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聯儲欲降還休,市場接下來將如何演繹?

2025-10-30 22:15

 

今天的宏觀事件非常多,最讓人矚目的當然是會晤,午后有波跳水,許多人想是不是不及預期。

其實沒有,要談的在馬亞的時候都談了。這只是一個交易節奏問題,指數新高,談完了,見完面了,一些資金就會想着兑現。4000點又是A股一個整數心理門檻,有經驗的人不多,這個位置上下反覆一下很正常。

中美的糾纏是一箇中長期問題,年初的時候我們説過今年大趨勢是向上,會夾雜「金毛坑」,4月的時候驗證了一波,10月又驗證了一波,這個未來預計會繼續成立。大家不要因為這方面的糾纏而驚慌。

另一件宏觀事則被這件給蓋過了風頭,就是昨晚美聯儲的FOMC。

 

 

 

 

 

 

 

 

01 美聯儲欲降還休


 

 

 

昨晚美聯儲宣佈降息25個基點,這個是預期中的,但美股跳了波水了,黃金也跳了波。因為這如預期的降息會議,美聯儲卻搞了點事情。

慣例美聯儲發佈決議內容后,就是鮑威爾的新聞發佈會。但在我們這邊時間凌晨2點35左右時,鮑威爾原來在讀稿子,這時卻抬了頭補充道:「9月和10月的降息是出於風險管理,但12月是否繼續降息,現在完全不確定,遠未成定局。」

由於美聯儲會議的重要性,全球有大量量化資金是逐字逐句盯着鮑威爾的每一個字眼。這句話一出,美股、黃金快速跳了波水。

在這個之前,市場對12月的降息是信心滿滿的。

但鮑威爾説:「目前委員會內部有一種傾向,認為應該暫時停下來觀望。越來越多委員認為,或許至少應該暫停一下,類似這樣的聲音正在變多。」

另外補充一點是,在這次FOMC決議內容上出現了兩張反對票。出現反對票本來並不稀奇,稀奇的是這次兩張反對票立場是完全相反的。

美聯儲理事米蘭主張應該降息50個基點,25個點不夠。這位人士是特朗普今年8月任命的,看上去是完全響應特朗普號召,降息降息更大力度降息。

而另一位FOMC成員——堪薩斯聯儲主席施密德則認為不應該降息,他支持保持利率不變。

這是非常少有的雙向異議,一個想加大力度降息,一個卻想保持不變。這表明美聯儲內部的分歧正在加大。

這種內部分歧的加大原因之一應該是現在美國的宏觀經濟局面也是十分複雜的。

其中分歧之一就是關税對美國的通脹影響。雖然9月美國的通脹依然是温和的,但美聯儲並不完全相信關税會沒有影響。鮑威爾稱較高的關税正推動某些商品類別的價格上漲,從而導致整體通脹上升。

雖然通脹自2022年年中高位顯著回落,但與美聯儲長期2%的目標相比仍略高。

這些言辭都指向了一點,12月美聯儲的降息很大可能是沒有了。

當然,如果美國的CPI數據繼續不那麼強,估計特朗普會繼續嚷嚷要美聯儲降息,到時候看戲了。話説美國政府現在還停擺着,10月通脹報告能不能如期出來還不好説。

 

 

 

 

 

 

 

 

02 但降息的方向是確定的


 

 

 

不過,儘管有這一摩擦,美聯儲降息的方向大概是確定的,現在還沒有降到頭。就看特朗普塞進來的米蘭立場,就知道接下來美聯儲的態度方向。鮑威爾不聽話的話,明年5月任期就滿了,不用懷疑特朗普一定會選一個願意執行降息的人擔任這個職位。

除了這個政治因素外,另一個因素就是美國的經濟。就像鮑威爾可能按下降息暫停鍵,但他也承認了美國的就業市場存在下行風險,美國的就業增長自年初以來是明顯放緩的,雖然有勞動力增長下降造成的(這個的原因是移民減少及勞動參與率下降帶來的),但勞動力需求也顯然在減弱。

注意,鮑威爾用的詞是顯然,是明顯。這就説明美國的宏觀經濟是沒有它股市看上去那麼牛氣轟轟的。

雖然美股漲勢如虹,但其實美股的表現也跟A股類似,結構是非常顯著的,主要的上漲也是集中在AI及其周邊上,其他行業表現一般。

美國的GDP增長貢獻里,很大程度是數據中心等AI相關的基礎建設帶來的,剔除這些后,其他方向也是一般的。

政治、宏觀經濟都是支持美聯儲繼續降息的。關税對通脹的影響,實際美聯儲一直是有些高估的。

今天中美見面后,對中國的對等關税又豁免了一年。加之宏觀經濟的放緩,美國的通脹是很可能上不去了,除非特朗普自己作,再向全球加關税。

所以,即使美聯儲12月沒降息,這只是一個節奏的原因,但降息的方向是沒改變。並且,我覺得后面大概率通脹沒有那麼厲害,就像前幾個月那樣,而宏觀風險更加逼近,美聯儲下次降息並不會很遠。

至於我們這邊,國內也是有降息的可能。央行恢復購買國債,其實就是進一步寬松的表態。之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國內的總量和CPI,以及人民幣的堅挺,都為央行降息提供了空間。

寬松的宏觀環境,本來就在底部磨的總量經濟(從而沒有更差的預期),加上gjd現在越來越得心應手的對指數操控(大家觀察每天的漲跌幅就可以看到,多數公司下跌+銀行下跌+消費大票下跌+其他行業頭部公司上漲,上證指數是漲的,大多數公司下跌+銀行上漲,上證指數也是漲的,這種情況,指數是很難有大幅的下跌),指數大概率會在震盪中繼續往上,走出A股呼喊多年的慢牛趨勢。

但是,結構性的行情,意味着指數雖然是慢牛走勢,賺錢卻並不是那麼容易:

今天這個高位跳水,會是一次變盤的開始嗎?科技行情是延續還是會如曾經的創新葯一樣步入調整?

美聯儲按下降息暫停鍵,會對美股科技股有怎麼樣的影響?這又會如何映射A股科技股?

隨着茅臺的業績不及預期,老登們是將進一步下探,還是調整接近尾聲準備發起反攻?

大幅調整兩個月的創新葯,藥明康德又空發減持利空,會有怎麼樣的演化?

若想第一時間抓信號識別風險,瞭解更多投資機會,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更專業更及時的投資策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