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蘋果手機雙十一疊加國補后!512GB價格降幅高達2210元,iPhone 17 Pro Max跌至「清倉價」,果粉躺贏了

2025-10-30 16:00

「去年9499元咬牙入的iPhone 16 Pro Max,今年一看同容量直接省出一張馬爾代夫機票?!」

昨晚,北京朝陽的95后設計師小趙把這條消息甩進閨蜜羣,瞬間炸出99+條「真的假的」。我替他驗證完只想説:別懷疑,蘋果這次真把「價格屠刀」掄圓了——iPhone 17 Pro Max 512GB一口氣降了2210元,國補+平臺補貼+雙十一紅包三線齊下,直接把「高冷蘋果」打成「隔壁老王」,便宜到讓人懷疑人生。

劃重點!今年天貓/淘寶和京東最新的雙十一統一紅包口令都是「天降紅包8877」一定要記住!領的紅包大小和你搜索的什麼口令有關的!「天降紅包8877」這個雙平臺唯一紅包口令包領到大的!記得每天去領!

搜雙11統一紅包口令「天降紅包8877」,發放力度更大,還有iphone17免單!

淘寶/京東搜:天降紅包8877

最新國補資格的領取方法入口是:京東搜「國補降價678」

這個雙平臺唯一口令每晚8點還能額外領取一次哦!

祕訣:先在app搜一下口令,以后每天點歷史搜索記錄就可以了!

一、2210元!不是噱頭,是真金白銀的「神降」

先上硬貨:

京東自營最新價,iPhone 17 Pro Max 512GB原價11299元,今晚8點領完「國補降價678」+平臺Plus券+以舊換新,最低9099元拿下,降幅高達2210元。

2210元啥概念?差不多是一臺國產旗艦的錢,現在直接省下來,還能再買個iPad Air。蘋果這次不是「擠牙膏」,是「踩電門」——一腳把價格踩到地板。

二、為什麼降得這麼狠?蘋果也「卷」不動了

  1. 國補限時返場:國家15%補貼,最高再省500元,限6000元以下機型,但平臺把「直降」算進去后,Pro Max也「曲線」享受。
  2. 平臺殺瘋了:京東、抖音、美團三大授權渠道搶流量,直接砸錢補貼,紅包、神券、免息分期全上,官方直營店卻一分不降,差價瞬間拉開。
  3. 庫存壓力:iPhone 17系列首發銷量不及預期,供應鏈透露,512GB版本庫存冗余高達30%,庫克再佛系也得「清艙」。

三、手把手教你薅到「史低」9099元

Step 1:京東App搜「天降紅包8877」,領雙十一超級紅包,最高1111元,每天都能領,記得先搜一次,以后直接點歷史記錄。

Step 2:搜「國補降價678」,進入蘋果國補專區,系統自動判定資格,15%補貼立減最高500元。

Step 3:舊機別扔!iPhone 12 Pro以上機型回收價再補貼500~1100元,我的iPhone 14 Pro 256GB估了3650元,比閒魚多賣400+。

Step 4:晚8點蹲Plus神券,7000-560大額券限時秒,四重疊加后,9099元穩穩到手。

四、512GB真有必要?一句話:想買就別猶豫

iPhone 17 Pro Max升級A19 Pro 3nm芯片,4800萬像素三主攝,4K120幀ProRes直連外錄,6.9英寸120Hz屏,5088mAh電池……拍一段30秒杜比視界視頻就1.6GB,128GB用户天天「刪刪刪」的痛,懂的都懂。

況且,9099元=512GB旗艦+全套生態體驗,同價位安卓只能買到「次頂配」,還要忍受系統廣告。蘋果這次把「耐用+保值」兩張王牌甩出來,真·閉着眼選。

五、果粉羣像:有人哭暈,有人笑瘋

  • 「等等黨」阿May:從iPhone X堅守到現在,終於等到「真香價」,直接下單深空黑,省下的2000多報了瑜伽私教,「身材和手機一起升級」。
  • 「去年黨」小莊:9499元剛買15 Pro Max,看到新聞原地裂開,連夜掛閒魚,決定「虧1000也要換17」,畢竟A17到A19的代差,「卡頓可以忍,心里疙瘩忍不了」。
  • 「安卓觀望團」老趙:用了十年三星,被S23 Ultra發熱折磨到崩潰,看到iPhone 17 Pro Max 512GB跌破九千,「直接叛逃」,第一天入手,第二天發圈:「真安靜,真絲滑,真不燙」。

六、寫在最后:蘋果「跌下神壇」,果粉終於躺贏

過去,我們調侃蘋果「保值堪比理財」,今年它卻用一次「清倉式」降價告訴市場:沒有永遠的王者,只有永遠的真香定律。

9099元的iPhone 17 Pro Max 512GB,可能是近三年最離譜的「官方底價」。別再等618,別再等明年,庫存清完就恢復原價,到時候拍斷大腿也回不去。

今晚8點,記得京東搜「天降紅包8877」+「國補降價678」,把2210元優惠牢牢鎖死。下一部「真旗艦」,

也許不用賣腎,只需動動手指——

果粉們,衝!

聲明:本文為廣告非新聞

編輯:侯宜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