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十四五」答卷 | 東北首座光熱電站19667面「追光鏡」安裝就位!

2025-10-30 14:26

在「十四五」規劃收官關鍵階段

中廣核各清潔能源項目現場

正奮力攻堅

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近日,央視新聞客户端刊發報道

《19667面「追光鏡」震撼陣列!

東北首座光熱電站預計12月投入使用》

報道東北首座光熱電站

中廣核吉西100MW光熱發電項目

建設情況

↓↓↓

報道原文如下

近日,位於吉林省大安市的中廣核新能源吉西100MW光熱發電項目基建工程已全面完成,核心設備安裝與調試工作正有序推進,預計將於今年12月正式併網發電。這一項目的建成,標誌着我國在高緯度嚴寒地區光熱發電技術應用上取得重大突破,對促進能源結構轉型、保障電網穩定運行具有深遠意義。

基建收官,調試啟動

據項目負責人趙雄介紹,項目當前已順利完成汽輪機扣蓋和廠用電系統受電驗收,鏡場近兩萬面定日鏡全部安裝就位,核心發電區土建與安裝工程基本結束。「當前工作重心已全面轉向設備試驗與系統調試,即將進行化鹽與熔鹽注入工作,全力衝刺12月併網目標。」趙雄表示。

萬鏡追日,熔鹽儲能

該項目採用塔式熔鹽光熱發電技術,是全國緯度最高的塔式熔鹽電站。趙雄生動地解釋了其工作原理:「全場19667面鏡子,如同巨大的‘向日葵’,實時追蹤太陽位置,將陽光反射至中央吸熱塔。塔內的熔鹽受熱后,温度升至565攝氏度,儲存於高温熔鹽罐中。需發電時,高温熔鹽釋放熱量,產生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他特別指出,該系統配置了40兆瓦熔鹽電加熱器,可在風電、光伏發電過剩時,將富余電能轉化為熱能儲存,有效平抑棄風棄光,提升能源綜合利用效率。

穩定電網,綠色減排,拉動經濟

作為國家首批「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配套項目之一,吉西光熱電站兼具調峰、儲能與基荷電源功能。趙雄介紹,其核心優勢在於「電網友好性」:「光熱機組啟動迅速、出力平滑可控,能提供可靠的轉動慣量與調頻調壓能力,是電網的‘穩定器’與‘調節器’。」

在環保與經濟效益方面,項目投運后,年發電量約1.8億千瓦時,可等效減少標煤消耗5.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13.9萬噸。預計年產值約2.02億元,年税收約3500萬元,為地方經濟注入新動力。

高寒方案,引領未來

作為東北地區首座光熱電站,該項目在高緯度、嚴寒環境下形成的全套技術方案——涵蓋鏡場設計、防凍策略、材料選擇與運維體系——為行業積累了寶貴數據。趙雄表示,這一成功實踐,為我國在類似環境地區大規模開發「光熱+」一體化項目提供了可複製的範本,對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具有重要引領作用。

(中廣核電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