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0 11:05
今年至今,美股個股單日市值上漲或下跌超過1000億美元的情況已發生過119次,創歷史新高。
隨着美股徘徊在歷史高點附近,各類風險不斷累積。
倫交所最新統計顯示,今年至今,美股個股單日市值上漲或下跌超過1000億美元的情況已發生過119次,創歷史新高。其中很多最大單日波動還來自於大型科技股。分析師警示,這意味着美股整體波動性恐將加劇,衍生品市場還會更加放大這種波動。
隔夜,儘管美聯儲如預期降息25個基點並宣佈結束量化緊縮(QT),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關於12月降息前景的「鷹派」表態,導致市場對12月降息概率的押注從95%暴跌至65%,美股、美債、黃金、數字貨幣盤中一度急跌。
除美聯儲降息及其前景外,巴克萊衍生品主管帕斯卡萊(Stefano Pascale)近期還表示,「美股漲勢中的裂痕開始顯現,因為在宏觀層面,隨着關税風險重燃和潛在類似硅谷銀行的區域銀行危機再現,市場正變得越發擔憂。」
單日市值漲跌1000億美元次數創紀錄
今年迄今為止,美股個股單日市值已上漲或下跌超過1000億美元119次,創歷史新高,去年為84次,2022年熊市期間僅為33次。並且,英偉達、微軟和蘋果等大型科技股這些大型科技股,佔據了其中漲跌資金規模最大的幾次。1月27日,英偉達單日市值蒸發5927億美元,4月9日,單日市值增加4410億美元,單日漲跌規模分別位居榜首和第三。排名第二的是甲骨文在9月10日錄得單日市值上漲2467億美元。
即使考慮到美股整體市值的增長,今年的這種單日漲跌規模如此巨大,且次數如此多的情況也非同尋常。美國銀行的分析顯示,2025年,大型科技股「脆弱事件」的次數也已突破了2024年全年剛剛創下的歷史紀錄。美國銀行全球跨資產量化投資策略主管德步(Abhi Deb)表示:「美股科技大盤股往往在一天內上漲或下跌10%、20%、30%,這種價格走勢過去很少見。」
交易員已開始為美股波動性加劇做準備。10月以來,衡量恐慌指數波動率的VIX指數已急劇上升,比過去20年平均水平高出近5%,10月也通常是一年中市場最動盪的時期。
衡量美股短期深度下跌保護額外成本的Cboe SKEW指數目前已徘徊在兩個月高位附近,顯示出標普500看跌期權的隱含波動率相對於看漲期權已有所攀升。
衍生品市場放大波動
高盛表示,這一情況的一個主要驅動力是衍生品市場,散户投資者和對衝基金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圍繞收益和宏觀事件對單一股票進行短期押注。這迫使做市商通過建立自己的頭寸來對衝自己,從而更加加劇股價的波動。高盛的數據顯示,本月單一股票期權的交易量達到了自2021年散户概念股熱潮以來的最高水平,散户投資者佔該市場投資比例的60%。
那些針對單一股票和槓桿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不斷增加槓桿率,也放大了波動。本月稍早,Volatility Shares申請推出相關ETF,針對英偉達、Alphabet和特斯拉放五倍槓桿。
機構Syz Group的交易主管諾爾(Valérie Noël)表示,槓桿產品加劇了價格波動,正是由於這些「量化交易策略、零日期權和單一股票的雙倍或三倍槓桿ETF的興起,今年1000多億美元的單日個股波動情況變得更加普遍」。
比如,摩根大通分析師團隊稱,10月10日,華爾街曾遭遇自4月以來最嚴重的單日拋售,槓桿ETF在市場收盤時被迫平倉260億美元的股票,以維持其固定槓桿要求,放大了跌幅。
高盛衍生品研究主管約翰·馬歇爾(John Marshall)表示,當前的市場主題,如人工智能、税收政策變化和全球貿易戰等,影響了一些股票,但同時提振了其他股票。瑞銀美國股票衍生品研究主管格里納科夫(Maxwell Grinacoff)表示,這導致今年美股個股之間的相關性暫時「極度抑制」。但如果相關性再次上升,各板塊權重股可能會出現協同拋售,那麼個股的大幅波動可能會開始對美股整體穩定構成更大的風險。「風險在於,事情變得過於泡沫化、過於繁榮,一切都開始齊頭並進。如此一來,一旦有一個未知因素使一切脱軌,市場就會立刻朝着相反的方向急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