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0 11:28
10月30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三,微軟發佈了該公司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2026財年第一財季財報(對應自然年2025年第三季度)。
財報顯示,微軟第一財季營收為776.73億美元,同比增長18%;淨利潤為277.47億美元,同比增長12%,按固定匯率計算(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為308.33億美元,同比增長22%;每股攤薄收益為3.72美元,同比增長13%,按固定匯率計算(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每股收益為4.13美元,同比增長23%。
第一財季,營業利潤為379.6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05.52億美元增長24%。
由於對資本支出急劇增加的擔憂,微軟股價在盤后交易中下跌逾3%。截至周三收盤,微軟股價今年迄今累計上漲了28%,並在此前一天創下歷史新高。
總營收為776.73億美元,高於LSEG所調查分析師平均預期的753.3億美元。其中,產品營收為159.22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52.72億美元;服務和其他業務營收為617.51億美元,上年同期為503.13億美元。
按業務劃分營收明細
生產力與業務流程事業部(包括Office軟件訂閲和LinkedIn)營收為330.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83.17億美元增長17%,高於StreetAccount所調查分析師平均預期的323.3億美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同比增長14%。
微軟365商業雲收入增長17%(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15%)
微軟365消費者雲收入增長26%(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25%)
領英收入增長10%(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9%)
Dynamics 365收入增長18%(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16%)
智能雲業務事業部營收為308.9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40.92億美元增長28%,高於StreetAccount所調查分析師平均預期的302.5億美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同比增長27%。
Azure及其他雲服務收入增長40%(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39%)
個人計算事業部(包括Windows、搜索廣告、設備和遊戲主機)營收為137.5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31.76億美元增長4%,高於StreetAccount所調查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28.3億美元。
Windows OEM及設備收入增長6%
Xbox內容及服務收入增長1%(按固定匯率計算基本持平)
搜索和新聞廣告收入(扣除流量獲取成本)增長16%(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15%)
微軟第三財季總營收成本為240.43億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200.99億美元。其中,
產品營收成本為29.22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32.94億美元;
服務及其他業務營收成本為211.21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168.05億美元;
研發支出為81.46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75.44億美元;
銷售和營銷支出為57.17億美元,與上年同期持平;
總務和行政支出為18.06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16.73億美元;
在第一財季,微軟以派息和股票回購的形式向股東返還了107億美元現金。
截至2025年9月30日,微軟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總額為1020.12億美元,而截至2025年6月30日為945.65億美元。
高管點評:持續加大AI投資
微軟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表示:"我們的全球級雲與AI工廠,加上覆蓋高價值領域的Copilot助手,正在推動廣泛普及併產生實際影響。這正是我們持續加大AI領域投資力度的原因——無論是資本投入還是人才引進。"
微軟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艾米·胡德補充道:"2026財年我們取得了強勁開局,在收入、營業利潤和每股收益方面均超預期。微軟雲業務的持續增長,印證了客户對我們差異化平臺日益增長的需求。"
微軟預計,第二財季總收入介於795億至806億美元之間,同比增長14%至16%,受匯率變動影響,微軟預計第二財季外匯因素將促使整體收入增長2%。
具體至各部門:生產力與業務流程部、智能雲部收入增長預計因此提升2%,更多個人計算部門則提升1%。
銷售成本預計在263.5億至265.5億美元之間,增幅為21%至22%
運營費用預計為173億至174億美元,增長約7%至8%
運營利潤率預計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較上季度有所收窄
微軟指出,第一財季對OpenAI的投資導致淨利潤減少31億美元,相當於每股0.41美元。但隨着OpenAI轉型為公益公司以及雙方合作的持續推進,相關收益與支出的波動性將會增加。
因此,自第二財季起,微軟在業績展望中將不再計入對OpenAI投資所產生的影響。在此基礎上,第二財季其他收入與支出預計約為1億美元,主要得益於利息收入足以覆蓋利息支出。
由於市場需求持續強勁,加上未履約合同規模不斷擴大,微軟將進一步加大在GPU和CPU方面的投入。資本支出總額預計將環比增長,且2026財年的資本支出增速有望超過2025財年。
微軟雲毛利率預計約為66%,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反映在AI領域的持續投資,以及業務結構進一步向Azure傾斜的影響。
微軟最新財報顯示,第一財季在AI基礎設施上的投入創下349億美元的歷史新高,這引發了投資者對維持AI熱潮所需成本持續攀升的擔憂。微軟披露,第一財季資本支出同比大幅增長74%,其中約半數用於採購英偉達高性能芯片等短期資產,以緩解雲業務的產能瓶頸。
微軟投資者關係副總裁喬納森·尼爾森證實了這一判斷:"我們持續面臨供不應求的狀況。公司的資本支出戰略保持穩定,始終根據實際需求信號進行投入。"
微軟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與OpenAI的深度綁定。
本周二雙方宣佈完成重組,新架構下OpenAI非營利組織持有營利部門26%股權(價值約1300億美元),微軟獲得27%股份(價值約1350億美元),其余47%由現職及離職員工、投資者共同持有。
雙方將技術合作協議延長至2032年,確保微軟持續獲得OpenAI技術授權及其AI推理業務。同時,OpenAI承諾向微軟採購2500億美元計算資源,相當於微軟上財年Azure總收入的三倍之多。
憑藉在AI領域的持續突破,微軟已成為全球市值第二高的企業,達4萬億美元,僅次於市值5萬億美元的芯片巨頭英偉達。
本文來自「騰訊科技」,編譯:金鹿,編輯:蘇揚,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