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收購即墨黃酒告吹,青島啤酒"啤白" 戰略遇阻

2025-10-30 13:18

持續五個月時間的收購告吹了。

10月26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宣佈終止收購即墨黃酒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即墨黃酒」)100%股權的交易。這起始於2025年5月8日、持續五個月的收購案,最終因交割先決條件未能滿足而告吹,青島啤酒無需承擔違約責任。

青島啤酒透露,公司與新華錦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魯錦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及山東即墨黃酒廠有限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擬從新華錦集團和魯錦集團處受讓其合計持有的即墨黃酒100%股權。隨后公司按《股權轉讓協議》推動股權收購交易交割,但截至公告披露日,交割先決條件未能滿足,本次股權收購交易終止。

公開資料顯示,即墨黃酒始建於1949年,1980年成立即墨縣黃酒廠,生產銷售的「即墨」牌即墨老酒具有微苦焦香的獨特風味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是中國傳統黃酒的重要代表之一。即墨黃酒由新華錦集團持有45.45%的股權、魯錦集團持有54.55%的股權。2024年,即墨黃酒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641萬元,同比增長13.5%;實現淨利潤3047萬元,同比增長38.0%。

酒類專家肖竹青表示,無論是從資金、供應鏈,還是營銷、已有的消費品市場經驗等方面,青島啤酒都是即墨黃酒可遇不可求的最佳戰略合作伙伴。錯過此次機會,即墨老酒很難再找到這樣契合的合作伙伴。

對於青島啤酒來説,此次收購終止,這意味着其"啤+白"戰略暫遇阻。公司董事會祕書張瑞祥此前明確,收購即墨黃酒旨在推動業務多元化發展,並與啤酒產品形成銷售互補效應。這一多元化佈局有利於公司在啤酒淡季形成市場補充,開闢新增長點。

這一戰略選擇與青島啤酒的業績表現相關。2025年前三季度,青島啤酒實現營業收入293.67億元,同比增長1.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74億元,同比增長5.70%增速相對平緩。

其中,第三季度單季表現更趨放緩。2025第三季度,青島啤酒實現營業收入88.76億元,同比下降0.1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70億元,同比增長1.62%。

而即墨黃酒具備良好成長性,2024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6億元、淨利潤304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3.5%和38.0%,恰好能為青島啤酒提供新的增長助力。

不僅如此,收購即墨黃酒,還能助力青島啤酒落地「啤+白」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啤+白」的組合早有先例。以華潤啤酒舉例,2021年,華潤酒業收購景芝酒業全資子公司景芝白酒40%股權,正式完成對景芝的入主佈局;2022年,華潤酒業進一步拓展白酒領域,成功入主金種子酒並啟動;2023年,華潤酒業斥資123億元收購貴州金沙窖酒酒業有限公司55.19%股權。至此,華潤酒業手中握有金沙、景芝、金種子三個白酒品牌。

但在這場交易中,即墨黃酒更為急迫,因為這不僅是其賣身錢,更是即墨黃酒的「還債錢」。

2025年8月26日,青島證監局出具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顯示,山東新華錦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張建華控制的新華錦集團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根據公司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報告》,截至2025年半年度報告披露日,新華錦集團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余額4.06億元。青島證監局要求新華錦集團及其關聯方將所有佔用資金應在收到《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之日起六個月內歸還,否則將啟動行政處罰程序。

對此,山東新華錦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與新華錦集團、魯錦集團簽訂《還款協議》及《質押擔保合同》,新華錦集團、魯錦集團將享有的對青島啤酒的66,500萬元應收賬款質押給公司,並已辦理應收賬款質押登記,公司具有該應收賬款的優先受償權。

可惜的是,即墨黃酒沒有等來合作款,卻等來了凍結信息。

企查查顯示,自今年9月至今,即墨黃酒共有7條股權凍結信息,累計超1億元股權被凍結,被執行人均為即墨黃酒的兩大股東新華錦集團和山東魯錦集團。這些凍結多與新華錦集團、魯錦集團的金融借款合同以及財產保全有關,涉及多地法院。

企查查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已有7條股權凍結記錄,累計凍結股權超1億元,被執行人均為新華錦集團和魯錦集團。這些凍結多與兩大股東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及財產保全相關,涉及多地法院。

最近一次凍結發生在10月10日,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發佈的通知文書顯示,即墨黃酒約1575萬元股權被凍結,凍結期限自2025年10月10日至2028年10月9日,被執行人為新華錦集團和山東魯錦集團。

受此影響,這場耗時五個月的跨界聯姻未能成行,也為酒類行業的併購重組敲響警鍾,標的公司的股東資質、股權清晰度,始終是交易能否落地的關鍵前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