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金融壹賬通以科技創新助力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2025-10-30 10:42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姜業慶

當下,金融科技正從基礎建設階段加速邁向價值創造新階段,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建設注入強勁動能,為建設金融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

「人工智能+」深化,技術底座更牢

當前,人工智能已成為金融科技底座的核心突破口,隨着「人工智能+」行動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及配套政策陸續出臺,AI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場景正從早期的概念探索、局部試點,全面進入深度落地的實操階段。

頭部金融機構憑藉算力、數據、算法和場景的長期積累佔據優勢,如平安集團沉澱30萬億字節數據及3.2萬億文本語料,支撐AI技術研發迭代。其「AI in All」戰略已顯成效:2025年上半年自研大模型達67個,部署AI智能體2.3萬個,AI坐席覆蓋80%客服量,輔助銷售規模超660億元。

技術底座的價值,最終需要通過規模化、場景化的落地應用來體現。金融壹賬通作為平安集團對外的金融科技輸出窗口,正積極探索AI賦能的新路徑。其構建的智能體,在營銷場景中採用「營銷知識百寶箱」標準化話術庫,幫助某城商行將策略設計周從1周縮短至2天,內容響應率提升20%;在催收業務中,智能體自動生成個性化還款方案,催收效率提升近四倍,逾期30天內還款率從40%提高至70%。這些實踐為行業探索人機協同的新模式開闢了可行路徑。

踐行五篇大文章,金融活水更暢

金融科技正從夯實底座向創造價值轉變的趨勢愈發明顯。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立身之本和根基所在。

在銀行業,金融科技服務模式正從傳統的系統建設向一體化服務模式演進。金融壹賬通為銀行提供的數字化零售方案,通過構建以客户為中心的數字化體系,為銀行業提供了從技術實施到業務運營的全鏈路解決方案。其依託AI技術打造的「超級大腦」,已在多家金融機構落地驗證,為銀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複製的實施路徑。

在保險領域,數字化變革同樣深入到業務的全流程。以金融壹賬通的實踐為例,其端到端數字化產險解決方案通過AI與數據分析實現承保流程自動化,幫助保險公司數字化管理營銷及理賠事宜。值得一提的是,其「全能代理人」,以集成化工作臺賦能銷售與服務全流程,為保險機構數字化升級、提升運營效率、優化客户體驗提供了有效實踐。

智能防控升級,金融安全更穩

當前,金融風險環境更趨複雜,「十四五」期間,黨中央高度重視金融工作和金融安全,採取了一系列加強金融監管、防控金融風險的措施。金融科技通過升級風險防控能力,為現代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與金融強國建設築牢安全屏障。

在技術實踐層面,金融科技創新成果為風險防控提供了支撐。面對Deepfake等深度偽造技術帶來的新型威脅,行業正在廣泛踐行「人工智能+」,應用「以AI對抗AI」的主動防禦策略。在這一領域,金融壹賬通等企業的技術方案已在實際應用中展現出顯著成效,智能視覺反欺詐策略平臺通過融合深偽檢測、活體檢測等技術,在國內某知名機構中的實踐中成功攔截了2000多起詐騙案件,為行業應對新型數字風險提供了重要參考。

跨境聯通高效,對外開放更深

在邁向金融強國的征程中,對外開放是必由之路。「十四五」期間,我國金融業開放取得系統性進展,制度型開放穩步深化,人民幣國際地位持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紮實推進營商環境更加優化。

以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服務為例,金融科技企業通過技術賦能破解跨境業務痛點。金融壹賬通依託旗下具備粵港電子簽名互認資質的深圳 CA,將智能視覺與區塊鏈技術融入身份驗證環節,實現跨境身份信息的存證、覈驗與互認,目前已為超400萬用户提供服務,為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築牢可信底座。

在跨境貿易便利化方面,金融科技同樣展現出重要價值。通過數據互聯互通技術打破信息壁壘,推動資源統籌調配與監管協同,金融壹賬通依託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打通港口、海關、物流全流程,實現灣區內不同關區港口貨物代碼共享,將通關時間從5-7天縮短至2天,報關成本降低 30%,顯著提升跨境貿易效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