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馬斯克計劃將AI百科全書Grokipedia送入太空實現永久保存

2025-10-30 14:25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10月30日消息,據《紐約時報》報道,埃隆·馬斯克通過社交平臺X宣佈,其旗下xAI公司推出的全新開源百科全書「Grokipedia」,將被刻錄在穩定的氧化物介質上,併發射至太空以實現永久保存,此舉旨在為人類文明知識留存長期保障。

據悉,這一計劃是在Grokipedia V0.1版本發佈后公佈的。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向xAI團隊表示祝賀,並詳細闡述了該計劃的核心目標:打造一個開放源代碼、全面涵蓋人類知識的集合體,隨后將刻錄在穩定氧化物材料上的副本,分別部署於地球軌道、月球乃至火星,通過多星球、多軌道的存儲佈局,確保人類文明的知識成果得以長期留存。他強調,「這是基礎性工程」,凸顯出對該計劃長遠價值的重視。

從人類探索宇宙與留存文明的歷史來看,此類嘗試並非首次。早在1977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便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上搭載了「旅行者金唱片」,唱片中收錄了地球的聲音與圖像,意在向宇宙展現地球文化的多樣性。而此次馬斯克推動的Grokipedia太空保存計劃,無論是在知識覆蓋的廣度——以「包羅萬象」為目標構建知識庫,還是在保存規模與願景的雄心——跨越地球軌道、月球、火星的多場景存儲,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值得關注的是,Grokipedia本身承載着對知識傳播模式的創新探索。作為一款由人工智能驅動的百科全書,其定位是傳統在線知識平臺的替代方案,核心目標之一是消除傳統平臺中可能存在的主觀人為偏見。該系統依託xAI開發的人工智能模型Grok,具備從互聯網抓取信息並進行摘要整合的能力,能夠在科學、技術、文化、政治等各類話題上,提供更為平衡、細緻的內容呈現。

與維基百科依賴人工編輯的模式不同,Grokipedia藉助機器學習技術實現了「持續進化」的特性,其能夠閲讀和處理的信息量,遠超任何人類編輯團隊的能力範圍。馬斯克此前曾表示,即便在Grokipedia V0.1版本階段,該系統「已經優於維基百科」,展現出對這一AI知識平臺性能的信心。(純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