擇輕倉觀望。如果RSI白線見頂回落跌破了80以后,就可以清倉出局了,股價頂部已經形成。

原理圖解

實際案例圖解

4、RSI1與RSI2高位死叉,賣出股票信號

RSI白線與黃線一起向下運行,同時白線自上而下的擊穿黃線,形成死叉,説明市場中的空方力量已經佔據上風,這個時候就應該儘快的賣出手中的股票。

原理圖解

(由於上傳時圖片被壓縮,如覺下圖模糊不清,可以直接到公眾號索要高清原圖。)

RSI指標的基礎用法

先説一個最基本的判斷:當短期RSI大於長期RSI時(比如RSI6值大於RSI12值),市場屬於多頭;當短期RSI小於長期RSI時,市場屬於空頭。

進一步地,RSI指標也有「金叉死叉」和「頂底背離」。和KDJ指標類似,除了看圖形外,一定還要結合數值情況。

1.低位金叉和高位死叉。

當RSI指標的黃線和綠線同時處於50以下,突然一塊上行,並且黃線向上擊穿綠線,這時就是低位金叉,是比較強烈的買入信號。

在實際操作時,還應該結合成交量的變化來決定買賣。若RSI指標形成低位金叉時成交量同步放大,這個買入信號可能就更爲準確。

我們來看看豐原藥業今年初的走勢圖:

如果當RSI指標的黃線與綠線一起向下運行,同時黃線自上而下的擊穿綠線,形成高位死叉。

説明市場中的空方力量已經佔據上風,這個時候就應該儘快賣出手中的股票。

尤其要提醒下,這個「高位」不一定要達到80以上,一般60-70就可以納入考慮範疇了。

我們來看看穗恆運A今年初的走勢圖:

2.頂背離和底背離。

當RSI指標處於高位,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走勢;而此時K線圖上的股價卻再次創出新高,形成一峰比一峰高的走勢,這就是頂背離。

頂背離現象一般是超買,意味着市場被逐漸侵蝕,正在變得虛弱。股價很可能在高位反轉,是賣出信號。

我們來看一下廣宇發展今年3月份時候的一波頂背離走勢:

當RSI指標處於20以下低位,率先止跌企穩,形成向上走勢;此時K線圖上的股價卻仍一路下跌,一波比一波低,這就是底背離。

底背離現象一般預示着股價短期內可能反彈,是短期買入的信號。

我們來看一下新華聯今年4月份時候出現的底背離走勢:

RSI指標的背離告訴我們,反轉信號並不一定位於極值(比如80或者20)附近的高峰或低谷,往往是第2個高點或低點。這也被稱為「隱形信號」。

RSI指標的特殊使用技巧

其實能掌握好上面這些「規定動作」已經很不錯了,但既然是指標介紹,也和大家分享兩個RSI指標在實戰中的小技巧。

1.雙底形態。

如果RSI指標每次跌破20就考慮買入,那會遇到太多平庸的買點。所以有一種雙底形態法,在突破頸線時買入,形成更高的確定性。

先解釋一下頸線,RSI6連續兩次下跌到幾乎同一位置就是所謂的雙底,這時沿第一次回調高點做水平線,就是頸線。

當RSI6先突破頸線時,就形成了比較好的買點。對於比較保守的投資者,等待RSI6再次回調到頸線時,形成支撐反彈,也是好的入手點。

這樣説可能比較抽象,給大家看一下雙底形態的圖形就明白了:

運用雙底形態時,如果第一底的成交量萎縮,第二底的成交量放大,説明多方力量增強,這種情況下看漲信號會更加可靠。

2.大勢轉換

RSI指標是短線指標,更為敏感,有時判斷大勢轉換也有奇效。

在一波長期上漲中,如果RSI指標上漲到55-65就逐漸漲不動了,這時候就要留神,很可能意味着市場正在形成頂部,弱市即將來臨。

雖然也有可能再衝高到70,但根據經驗,更大概率會從60直接奔30而去。

炒股心得:

如果你買對了一隻股票,這隻股票處在上升階段,你會覺得買股票賺錢比任何其它方法都輕松省力。你只要確定買的價格和數量,輕輕一點電腦的確認鍵,你的錢就已經成爲了股票;而這隻股票只要漲了百分之幾,就比存銀行一年的利息還多。如果這時你看見有的股票在不長的時間長了百分之幾十或者翻番,你的貪慾的想像力就會迅速膨脹,幻想坐上致富的直達快車,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理想。這個方法不用出力,不用害人,光明正大,理直氣壯,多好啊!這時,股市的風險好像在你這里已經全無,看着自己買的股票在漲,別的股票在跌,感覺別提多好了,自己認為巴菲特也不過如此!

如果你買錯了一隻股票,這隻股票處在下跌階段,看着別人的股票在上漲,你會后悔買這隻股票,不管你是割肉還是捂住不賣,你還會幻想有朝一日你會把損失奪回來的,認賠退出的人是少數。

不管上升還是下跌,股市的日K線永遠是波浪形的,人們總會去追逐那個浪底買入、浪尖賣出的完美人生。股票的漲跌是有規律的,這也是人們做股票的一個理由。

一旦首次入場頭寸發生虧損,第一原則就是不能加碼。最初的損失往往就是最小的損失,正確的做法就是應該直接出場。如果行情持續不利於首次進場頭寸,就是差勁的交易,不管成本多高,立即認賠。希望在底部或頭部一次搞定的人,總會拿到燙手山芋。熊市下跌途中,錢多也不能贏。機構常常比散户死的難看。小資金沒有戰略建倉的必要,不需要為來年未知行情提前做準備。不需要和主力患難到底。明顯下跌趨勢中,20-30點的小反彈,根本不值得興奮和參與。有所不為纔能有所為。行動多並不一定就效果好。有時什麼也不做,就是一種最好的選擇。不要擔心錯失機會,善獵者必善等待。道在於,耐心等待機會,耐心等待最有利的風險/報酬比,耐心掌握機會。熊市里,總有一些機構,拿着別人的錢,即使只有萬分之幾的希望,也拼命找機會掙扎,以求突圍解困。我們拿着的是自己的錢,要格外珍惜纔對。不要去盲目測底,更不要盲目抄底。做交易,必須要擁有二次重來的能力,包括資金上,信心上和機會上。

你可以被市場打敗,但千萬不能被市場消滅。我們來到這個市場是爲了賺錢,但是這個市場卻不是全自動提款機。進入股市,就是要搶劫那些時刻準備搶劫你的人。股票投機講究時機和技巧,機會不是天天有,即使有,也不是人人都能抓住。要學會分析自己擅長把握的機會,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有機會就撈一票,沒機會就觀望,離開。在十次交易中,即使六次交易你失敗了,但只要把這六次交易的虧損,控制在整個交易本金20%的損失內,剩下的四次成功交易里,哪怕用三次小賺,去填補整個交易本金20%的虧損,剩下一次大賺,也會令你的收益不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