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0 05:48
(來源:新華日報)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度逐年提高,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屢奪桂冠……亮眼成績背后,是江蘇護理職業學院近十年探索貫通國際標準的系統化教學改革成果。改革落地至今,已實現人才培養質量、行業服務能力、對外影響力的多重突破,成為職業教育對接醫療行業標準的典型實踐。
此前,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與行業標準脱節,一直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育教學的痛點。為破解這一難題,學校自2016年起,聯合江蘇省人民醫院、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等三甲醫院、第三方檢驗機構及合作企業,組建跨領域團隊,開啟以「貫通國際標準」為核心的人才培養變革。以國際醫學實驗室黃金準則ISO15189為藍本,將其全面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起獨特的系統化改革路徑。
「樣本接受複覈3次、檢驗前做質量控制、異常結果需臨牀複覈……」在校醫學檢驗實訓中心,學生操作嚴格對標ISO15189,這正是該校「貫通標準」、將「標準融入五金」體系的生動實踐。學校打破傳統,通過「課程—模塊—活動」三個層面把ISO15189標準「翻譯」成教學語言,拆解出人才培養核心能力目標。一方面,修訂8門核心課程教學標準,新增《質譜檢驗技術》等特色課程覆蓋新技術標準;另一方面,按ISO15189標準打造「樣本接收區—檢測區—報告區」實訓基地,讓學生日常學習「每一步都符合標準」。
有了標準基礎,還需科學培養路徑。學校創新設計「三階四層」培養體系。「三階」即從「認知崗位」到「體驗崗位」再到「勝任崗位」遞進;「四層」則在實踐教學中,實現從「基礎」到「核心」「綜合」再到「創新」的能力提升。學生從一年級形成職業規範認知,到二年級逐步強化質量意識,再到畢業前已能獨立執行全流程標準、參與質量改進項目,標準素養與崗位能力實現階梯式匹配。
課堂教學中,學校基於OBE和CDIO等理念,創新「四階遞進」教學模式。在《生物化學檢驗》等核心課程中,教學環節被重新設計為「探析流程—闡明原理—提高技能—持續改進」四階段,將標準條款轉化為教學實踐,讓學生在解決真實問題中內化標準意識。其中,學生參與開發的「AI抗酸桿菌識別模型與設備」已推廣至國內外35家企業使用,充分展現基於標準的創新能力提升。
近年來,該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對ISO15189標準認知率大幅提升,憑藉紮實標準素養入職后能更快融入臨牀環境,部分優秀畢業生短期內便成長為單位質控骨干。同時,學生綜合競爭力在賽場上彰顯,近五年,專業學生在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多項高規格賽事中斬獲13項一等獎,因「操作流程規範、結果溯源清晰」獲高度評價。
行業影響力持續擴大:學校是全國醫學檢驗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參與制定的高職醫學檢驗國家教學、實習標準在教育部官網發佈,2門核心課程標準向全國高職院校推廣;2019年,「校企共建產教融合平臺,助推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發展」案例入選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報;標準化實訓基地每年接待國內外參觀3000人次,30余所省內外院校借鑑建設經驗;學校參與中非職業教育聯盟項目,助力坦桑尼亞開發「衞生檢驗檢疫員5級」國家職業標準,實現標準國際輸出。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