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0 12:52
(來源:上觀新聞)
今天,2025貴金屬論壇在上海佘山舉行。
從新材料的「資源基地」雲南來到「創新策源地」上海,論壇圍繞貴金屬行業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再到「大市場」的產學研協作,構建新材料領域「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共商合作、共話發展、共謀未來。
本場論壇是騰衝科學家論壇舉辦三年以來,首次以專題活動形式走出雲南開展的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活動,具有標誌性意義。
2025貴金屬論壇在上海舉辦
新民晚報記者從論壇上獲悉,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生產穩中有進——規上有色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7.8%,比全國工業增速高出1.6個百分點。10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6125萬噸,同比增長3.0%。
前三季度,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為3057億美元,同比增長13.4%。其中,進口額2449億美元,同比增長11.9%;出口額607億美元,同比增長19.8%。
數據顯示,今年1月-9月,規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4萬億元,同比增長14.6%,實現利潤總額3451.5億元,同比增長18.7%。
總體看,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前三季度運行總體向穩向好,產業韌性顯著增強,發展潛力進一步釋放。
「包括鉑、鈀、金、銀在內的貴金屬是有色金屬產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原料與材料。」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段德炳表示,「在新材料向結構功能複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與器件集成化、製備與應用低碳化綠色化的發展趨勢下,貴金屬的戰略作用將愈加凸顯。」
論壇透露,2024年,全球貴金屬在宏觀背景影響下呈現出結構性變化。從貴金屬總需求量和市場規模來看,全球貴金屬總需求量較2023年同比下降7.2%,受以金銀為主體的價格上漲影響,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3.4%;中國貴金屬總需求量保持上升態勢,同比增長1.6%,市場規模增長9.7%。從工業、飾品、投資領域佔比來看,工業依然是貴金屬重要的應用領域,特別是中國貴金屬應用的工業屬性更強,增長率高於全球的1.3個百分點。從貴金屬供給方面來看,全球貴金屬礦山和二次資源的總供給量增長0.9%,其中礦山產出量下降1%,二次資源回收量同比增長8.8%,二次資源回收在貴金屬供給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中國科學院院士、騰衝科學家論壇主席顧秉林介紹,稀貴金屬被譽為「工業的維生素」,在新能源、高端芯片製造、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戰略價值日益凸顯,「一方面,人工智能與稀貴金屬技術深度融合、數智化轉型正重塑產業生態,為行業開闢新空間;另一方面,在‘雙碳’目標引領下,貴金屬資源循環利用與低碳生產技術成為行業轉型的必然方向。」
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孫世剛作《氫能源電化學》分享
法國國家技術科學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呂堅作報告
與會科學家透露,貴金屬在一般情況下不易發生化學反應,性質相對來説非常穩定。目前,一些貴金屬催化劑的合成條件温和、合成方法簡單,且舊催化劑回收利用性能依舊很好,成為當下研究最多的一類催化劑,主要應用於氫化反應和氧化反應。
論壇上,雲南植物藥業有限公司與上海現代藥物製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與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雲南省微生物發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與上海植生優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與袁南生貴金屬新材料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就「藥物製劑研究開發」「石斛花卉種質資源創新」「釺焊材料智能製造」等領域簽約合作。
昆明市與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相關機構合作
2025貴金屬論壇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貴金屬學會委員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鉑族金屬分會、騰衝科學家論壇組委會辦公室主辦,貴金屬功能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雲南貴金屬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大學等協辦。
明天(10月31日)還將舉辦「貴金屬新技術與應用」「貴金屬資源循環利用與價值管理」「‘貴金屬+AI’新技術新應用」三場分論壇。
原標題:《2025貴金屬論壇在滬舉辦,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前三季度運行總體向穩向好》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