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Meta AI部門大地震,小扎急派心腹干將「救火」

2025-10-30 12:32

Meta AI部門再現人事大地震!

剛剛,Meta傳出重大人事調整:前元宇宙負責人Vishal Shah將轉崗至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擔任人工智能產品副總裁,並向Nat Friedman匯報。

這是Meta AI部門最新一次高管調整。

Meta前元宇宙負責人Vishal Shah

此次變動是發生在Friedman主導推出的視頻應用Vibes被競爭對手快速趕超之后。

調動產品管理經驗豐富的Shah前來輔助Friedman,顯然是爲了加速Meta AI在產品上更成熟落地。

Shah是Meta的十年老臣,功勛卓著。

作為扎克伯格的長期副手,Shah深受其倚重與信任。

他在2015年加入Instagram(當時隸屬Facebook),並於2018-2021年擔任Instagram產品負責人。

Shah在主管Instagram任內,主要負責產品戰略與用户體驗,期間主導了電商(Instagram Shopping)與Reels短視頻等關鍵產品的方向。

2021年,Facebook轉型元宇宙,Shah又被扎克伯格調任為Meta元宇宙部門負責人,帶隊開發虛擬世界平臺Horizon Worlds。

Meta的AI產品主管Nat Friedman

Friedman表示,他的團隊今后將專注於打造Meta AI等旗艦AI產品,而Instagram、WhatsApp等業務部門則可基於公司模型開發各類AI體驗。

在談到此次人事調整時,Friedman表示,「我們不能只是一個AI團隊,而要成為一家AI公司,Shah將在推動協作模式、制定整合戰略及確保規模化成功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Friedman空降Meta

快速開局,Vibes失利

此次調整,也與Friedman近期的管理表現密切相關。

爲了鞏固在生成式AI領域的競爭地位,2025年以來Meta一直在大舉延攬AI人才。

尤其是在4月份Llama 4大模型發佈表現不佳后,扎克伯格因不滿AI進展,在6月份親自主導重組AI團隊,並罕見地引入外部高管組建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正是在這次重組計劃中,扎克伯格聘請了Scale AI創始人亞歷山大·王領導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包括其中精英小組——從事尖端AI模型研發的「TBD 實驗室」。

Friedman正是在這一時期加入了Meta,並在亞歷山大·王的領導下負責AI產品團隊,此前他是硅谷知名投資人、前GitHub負責人。

據知情人士透露,爲了搶在OpenAI的新視頻應用發佈之前,Friedman在9月倉促推出了Vibes,這是一款完全由AI生成短視頻內容的應用。

為加速Vibes上線,Meta與初創公司Midjourney簽訂了多年期、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技術合作協議。值得注意的是,Friedman曾長期擔任該公司的顧問。

Friedman還推動團隊將Midjourney的技術整合至Meta AI應用中以支持Vibes,而沒有采用Meta自研視頻模型的最初計劃。

此外,Meta還引入了德國初創公司Black Forest Labs的技術以加快上線進度。

由Friedman主導的Vibes上線,雖然一度帶動了Meta AI的用户增長,但其風頭很快就被OpenAI發佈的AI視頻應用所取代。

雖然Meta發言人表示,Friedman的開局迅速令人印象深刻,吸引了公司最優秀的人才加入團隊。

但由於Vibes表現不佳,以及內部對Friedman管理風格的不滿開始增加,這可能是扎克伯格此次調任Shah來輔助Friedman管理AI產品的一個重要原因。

元宇宙老將出馬

既懂產品又人脈深厚

在一些關鍵崗位上,扎克伯格往往傾向於提拔老部下,因為他們既懂公司體系,又能更快執行老闆戰略。

這次任命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是Shah在產品管理上的深厚背景。

他曾主管Instagram產品戰略,2021年后又掌管Meta元宇宙部門,帶隊開發虛擬世界平臺Horizon Worlds。

此外,Shah還在Meta工作多年,他的加入將有助於在「空降」的Friedman與扎克伯格以及各部門之間發揮良好的溝通與黏合作用,從而幫助Meta更好地落地AI產品戰略。

而Friedman也十分看重Shah的技術背景以及他在Meta的影響。

他盛讚Shah「擅長解決複雜技術問題」,並強調他在公司內「擁有深厚的人脈」。

2021 年,扎克伯格宣佈Facebook轉型元宇宙,並將公司更名為Meta,Shah也是在那時被任命為Meta元宇宙部門負責人,成為公司新型戰略業務的掌門人。

由於項目受制於技術瓶頸及消費者興趣不足,再加上AI浪潮的迅猛發展,元宇宙最終讓位於公司新興的AI戰略。

將Shah調入AI部門,再次體現了扎克伯格對這位老部下的看重。

在這一職務上,Shah將負責產品管理,以及將Meta的AI技術整合進增強與虛擬現實部門(Reality Labs)。

該部門負責元宇宙開發及智能眼鏡等新產品,扎克伯格曾將其視為實現「超級智能」戰略的重要支點。

Shah表示,人工智能與元宇宙緊密相連,他將繼續在MSL和RL之間建立橋樑,推動Meta能為數十億用户跨設備提供個性化超級智能服務。

伴隨着此次Shah的職務調整,Meta同時還提升了兩位元宇宙部門高管。

由Gabriel Aul和Ryan Cairns領導Meta的元宇宙業務,專注於VR和移動設備。

Gabriel Aul將接任Metaverse Product Group負責人,他此前負責社交元宇宙應用Meta Horizon的產品工作。

而Ryan Cairns將繼續負責Quest硬件與Meta Horizon OS操作系統,並直接向首席技術官Andrew Bosworth匯報。

Meta首席技術官Andrew Bosworth

Bosworth表示,元宇宙仍是Meta的重點業務,其優先級並沒有改變。

狂飆背后的震盪

今年以來,Meta在扎克伯格的帶領下,在AI領域不斷加碼,一路狂飆。

年初,扎克伯格就聲稱要在AI領域投入鉅額資金以構建「最先進的AI技術」,他還放話在AI投入上寧願超支也不願意投入不足。

扎克伯格認為Meta真正面臨的風險並非來自過度激進,而是來自不夠激進。

然而狂飆突進帶來的一個后果,是Meta的AI團隊一直處於重組的動盪之中。

自6月底「超級智能實驗室」成立以來, 短短几個月內,Meta對AI部門進行了四次重組,這也是Meta AI內部摩擦最劇烈的階段。

就在前不久Meta AI的一場內部震盪中,首席AI科學家Yann LeCun還因為不滿Meta有關FAIR實驗室的一項政策而考慮辭職,一度引發AI團隊的內部騷動。

上周,Meta AI部門又裁減約600個崗位,就連任職超十年的FAIR研究科學家總監田淵棟也上了裁員名單。

亞歷山大·王稱此舉旨在「提高決策與執行速度」。

近幾個月Meta AI團隊的動盪,是它試圖快速組隊,迅速趕超OpenAI、谷歌等領先對手所必須付出的成長代價。

因為僅靠瘋狂砸錢買人,頂級人才拼盤是難以打造出一個有競爭力的團隊的。更為重要的是新舊人才的有效融合,纔是真正讓組織煥發戰鬥力的關鍵。

而此次Friedman與Shah的組合,正是扎克伯格通過新「空降」高管與舊干將之間相互搭配,從而帶動新舊人才融合的一次重要嘗試,或許可以讓Meta AI在狂飆突進時能夠更穩健一些。

對於扎克伯格來説,比重金攬才更為重要的,是如何讓人才真正融入Meta。

這場人事震盪,或許能夠成為Meta從「AI狂奔期」邁向「組織整合期」的一個轉折點。

參考資料:

https://www.ft.com/content/89a089db-432e-44eb-96e3-21f9ffce555c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智元」,作者:新智元,編輯:元宇,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