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加息懸念拉滿?日本央行陷兩難,連續第6次按兵不動!

2025-10-30 14:41

全球市場的重頭戲一個接一個。

昨夜美聯儲已經開啟年內「二連降」,今天日央行則依舊選擇不跟。

周四,日本央行連續第六次會議「按兵不動」,符合市場預期。

利率決議公佈后,日股表現平淡,市場焦點轉向日央行行長植田和男下午的新聞發佈會。

截至發稿,日經225指數略微上漲,現漲近0.5%報51546.28點。日本10年國債收益率幾乎沒有變化。

近期,日股接連創下新高,併成功突破5萬點關口。年內,日經225指數累漲了約29%。

日元則應聲走弱。美元兑日元抹去此前跌勢,突破153關口。

隨着市場消化高市早苗政府政策的預期,日元兑美元本月下跌逾3%,表現遜於其他10國集團貨幣。

按兵不動


這是日本女首相高市早苗上周就任以來,日本央行的首次會議。

利率決議顯示日本央行以7比2的投票結果,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5%不變。

其中,日央行政策委員高田創、田村直樹則呼籲加息25個基點,這也是他們連續第二次投下反對票。

值得關注的是,日本通脹率已經連續41個月高於日央行2%的目標。

日本央行表示,若經濟和物價走勢符合其預測,並伴隨經濟和物價的改善,將上調政策利率。

該行指出,中長期通脹預期温和上升,日本經濟增長步伐可能放緩。

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短期內潛在通脹可能會停滯不前,但應該會逐漸穩定到與2027財年2%的目標一致的水平。

委員會認為,經濟風險偏向下行,而通脹風險大致平衡。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及其對全球價格和市場的潛在溢出效應是需要警惕的關鍵風險。

另外在最新季度經濟展望報告中,日本央行更新了經濟和通脹預測。

2025-2027財年 實際GDP增速預期中值分別為0.7%、0.7%、1.0%,上次預期分別為0.6%、0.7%和1.0%。
2025-2027財年 核心CPI預期中值分別為2.7%、1.8%、2.0%,上次預期分別為2.7%、1.8%和2.0%。
2025-2027財年 核心-核心CPI預期中值分別為2.8%、2.0%、2.0%,上次預期分別為2.8%、1.9%和2.0%。


加息壓力倍增?


隨着高市出任首相,日本央行面臨政治層面等多重不確定因素。

這也令日央行的政策路徑複雜化,其在日元貶值與政治壓力間艱難平衡。

被視為「安倍經濟學2.0」的高市早苗,支持刺激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

此前她敦促日本央行與政府提振需求的努力合作,這一舉動也被認為是在抵制央行的加息計劃。

作為低利率的倡導者,高市曾稱日本央行過去的加息是「愚蠢的」。

回顧來看,自2024年3月重啟加息后,日本已加息三次。但今年5月至今,已經連續六次會議都維持利率不變。

日央行行長植田和男也一直謹慎強調稱,「要等潛在通脹穩了再動手」。

不過在此次會議前,美國財長貝森特曾罕見喊話日本加息。

貝森特表示,如果日本央行繼續實施正確的貨幣政策,日元匯率會在合理水平穩定下來。

那為啥美國的財長要施壓日本央行?

分析認為,美國政府正在推行弱勢美元政策以提振美國出口,因此有意迫使日元對美元升值。

另外作為美債第二大海外持有國,日本若是加息將致全球套利資金迴流日元資產,這樣能緩解美國債市的拋售壓力。

目前市場普遍預計,日本央行將在今年12月或明年1月再次加息。

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的外匯策略師Shota Ryu表示,如果日本要糾正日元疲軟,就必須通過貨幣干預或貨幣政策。

市場共識是 日本央行下一步將在年底或明年初加息, 並在暫停后將借貸成本推高至1%。」

澳新銀行表示,由於日本央行對貨幣政策正常化保持謹慎態度,日元兑美元匯率可能繼續弱於150日元。

「植田和男今天晚些時候的講話將至關重要,但他很可能會強調,對於進一步加息,他將採取以數據為導向、謹慎的態度。」 

鑑於美聯儲近期的基調,短期內美元/日元可能仍將維持在高位,因為市場正在重新評估日本央行和美聯儲政策前景。

「我們目前 預計日本央行在2026年1月之前不會再加息,之后在2026年4月的會議上可能會再加息25個基點,最終利率將達到1%。

日本三井住友銀行首席外匯策略師Hirofumi Suzuki則表示,日本央行此次利率決議似乎是央行基於自身對經濟形勢評估后獨立做出的決定,並非反映政治壓力。

隨着高市早苗政府確認政策連續性,外匯市場上日元可能繼續面臨下行壓力。

若日本央行繼續傾向於漸進式加息節奏,預計其將在12月的政策會議上決定加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