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0 11:48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向那些認定該央行將在12月實施今年第三次降息的投資者傳遞了直言不諱的信息:言之尚早。
素有「美聯儲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指出,鮑威爾周三並未使用央行官員慣常的晦澀模糊措辭,反而刻意強調利率制定委員會內部存在的分歧,並淡化了六周后降息已成定局的看法。
「事實上,遠非如此,」鮑威爾在某個時刻如此表示。
Timiraos稱,鮑威爾的坦率言論反映了美聯儲在如何解讀當前經濟形勢上日益加深的分歧:消費者支出依然強勁,但招聘活動已顯著放緩。
美聯儲的下一步行動,取決於兩種相互競爭的經濟敍事何者更爲準確。
「他們處境微妙,因為支出數據與勞動力市場數據似乎不太吻合,」前美聯儲高級顧問威廉·英格利希(William English)表示,「支出數據看起來還行,但另一方面,勞動力市場確實顯示出急劇放緩的跡象。」
去年累計降息一個百分點后,美聯儲今年又追加了半個百分點的降息,使利率更接近許多人認為的中性區間——既不對經濟產生刺激作用,也不形成制約。
周三的降息決定出現了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雙向異議:堪薩斯城聯儲主席施密德反對降息,而美聯儲理事米蘭則主張更大幅度降息。
但鮑威爾反覆提及的「強烈分歧觀點」,凸顯了委員會內部對繼續降息日益增長的抵觸情緒,表明12月是否降息將是一個更為艱難的決定。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感覺,或許我們至少應該在此暫停一次,或採取類似行動,」鮑威爾説,「對部分委員而言,現在或許是時候退后一步,審視勞動力市場是否真的面臨下行風險,或者確認我們看到的較強增長是否屬實。」
爭論一方是以美聯儲理事鮑曼為代表的官員。她在近期演講中警告,同僚們「在應對勞動力市場狀況惡化方面,正面臨嚴重落后於形勢的風險」,未來可能需「以更快節奏、更大幅度調整政策」。鮑曼在周三投票支持了25個基點的降息。
另一方則以施密德等官員為代表。他在今夏演講中指出,關税對價格的影響有限,部分原因在於美聯儲未試圖通過更寬松的利率來抵消成本衝擊。與鮑曼和鮑威爾(周三引用排除了關税影響估算的通脹數據)不同,施密德今夏明確承諾絕不嘗試此類操作,稱其「既無意義也無法衡量」。
立場可能發生轉變的一個例證是:今夏曾是降息主要倡導者之一的美聯儲理事沃勒,近期表態趨於謹慎。他在本月演講中表示,若經濟增長保持韌性,「政策利率邁向中性水平的步伐應比我此前預期的更為緩慢」。
政府停擺導致關鍵就業報告延迟發佈,使得政策制定者缺乏能在會議間隙幫助化解分歧的數據,這進一步加劇了不確定性。
此外,官員們對就業疲軟主要反映勞動力供給減少(移民水平下降和求職者減少),還是真實需求軟化,也存在分歧。
「多數時候,美聯儲會傾向於採信勞動力市場數據而非增長數據,」聖路易斯聯儲前主席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表示,「但眼下由於移民政策,你不太確定該如何解讀所有信息。」
布拉德認為數據終將驗證消費者支出更強勁的觀點,意味着美聯儲可以在未來一年以更從容的步伐將利率降至中性水平。
「並非所有勞動力市場放緩都是同質的。就當前情況而言,這可能是所能想象到的最温和的放緩,」野村證券經濟學家戴維·塞夫(David Seif)指出,「人們並未被解僱。而真正導致消費者支出下降的是大規模裁員。」
也有人擔憂這種勞動力市場平衡正面臨風險,因為企業可能通過緊縮開支來限制關税導致的漲價,或部署新型節流的人工智能技術。亞馬遜、聯合包裹服務、塔吉特等企業已宣佈裁員數萬人的計劃。
「如果經濟確實在穩健增長,而勞動力流失僅允許每月新增2.5萬個工作崗位,那麼各行業工資水平應會急劇上升,但現實並非如此,」TS Lombard首席美國經濟學家史蒂文·布利茨(Steven Blitz)表示,「這説明勞動力需求正在下降。」
摩根大通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費羅利(Michael Feroli)預計,儘管鮑威爾明顯在努力澄清12月降息仍具高度不確定性,但他預期后續數據將顯示就業市場基礎依然不穩,因此美聯儲仍會在12月再次降息。
「疲軟的跡象依然足夠多,」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