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科沃川再獲數千萬元融資,加速推動分離膜材料的國產替代進程

2025-10-30 09:53

(來源:名城蘇州網)

轉自:名城蘇州網

  近日,蘇州納米城企業中科沃川(蘇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沃川」),完成新一輪融資。

  近日,專注於高性能特種分離膜材料研發的中科沃川,獲累計數千萬元融資。

  據瞭解,這是中科沃川繼2024年12月獲中科創星天使輪投資后,獲得的第二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深創投、蘇創投兩家頂尖機構天使+輪聯合投資,資金將重點用於特種分離膜技術升級、產能擴建及產業應用場景拓展,加速推動分離膜材料的國產替代進程。

  本輪融資將推動公司完成產能擴建,重點拓展鹽湖提鋰、半導體水處理、食品飲料等高端特分場景。依託中科創星的技術孵化能力、深創投的全國資源網絡及蘇創投的本地產業根基,我們計劃三年內實現高端分離膜進口替代率提升 20%。

中科創星:硬科技早期投資的 「捕手」

  作為聚焦硬科技的頭部投資機構,中科創星 2024 年在新材料領域出手 18 次,重點佈局具有顛覆性潛力的早期技術。其投資負責人表示:「中科沃川的亞埃級膜調控技術突破了傳統分離膜的性能瓶頸,與我們‘技術卡點突破 + 場景驗證’的投資標準高度契合。分離膜作為工業‘維生素’,在新能源、環保等戰略領域不可或缺,中科沃川有望成長為細分賽道的隱形冠軍。」

深創投:國有資本的 「國產替代」 攻堅力量

  管理規模超 5100 億元的深創投,2025 年將 35%-39% 的硬科技資金投向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以 「技術壁壘 + 產業壁壘」 為核心篩選標準。中科沃川的技術路線精準命中工業分離的‘卡脖子’環節,能夠與深創投投資的眾多項目形成產業協同。蘇州作為公司總部所在地,更能依託本地半導體、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羣快速實現應用場景的落地。

蘇創投:本土產業資本的 「賦能者」

  蘇創投作為管理總規模超3000億元的市屬金融國企,緊密圍繞蘇州產業體系進行投資佈局,以資本活水賦能產業升級與企業發展。其投資總監表示:「中科沃川的技術轉化效率令人印象深刻,產品已具備服務頭部客户的能力。我們將通過產業資源對接,助力公司快速切入本地化工、新能源企業供應鏈,加速商業化驗證。」

中科沃川

  中科沃川成立於 2024 年,是新材料領域快速崛起的高科技企業,核心團隊由國家傑青領銜,匯聚材料科學、化學工程等多領域資深專家,憑藉膜孔亞埃級精度調控專利技術,構建起差異化競爭壁壘。

  目前,公司已具備從基礎研發、中試轉化到量產放大的全鏈條能力,其量產的膜元件技術參數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分離膜國產替代的關鍵力量。

  公司主打高選擇性納濾(ART-HNF)、大通量納濾(ART-HNF)、耐酸鹼納濾(ART-TNF)和特種超濾(ART-UF)四個系列產品,可精準匹配多行業需求。

  • 資源提取領域:ART-SNF 系列高選擇納濾膜具有優異的分離選擇性和較低的運行壓力,可實現鹽湖滷水提鋰的高效鋰鎂分離,助力新能源產業鏈資源保障;

  • 水處理領域:ART-HNF 系列大通量納濾膜以高通量、低壓運行優勢,解決工業廢水除硬、難降解有機物去除等痛點;

  • 強腐蝕工況領域:ART-TNF 系列耐酸鹼納濾膜可耐受極端酸鹼環境,攻克化工、冶金行業酸鹼廢水資源化回收、重金屬離子脱除等難題,填補國產耐極端工況膜元件空白;

  • 高端製造領域:定製化超濾膜方案已切入生物醫藥、食品飲料等精密分離場景,打破進口產品壟斷。

  自 2025 年 4 月常州生產基地正式啟動量產后,中科沃川已實現8040、4040 等全規格膜元件的規模化供應,產品性能與交付能力得到全面驗證。目前,其分離膜解決方案已成功切入鹽湖提鋰、煤化工廢水分鹽、氯鹼脱硝、垃圾滲濾液脱色等十余個核心工業場景,在近 30 個項目現場實現連續穩定運行。值得關注的是,相關產品在分離精度、通量、抗污染性等關鍵指標上完全對標國際一線品牌,成功實現對進口膜元件的 「無縫替代」,憑藉更低的綜合使用成本與更快的響應服務,獲得業主方的高度認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